8.24.2关注农村环境精美课件(共27张PPT)+同步练习(含答案)+视频素材(共3段)

文档属性

名称 8.24.2关注农村环境精美课件(共27张PPT)+同步练习(含答案)+视频素材(共3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10 19:18:41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7.24.2关注农村环境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
学习目标
1.列举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知道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2.能够设计并实施调查家乡环境变化的活动,并得出初步的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
3.为改善家乡环境献计献策。
新知导入
农田生态系统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场所,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所聚居的地方就形成了农村村落,即农村。我国绝大多数人口都居住在农村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与广大农民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新知讲解
经济发展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
伴随着农村的发展而来的是……
农业发展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1.农用地的扩大1961-1993年,世界的耕地面积从全地表面积的10.2%扩大11.0%,而再加上草地的农用地面积从33.8%扩大到36.6%。而同时森林面积减少了1.1%。2.肥料及农药的大量使用某些不易降解的农药,通过食物链传递和积 累,使处于食物链高位的物种,遭受了更大的毒害风险,直接威胁整个生态系统。一、生产活动会影响环境化肥、农药和农膜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到4400多万吨,大部分流失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全国农药年使用量近130万吨,污染的农田面积达到1.36亿亩;地膜覆盖正由“白色革命”演变为“白色污染”。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土壤生态破坏,甚至危及正常交通安全。
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年排放化学需氧量(COD)6900多万吨,是全国工业和生活污水COD的5倍以上,成为首要污染源。
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导致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恶化。我国农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达100多万吨,大部分未经处理,成为蚊蝇孳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
3.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高产量品种的普及)。
动植物的数量是一种资源,而其多样性也 是一种资源。
近亲繁殖-----生命力的衰退
杂交优势-----新品种,种群的诞生
4.大规模单作经营化的倾向
单作经营----一农场大规模栽培单一作物
复合经营----一农场栽培多种作物或饲养多种家畜
结果:连作障害;地力低下
对比家乡环境的昨天和今天
活动目的:
1.列举家乡环境发生的变化。
2.为进一步美化家乡环境献计献策。
方法步骤:
1.全班同学分成4—5人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家乡的环境变化;
2.小组讨论,选择感兴趣的专题,进行调查,可以选择专题有:
(1)当地粮食产量的变化;
(2)当地野生动物种类的变化;
(3)当地森林覆盖率的变化;
(4)当地政府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
活动
3.根据小组选择的专题,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调查方案应该包括 采访人,被采访人,采访时主要的谈话提纲,调查的时间和地点等;
4.整理调查获得的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并在全班交流。。
讨论:
1.“发展经济必须要破坏环境”,这种说法对吗?
2.为进一步美化家乡环境,我们中学生应该力所能及的做些什么?
不对。发展经济同时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考虑环境保护,尽可能地保护环境,否则得不偿失,先污染再治理是一种落后的观念。
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多,且都不会相同,关键是切实可行。
二、生态农业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又称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优化农业结构——不仅有传统的种植业,还有养殖业、食品加工厂等。这样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转化率。
二是保护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废弃物得以多层次、多途径的再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分析某农村生态村的结构
农作物(生产者)
农户
沼气池
家禽、家畜等(消费者)
生活垃圾、粪便
沼气
秸秆
粪便
饲料
粮食 蔬菜 水果
观察此生态农业村的结构示意图,讨论下列问题
活动
1.输入这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源于哪里?
2.在这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哪里?
3.图中处理农作物秸秆和粪便的方式,有什么优点?
4.这个村利用多余的肉、蛋、奶办起一家食品加工厂,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下脚料?
太阳能
沼气池
优点是利用农作物和秸秆中的能量,杀灭粪便中的病菌,减少燃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粪便传播疾病的机会等
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也含有很多没有被利用的能量,可将它们放入沼气池发酵后,剩余的渣水再为农作物施肥
人、家禽、家畜的粪便中不仅含有农作物需要的营养,也含有部分能量。传统农业中,粪便一般直接施放到庄稼地里。生态农业中,粪便要经过沼气池发酵后再施给庄稼。
利用一些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下,将农作物的秸秆以及人、家禽、家畜的粪便等有机物投放在一个密闭的池内进行发酵,获得沼气的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沼气发酵。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燃烧后可以产生光和热,可用来做饭和照明。经过发酵后,沼气池内的渣水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机肥料。
活动
发展生态农业
1.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
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
农业化肥、农药过量使用。
2.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优化农业结构
(2)保护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
7.24.1 关注农村环境
知识总结
1.下列是关于农作物秸秆的利用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在田间就地焚烧,灰还田,经济合算
B.可以作为造纸、纤维板的原材料
C.铡碎掩入田中,有机物缓慢分解,但仍有不少浪费
D.沼气发酵或饲喂牲畜后再作为肥料还田
2.农业环境是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与生活环境,以下不属于农业环境的是( )
A.农区 B.牧区 C.林区 D.城市
A
D
课堂练习
3.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是比较脆弱的,其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 )
①生态平衡稳定性强 ②生态系统组成单一
③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④生态平衡稳定性差
⑤动植物种类繁多 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⑤⑥
B
4.利用农作物秸秆养殖牛羊。利用米糠或剩余的饭菜养鸡养猪,在农业生产中属于( )
A.养殖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食品加工业
5.人粪尿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才能在农田中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
B.人粪尿中的有机物需转化成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才能被植物吸收
C.清理、运输、事业能够人粪尿是一件繁杂的工作
D.人粪尿有异味,影响使用
A
B
6.在生态农业中能构成食物链的是 ( )
A.肉食性鱼类→浮游动物→草食性鱼类→浮游植物
B.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草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
C.浮游植物→草食性鱼类→浮游动物→肉食性鱼类
D.浮游植物→肉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浮游动物
7.下列哪项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 )
A.大力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还草
C.使用健康环保的筷子 D.长期使用农药.化肥
B
C
写一篇保护家乡环境,治理家乡环境污染,调整家乡生产经营结构的倡议书。
倡议书
实践活动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4.2关注农村环境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有效途径是 ( )
A. 注重保护农村的环境 B. 千方百计增加植物的产量
C. 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多种经营 D. 提高农民收入
2.防止污染、保护生物圈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 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农业 B.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 直接排放废水,节省废水处理经费 D. 加强立法执法,宣传保护生物圈意义
3.下列对保护农田生态系统有利的是 ( )
A. 为杀死农田害虫,大量使用农药
B. 用经过沼气池处理的粪尿、农作物的秸秆做肥料
C. 大量使用化学肥料
D. 用不经过处理的城市用水灌溉农田
4.下列环境污染中主要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是 ( )
A. 大气污染 B. 水体污染 C. 固体废弃物污染 D. 噪声污染
5.农业上立体高效的种植模式,目的是提高 ( )
A. 肥料的利用率 B. 光能利用率 C. 土地肥力 D. 呼吸作用
6.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依赖人
C. 生态农业就是农田生态系统 D. 生态农业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
7.农田使用农药杀虫,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引起 ( )
A. 农药残留使人畜中毒 B. 杀死益虫、破坏食物链
C.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D. 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
8.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上种桑,用桑养蚕,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这是在哪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 ( )
A. 根据人类需要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B. 维持原有的生态平衡
C. 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加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9.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农业的特点 ( )
A. 单一性 B. 高效性 C. 持续性 D. 生态性
10.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生态厕所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它的主要特点是 ( )
A. 地下设有沼气池
B. 用特殊农作物进行空气净化杀毒
C. 一般建在风景区
D. 装备无水马桶
11.在生态农业村中沼气池的作用是 (  )
A. 作为肥料的中转站 B. 通过沼气消灭某些细菌
C. 收集农作物秸秆以及其它生物粪便 D. 在无氧的环境中利用微生物更好地分解有机物
12.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设法使能量更多的 ( )
A. 保留在生产者体内 B. 流向消费者
C. 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 经分解者释放
13.在农业生产中下列作法不可取的是 ( )
A. 农家肥中适量混合化肥使用
B. 实行农作物轮作
C. 在韭菜畦中埋入呋喃丹等农药防止韭蛆等害虫危害韭菜
D. 用降解膜覆盖西瓜苗使西瓜提前上市
14.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是因为 ( )
A. 动植物种类繁多 B. 营养结构单一 C. 水体污染严重 D. 水土流失严重
15.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甲烷
16.“桑基鱼塘”是桑茂、蚕壮、鱼肥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对该系统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
A. 物质可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 B.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C. 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减少 D. 各级产物均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二、综合题
17.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指导下,运用生态学原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如图是绵阳城郊某农村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起始点是________,理由是它们能够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
(2)鸡和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鸡的体表覆羽,体温________(填“会”或“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猪的心脏主要由________组织组成。
(3)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________,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4)农作物秸秆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每年农田中有大量秸秆需要处理,请从生态农业角度提出一种合理的处理措施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C
3. B
4. B
5. B
6. A
7. D
8. A
9. A
10. A
11. D
12. C
13. C
14. B
15. D
16. C
二、综合题
17. (1)生产者;太阳光能
(2)不会;肌肉
(3)属于;无机盐
(4)利用农业秸秆制成沼气池提供能源,沼液、沼渣可以作为有机肥用来肥沃田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