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核舟记》比较阅读6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核舟记》比较阅读6篇(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2 08:50: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八下《核舟记》比较阅读6篇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3题。(10分)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 ,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节选自《核舟记》)
【乙】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
1.解释下列语句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尝贻余核舟一 贻:??????? (2)凿木人长寸许 许:???????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
(2)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译文:????????????????????????????????????
3.甲文中的王叔远和乙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甲文中王叔远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 ①??”两字来概括;乙文介绍黄履庄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一个“? ②??”字来概括。甲文中第二段依次介绍了船舱、船篷、小窗、雕栏和? ③??,乙文第一段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所举的一个事例是? ④??。(①②用原文回答,③④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①?????????②?????????③?????????
④?????????????????????????????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5题。(20分)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注释】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②兴阑,兴尽。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⑤姮娥,嫦娥。⑥茂才:秀才。⑦塍:田埂。⑧擅:独揽,独占。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处)(2分)
笙 箫 鼓 乐 声 彻 夜 不 绝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为宫室???????? ②罔不因势象形????????
③或六角????????? ④高可三四丈????????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尝贻余核舟一。
译文:????????????????????????????????????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译文:????????????????????????????????????
③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译文:????????????????????????????????????
4.请简要说说【甲】文画线部分是如何体现“奇巧”二字的。(4分)
???????????????????????????????????????
???????????????????????????????????????
5.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4分)
???????????????????????????????????????
???????????????????????????????????????
三、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5题。(17分)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其两膝相比者???????? (2)居右者椎髻仰面????????
(3)皆若空游无所依???????? (4)悄怆幽邃????????
2.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能以径寸之木/乃记之而去???? B.潭中鱼可百许头/珠可历历数也
C.中轩敞者为舱/全石以为底???? D.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隶而从者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文:????????????????????????????????????
4.甲文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
???????????????????????????????????????
5.请说说乙文第一段中的“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3分)
???????????????????????????????????????
???????????????????????????????????????
四、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1~5题。(14分)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魏学洢《核舟记》)
【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节选林嗣环《口技》)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其两膝相比者????????
(2)如有所语????????
(3)两股战战????????
2.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启窗而观/俄而百千人大呼
B. 佛印绝类弥勒/群响毕绝
C. 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 高可二泰许/珠可历历数也
3. 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译文:????????????????????????????????????
4. 【甲】文为了清楚而有条理地介绍核舟“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采用了___________说明顺序;【乙】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通过刻画“宾客”的神态、动等细节,运用__________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2分)
5. 【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这样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它们呢?(写出两条合理建议)(2分)
???????????????????????????????????????
???????????????????????????????????????
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题。(9分)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 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魏学洢)
【乙】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节选自《文与可1画篔筜谷偃竹2记》苏轼)
【注】① [文与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擅长画竹,有“墨竹大师”之称。② [篔筜(yún dāng)谷偃竹]文与可画的一幅画卷,以竹子为题材,后来送给了苏轼。篔筜谷,地名。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若听茶声然/予不能然也???????????
B. 能以径寸之木/以追其所见
C. 执笔熟视/而操之不熟者 ?????????
D. 各具情态/而节叶具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译文:????????????????????????????????????
(2)与可之教予如此。???????
译文:????????????????????????????????????
3.艺术是相通的,从【乙】文看,你觉得艺术作品之所以获得【甲】文中提到的“技亦灵怪矣哉”的成就,一方面需要????? ?????;一方面需要????? ?????。(2分)
六、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题。 (15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成化间,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
【注】①壶觞:酒器。②饾饤(dòu dìng):供陈设的食品。③欹(qī):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 其两膝相比者???????? (2)珠可历历数也????????
(3) 大可二寸????????? (4)二人对酌于中????????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引凄异????B.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C.佛印绝类弥勒/沿溯阻绝??????D.篷桅橹舵咸具/各具情态
3.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
(2)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
译文:????????????????????????????????????
4.【甲】【乙】两文都写了中国古代的微雕艺术,都写了船上的五个人,赞美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但写法不同,试加以分析。(4分)
???????????????????????????????????????
???????????????????????????????????????
?
?
参考答案:
一、
1.(1)赠(或“赠送”) (2)上下(或“左右”)
2.(1)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
(2)即使是狡猾(聪明)的人也不能够分辨它是真是假。
3.①灵怪(或“奇巧”)?? ②奇(或“神”)? ③刻字
④凿了一个长约一寸、能自动行走的木人。
二、
1.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2.①刻成,雕刻成。? ②根据? ③有的? ④大约?
3.①曾经赠送给我一个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②船从头到尾有八分多长。? ③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绵延数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
4.画线句主要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5.有与外国通商后不再有“元宵灯火”兴盛的感慨,有对制作伞灯时谈笺价格高昂的感慨。
三、
1.(1)靠近 (2)梳着椎形发髻 (3)在空中 (4)凄凉
2. D
3. (1)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2)鱼儿呆呆的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4.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构思的巧妙。
5.表明作者被悦耳的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四、
1.(1)靠近? ??(2)说话??? (3)大腿???
2. C???
3. (1)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2)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4.(1)空间??? (2)侧面(间接)???
5. 示例:①宣传倡导,全民参与。②开展技艺表演进校园(社区)活动。(或: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学习技艺……)
五、
1. D(3分)
2.(1)(笔画)细得像是蚊子的脚,一笔一画都清清楚楚。(2分)
(2)(文)与可是这样教给我的。(2分)
3.① 胸有成竹(对表现对象有整体的把握)(1分)
② 心手相应(将心之所想用娴熟的技巧表现出来)(1分)
参考译文: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都有了。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地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与可是这样教给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
六、
1.(1)靠近(2)清清 楚楚(3)大约(4)饮酒
2. D
3.(1)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2)把小船放在水中,(它)能够随着风而行,完全不会倾斜(或一点儿也不倾斜)。
4.【甲】文对船上五人的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可感。如用细节描写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生动逼真;【乙】文对船上五人的描写概括、简略。
或:【甲】文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五个人物,各具情态;【乙】文概括地写了五个人的动作,比较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