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核舟记》过关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核舟记》过关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2 08:5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下《核舟记》过关练习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文学常识
1.《核舟记》作者是________(填朝代)嘉善人__________(填作者)(约1596-约1625),字________,散文家。
2.本文选自________(填朝代)人__________(填作者)编辑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二、字词积累
(一)解释加点的字的意思
1.有奇巧人( ) 2.罔不因势象形( )( )( )
3.尝贻余核舟一( )( ) 4.高可二黍许( )( )
5.启窗而观( ) 6.箬篷覆之( )
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8.石青糁之( )
9.中峨冠而多髯者( )10.如有所语( )
11.其两膝相比者( )12.佛印绝类弥勒( )
13.矫首昂视( ) 14.神情与苏、黄不属( )
15.珠可历历数也( ) 16.其人视端容寂( )
17.若听茶声然( ) 18.其船背稍夷( )
19.钩画了了,其色墨( ) 20.长曾不盈寸( )( )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
22.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二)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2.左手倚一衡木?(“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今异义
1.尝贻余核舟一。(尝: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2.高可二黍许。(可: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3.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5.矫首昂视。(矫: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四)词类活用
1.卧右膝?(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箬篷覆之。(箬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青糁之。(石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一词多义
1.其:①______________(其两膝相比者)②______________(而竖其左膝)③______________(其人视端容寂;其船背稍夷)④______________(则题名其上)⑤______________(其色墨;其色丹)⑥______________(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端:①______________(东坡右手执卷端)②______________(其人视端容寂)
3.可:①______________(高可二黍许)②______________(珠可历历数也)
4.曰:①______________(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______________(文曰“初平山人”,)
5.者:①______________(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______________(其两膝相比者)
6.为:①______________(为宫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______________(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______________(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为字共三十有四)
7.之:①______________(能以径寸之木)②______________(箬篷覆之)③______________(闭之)④______________(石青糁之)⑤______________(左臂挂念珠倚之)
8.奇:①______________(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______________(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9.绝:①______________(佛印绝类弥勒)②______________(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云:①______________(盖大苏泛赤壁云)②______________(孔子云)
11.并:①______________(题名并篆文)②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12.语:①______________(如有所语)②______________(此中人语云)
13.而:①______________(启窗而观)②______________(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______________(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三、句子翻译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启窗而望,雕栏相望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朗读节奏
1.罔 不 因 势 象 形,各 具 情 态。
2.盖 大 苏 泛 赤 壁 云。
3.舟 首 尾 长 约 八 分 有 奇。
4.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
5.左 臂 挂 念 珠 倚 之——珠 可 历 历 数 也。
6.其 人 视 端 容 寂,若 听 茶 声 然。
7.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8.盖 简 桃 核 修 狭 者 为 之。
9.嘻,技 亦 灵 怪 矣 哉!
五、内容理解
1.《核舟记》说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
2.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7.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题。(9分)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 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魏学洢)
【乙】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节选自《文与可1画篔筜谷偃竹2记》苏轼)
【注】① [文与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擅长画竹,有“墨竹大师”之称。② [篔筜(yún dāng)谷偃竹]文与可画的一幅画卷,以竹子为题材,后来送给了苏轼。篔筜谷,地名。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若听茶声然/予不能然也???????????
B. 能以径寸之木/以追其所见
C. 执笔熟视/而操之不熟者 ?????????
D. 各具情态/而节叶具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译文:????????????????????????????????????
(2)与可之教予如此。???????
译文:????????????????????????????????????
3.艺术是相通的,从【乙】文看,你觉得艺术作品之所以获得【甲】文中提到的“技亦灵怪矣哉”的成就,一方面需要????? ?????;一方面需要????? ?????。(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题。 (15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成化间,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
【注】①壶觞:酒器。②饾饤(dòu dìng):供陈设的食品。③欹(qī):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 其两膝相比者???????? (2)珠可历历数也????????
(3) 大可二寸????????? (4)二人对酌于中????????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引凄异????B.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C.佛印绝类弥勒/沿溯阻绝??????D.篷桅橹舵咸具/各具情态
3.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
(2)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
译文:????????????????????????????????????
4.【甲】【乙】两文都写了中国古代的微雕艺术,都写了船上的五个人,赞美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但写法不同,试加以分析。(4分)
???????????????????????????????????????
???????????????????????????????????????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
1.《核舟记》作者是明末嘉善人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散文家。
2.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二、字词积累
(一)解释加点的字的意思
1.有奇巧人( 奇妙精巧 ) 2.罔不因势象形(无不,全都 )(顺着,就着)(模拟 )
3.尝贻余核舟一( 曾经 )( 赠 ) 4.高可二黍许( 大约 )( 上下 )
5.启窗而观( 打开 ) 6.箬篷覆之( 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
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慢慢地 )( 起 ) 8.石青糁之( 用颜料等涂上 )
9.中峨冠而多髯者( (戴着)高高的帽子 ) 10.如有所语( 说话 )
11.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 12.佛印绝类弥勒( 极像 )
13.矫首昂视( 举 ) 14.神情与苏、黄不属( 类似 )
15.珠可历历数也( 分明的样子 ) 16.其人视端容寂( 神色 )
17.若听茶声然( 好象……的样子 ) 18.其船背稍夷( 平 )
19.钩画了了,其色墨( 清楚明白 ) 20.长曾不盈寸( 竟然 )( 满 )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挑选 )( 长而窄 )
22.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
(二)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三)古今异义
1.尝贻余核舟一。(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
2.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今义:可以。)
3.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今义:比较,对比。)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竟然。今义:曾经。)
5.矫首昂视。(矫:古义:举。今义:矫正。)
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古义:零数、余数。今义:奇数。)
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挑选。今义:简单。)
(四)词类活用
1.卧右膝?(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卧)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4.箬篷覆之。(箬篷: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5.石青糁之。(石青: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作动词,用颜料等涂上)
(五)一词多义
1.其:①他们的(其两膝相比者)②他的,指佛印的(而竖其左膝)③那,那个(其人视端容寂;其船背稍夷)④指船底(则题名其上)⑤它的,指字的(其色墨;其色丹)⑥代船(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端:①一头,一方(东坡右手执卷端)②正(其人视端容寂)
3.可:①大约(高可二黍许)②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4.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5.者:①……的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的(两膝)(其两膝相比者)
6.为:①雕刻(为宫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刻有(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为字共三十有四)
7.之:①的(能以径寸之木)②代船舱(箬篷覆之)③指窗户(闭之)④指刻字的凹处(石青糁之)⑤指竖起的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8.奇:①qí奇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9.绝:①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②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云:①句尾语气助词,可不译(盖大苏泛赤壁云)②说(孔子云)
11.并:①和(题名并篆文)②都(并怡然自乐)
12.语:①yǔ说话(如有所语)②yù告诉(此中人语云)
13.而:①表承接(启窗而观)②表并列(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表转折,但是(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三、句子翻译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译文: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3.启窗而望,雕栏相望焉
译文:打开窗子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5.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译文:(字迹)细得像蚊子的脚,笔画清楚明白。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译文: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竟然,尚且)不满一寸。
8.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啊,(这)技艺也真神奇啊!
四、朗读节奏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盖/大苏/泛赤壁云。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6.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7.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9.嘻,技/亦灵怪/矣哉!
五、内容理解
1.《核舟记》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2.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
3.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答: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它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4.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答: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5.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盖大苏泛赤壁云 。
6.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放浪形骸、超脱尘世、豁达开朗 的性格特点。
7.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8.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轻松悠闲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专注平静 。
9.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列数字, 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
10.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嘻,技亦灵怪矣哉 。
六、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题。(9分)
1. D(3分)
2.(1)(笔画)细得像是蚊子的脚,一笔一画都清清楚楚。(2分)
(2)(文)与可是这样教给我的。(2分)
3.① 胸有成竹(对表现对象有整体的把握)(1分)
② 心手相应(将心之所想用娴熟的技巧表现出来)(1分)
参考译文: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都有了。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地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与可是这样教给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题。 (15分)
1.(1)靠近(2)清清 楚楚(3)大约(4)饮酒
2. D
3.(1)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2)把小船放在水中,(它)能够随着风而行,完全不会倾斜(或一点儿也不倾斜)。
4.【甲】文对船上五人的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可感。如用细节描写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生动逼真;【乙】文对船上五人的描写概括、简略。
或:【甲】文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五个人物,各具情态;【乙】文概括地写了五个人的动作,比较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