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代谢与平衡(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代谢与平衡(A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2-17 13:1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A卷)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人体的主要贮能物质是 (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水
2.某人出现疲倦、牙龈出血、皮下淤血等坏血病的症状,他应该多吃什么来改善( )
A.鱼肉和谷类 B.鸡蛋和肉类
C.蔬菜和水果 D.牛奶和鸡蛋
3.补充哪种维生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以达到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下列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是 ( )
A.蚊子 B.苍蝇 C.蜜蜂 D.蝴蝶
5.蛀牙时出现强烈的疼痛,说明此时牙齿已经损坏到了 ( )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冠 D.牙髓
6.关于消化系统的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肝功能分泌的胆汁促进消化 B.小肠具有较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C.牙齿的咀嚼也是一种消化 D.大肠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7.红细胞的功能是 ( )
A.运输氧气 B.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C.运输养料 D.运输养料和部分废物
8.静脉血是指 ( )
A.颜色鲜红,含氧气丰富的血 B.颜色鲜红,含养料丰富的血
C.颜色暗红,含二氧化碳丰富的血 D.颜色暗红,含养料丰富的血
9.保证人体血液能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的结构是 ( )
A.房室瓣 B.动脉瓣
C.静脉瓣 D.以上三种都是
10.蛋白质、糖类和脂肪通过消化液的消化作用,分解成溶于水的、能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子物质分别是 ( )
A.氨基酸、麦芽糖、甘油和脂肪酸 B.葡萄糖、麦芽糖、甘油和脂肪酸
C.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酸 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11.血友病人一旦受伤,流血就很难凝结,这是因为血友病人 ( )
A.红细胞数量太少 B.白细胞数量太少
C.血小板数量太少 D.血红蛋白含量太低
12.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体 D.肾小囊
13.下表是被测试者血浆、肾小球、输尿管中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据此分析,表中P和Q各是什么物质 ( )
血浆
肾小球
输尿管
P
0.03%
0.03%
2%
Q
0.1%
0.1%
0
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P是葡萄糖,Q是尿素
C.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
14.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后的产物是 ( )
A.二氧化碳和酒精 B.二氧化碳和水
C.二氧化碳和乳酸 D.酒精和水
15.人体吸收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
A.用来构成组织 B.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用来分解有机物 D.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16.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在睡觉时新陈代谢暂时停止
B.新陈代谢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控制下进行的
C.把物质分解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D.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使细胞内的物质不断更新
17.某日齐鲁晚报刊登的一幅照片:患儿是一个不满4个月的男婴,由于出生后一直服用一种几乎不含蛋白质的劣质奶粉,现已出现了头大、嘴小、脸肿的症状,就此图的因果关系,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找出错误的选项是 ( )
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B.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
C.组织细胞的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D.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18.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 )
A.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B.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A与C两项都正确
19.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
A.养料增加 B.尿素减少 C.氧气增加 D.尿素增加
20.发高烧的病人往往没有食欲,其根本原因是 ( )
A.胃、肠功能紊乱 B.各种消化酶的活性受影响
C.不能分泌消化酶 D.新陈代谢功能低下
21.北京填鸭在育肥期要填饲过量的饲料,减少运动,从而使填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这说明 ( )
A.脂肪可转变为糖类 B.糖类可转变为脂肪
C.糖类可转变为某些氨基酸 D.葡萄糖被氧化分解
22.下列与人的生理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脂肪(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
B.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的pH增大
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煤气中毒主要是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23.血型为O型的小明不慎受伤需要输血,则应该给他输 (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24.以下表示四个人的肱动脉血压,其中低血压的患者是 ( )
A.16/10.7千帕 B.8/13千帕 C.18/13千帕 D.11/9千帕
25.某成年男子的血常规检验报告中,测得值如下:红细胞:4.0×1012个/L;白细胞:5.O×109个/L;血小板:120×109个/L;血红蛋白:80克/L。该男子得了哪种病 ( )
A.炎症 B.贫血 C.白血病 D.烧伤
26.下列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第26题图)
A.由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B.由图2可知,具有抗药性害虫所占的百分比b点比a点大
C.由图3可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
D.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浓度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b点好
27.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的草履虫、乳酸菌(营无氧呼吸)和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 ( )
A.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
B.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
C.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
D.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
(第27题图)
28.科学家在被称为“九平”(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北纬9°)的漆黑的海底深处的火山口附近发现了“人丁兴旺”的生物村落。这里的细菌能把有毒的废料当“早餐”,能利用硫化氢、铁、氢和其他一些化学物质来产生葡萄糖,从而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这种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 )
A.自养、厌氧型 B.自养、需氧型 C.异养、厌氧型 D.异养、需氧型
29.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请问该小组同学探究的课题是 ( )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糨糊 唾液
糨糊 唾液 盐酸
糨糊 唾液
糨糊 唾液
温度
37℃
37℃
100℃
O℃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A.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B.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C.探究淀粉遇碘能否变蓝色
D.探究盐酸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30.两种鼠A和B,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从A、B中选择等量的鼠用于实验,研究其渗透调节功能,选择的鼠重量和年龄都相似,将它们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喂等量食物,但不喂水。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物种 A
物种 B
代谢得到的水分
81
80
体内散失的水分
90
168
粪便含水量
2
20
分析上表不可得知的是 ( )
A.物种A生活在干燥环境中 B.鼠的代谢活动可提供部分水分
C.鼠体内水分散失的途径有排尿、排汗、呼吸等 D.实验一段时间后B鼠先死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31.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完全 时所释放的能量叫热量价。据测定, 的热量价为37.7千焦。
32.形成尿液和维持水盐平衡的器官是 。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分别是
作用和_ ___作用。
33.人体在进行剧烈活动时,细胞还会进行 呼吸,微生物进行这种呼吸时也称 为___ _。
34.大多数生物体能量获得的主要途径是 呼吸。试写出它的反应式:____

35.供给心脏本身营养的血管叫做 ,如果这种血管硬化,管腔变窄,血流量变少,心脏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这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__ __。
36.描绘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血管中,属于静脉血管的是__ ,理由是_ ______; 属于毛细血管的是__ 。
(第36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5分,共30分)
37.读血液循环模式图,填写下列内容:
(第37题图)
(1) ④是____ ____,其内流的是__ ______血。
(2) 体循环和肺循环起止点的共同特点是_ ___。
(3) 试写出人体内流经肺部的血液循环途径:__ ______。
(4) 右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O2和CO2含量的变化情况。则你认为B段血管应是 上图中 _(填序号)处;血流通过B段血管时,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迅速 ______。
38.下图是新陈代谢过程示意图,小方框表示人体内的各类物质,分析图表回答问题:
(第38题图)
(1) 食物经过消化系统a 和b 功能之后进入人体合成人体内的有机物,并且贮存了 的过程叫做 作用。
(2) 与其同时,人体内的有机物不断地进行c ,释放出C ,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产生的A 和B 以及其他废物,经d
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叫做 作用。
39.为了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pH值
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
l
2mL淀粉糊,2mL蒸馏水
37 ℃
7
变蓝色
2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
7
不变色
3
2mL淀粉糊,2mL唾液
45 ℃
7
变蓝色
4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
1.8
变蓝色
(1) 比较试管1和2,说明__ __。
(2) 比较试管2和3,说明__ __。
(3) 比较试管_ ,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要受pH值的影响。
试管2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 __。
四、综合题(40题5分,41题6分,共11分)
4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正趋于多元化,在此过程中,肥胖病患者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青少年和儿童肥胖患者也逐年增多。“关注肥胖,增进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生命在于运动,下表是各种活动方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你认为最佳的减肥活动方 式是_ 。
活动方式
打篮球
慢跑
静坐
睡眠
踢足球
散步
耗氧量(L/h)
90
120
25
14
115
60
(2) 肥胖易引发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 千帕,则认为是高血压。对肥胖患者而言,预防高血压除了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外,在饮食上还要注意控制 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 肥胖易引发糖尿病,小华同学的父亲在半年内体重由110kg陡降为85kg,检查身体测得 血糖浓度为2.6g/L,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该病人患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是其体内的
__ _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升高。
(4) 请根据以上叙述,总结出引起少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___ _。
41.检测发现许多蔬菜中含有亚硝酸盐,当亚硝酸盐达到一定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生活中,蔬菜有室温贮存和低温贮存两种方式。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在贮存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某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蔬菜存放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一直升高。
假设二:蔬菜存放相同时间,冰箱贮存比室温贮存产生的亚硝酸盐要少。
他们选用新鲜的黄瓜、番茄、青椒三种蔬菜分别采用室温贮存、冰箱贮存进行研究。通过实 验,获得数据整理如下表:
实验时间
亚硝酸盐含量(毫克/千克)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黄瓜
室温(20 ℃)贮存
0.4
0.7
0.5
0.5
0.7
0.9
冰箱(4 ℃)贮存
0.4
0.5
0.2
0.1
0.3
0.6
番茄
室温(20 ℃)贮存
1
2
1.5
1.2
1.4
1.8
冰箱(4 ℃)贮存
1
1.2
1.4
0.9
1.3
1.5
青椒
室温(20 ℃)贮存
2.5
5
4.5
3
5
6
冰箱(4 ℃)贮存
2.5
3
1.5
1.5
2.5
2.8
有同学分析表中数据,认为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一,他的依据是:

(2) 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二。查阅资料得知,蔬菜中的硝酸盐通过代谢作用可转化为亚硝酸 盐。请你利用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对“蔬菜存放相同时间,冰箱贮存比室温贮存产生的 亚硝酸盐要少”这一现象作出一种解释:_ ___

(3) 结合本实验结果,对于新鲜的黄瓜、番茄、青椒,就亚硝酸盐含量而言,你认为何时食用比较合适?__ __。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A卷)
一、1.C 2.C 3.D 4.A 5.D 6.D 7.B 8.C 9.D 10.D 11.C 12.A 13.D 14.A 15.C 16.A 17.D 18.B 19.B 20.B 21.B 22.B 23.D 24.D 25.B 26.D 27.D 28.A 29.D 30.C
二、31.氧化分解 脂肪
32.肾脏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
33.无氧 发酵
34.有氧 有机物十氧气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35.冠状动脉 冠心病
36.C 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汇集 B
三、37.(1)肺动脉 静脉 (2)起点都在心室,终点都在心房
(3)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内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4)⑤ 结合
38.(1)消化 吸收 能量 同化 (2)氧化分解 能量 CO2 H2O 排泄 异化
39.(1)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催化作用 (2)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
(3)2和4 淀粉已被分解成麦芽糖,无法使碘液变蓝色
四、40.(1)慢跑 (2) 12 脂肪 (3)胰岛素 (4)摄入脂肪多、缺少运动等
41.(1)表中数据跟他的假设不一致 (2)低温时,新陈代谢比较慢
(3)在低温保存的同时在第4天食用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