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中考复习学案七年级(下)识图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中考复习学案七年级(下)识图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10 21:2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识图专项训练
一、皮肤的结构
1.如图为人体皮肤的结构,能够产生汗液的部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神经元的结构
2.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是细胞体,③和④是神经纤维
B.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它能接受刺激并自动有节律地收缩
D.兴奋或神经冲动只能由③进行传导
三、反射弧
3.对反射弧示意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②是传出神经
B.图中③为神经中枢
C.图中⑤是效应器
D.神经冲动的传导路径为①→②→③→④→⑤
四、血液循环
4.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是体动脉
B.e是肺静脉
C.d处流静脉血
D.b处流静脉血
五、膝跳反射
5.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实验者用橡皮锤快速叩击被实验者膝盖下方的韧带,小腿会突然跳起,这种现象称为膝跳反射,如图是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膝跳反射的结构是

(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膝跳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我们称之为

(3)如果有意识地控制膝跳,膝跳反射现象不会出现,这说明

六、人体的生命活动
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新陈代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A~F表示具体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经过B过程中,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成
后,能被人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2)过程D被称为
,经过该过程后,血液就变成了
血。
(3)经过E过程后,若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最可能是肾脏的
发生病变。
(4)上述各种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主要是在
调节下,依靠各种器官系统的分工协作。
七、听觉、视觉的形成
7.2014年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
]
的折射,形成物像,刺激[
]
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

,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亮时也要等到救护车过后再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刺激[
]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形成听觉。
(3)通过人行横道时,由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
]
中下行的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
]
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完成相关运动。
八、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8.右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肺和呼吸道,呼吸道由图中
(填数码代号)组成。
(2)患感冒时,由于病毒感染,[5]中的黏膜会
,造成说话带鼻音。
(3)[6]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4)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循环系统,需经血液里的
运输到全身各处。
九、血液组成及尿液形成
9.血液、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检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l09/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

4.8×109
140
A

5.2×109
70
B

30×l09
150
AB

4.6×109
130
0
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你据此分析回答:
(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
,患贫血症的是
,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你认为三人较合适者应为

(2)图中标注的结构①④⑥中液体为原尿的是
(填序号)。原尿中的葡萄糖在流经肾小管时又全部回到血液的生理过程称为

(3)假若①③的部位发生病变,⑥内的液体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应是

十、呼吸系统的组成
10.据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体育也将纳入高考,其实很多地区早就把体育纳入中考。加强体育锻炼成了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请结合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和肺活量测得的训练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肺活量是许多地区必须对学生体育考试进行的一次检测,学生在训练时,总是要尽力的吸气和尽力的呼气,那么在吸气过程中,图示3的变化是
_,肺泡的变化是

(2)吸入的气体在图二中要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进入血液中的b气体是
,从血液中进入肺泡的a气体是
,这个过程的完成依据的是
的原理。
(3)尽力呼气时,图二中的d气体从肺泡出来,要经过图一中的2才能到达体外,图一中的2指的是
。整个这一过程的完成依据的是
的原理。
(4)尽力吸气后气体最终进入到组织细胞的
中参与呼吸作用,分解
,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5)长期进行肺活量的训练,可以增大肺活量,从而使呼吸的深度
(“加大”或“减小”),提高和改善肺呼吸的效率和机能。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1)反射弧
(2)6灰质
非条件反射
(3)脊髓里的神经中枢也是受大脑控制的
6.(1)葡萄糖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动脉
(3)肾小球
(4)神经系统
7.(1)②晶状体
④视网膜
Ⅲ视觉中枢
(2)6耳蜗
(3)A白质
d传出神经
8.(l)⑤①②③⑦
(2)充血肿胀(3)气体扩散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4)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9.(1)丙


(2)④
重吸收作用
(3)血细胞和蛋白质
10.(1)收缩
扩展
(2)氧气
二氧化碳
气体扩散
(3)呼吸道
呼吸运动(4)线粒体
有机物
(5)加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