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二十 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
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
A.?长时间使用电脑???????????????????????????????????????????B.?躺在沙发上看
C.?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D.?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胃??????????????????????B.?人体内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胰岛素
C.?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D.?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大脑
如图是“人体运动时各器官产热量”的柱状图.由图可知,人体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
A.?脑?????????????????????????????????????B.?内脏?????????????????????????????????????C.?骨骼肌?????????????????????????????????????D.?其他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1
?取生长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
均分为A、B两组
/
?2
?A组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溶液,
B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A组小鼠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
甚至昏迷等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3
?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
萄糖溶液
?A组小鼠症状缓解,B组小鼠活动状况
无变化
A.?胰岛素是由胰脏分泌的???????????????????????????????????????B.?胰岛素注射比口服效果好
C.?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储存在肝脏中??????????????????????D.?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
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D.?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一讲到眼泪,你也许就会想到伤心或激动,其实我们的眼球经常被眼泪覆盖着.
(1)据研究,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会导致眼睛疲劳,这与眼球的干湿度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仰视面时,眼睑向上抬起,眼泪蒸发________;而看书时,大多会向下看,相对而言就不会疲劳.
(2)一旦眼球表面干燥时,就会眨眼以湿润眼球,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它是通过________完成的.
7、皮肤是人体重要的防卫屏障,也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1)、生活中,如因意外烫伤会引起强烈的疼痛,随后就会出现“炎症反应”,白细胞聚集在伤口吞噬入侵的细菌,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人体的________?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2)当烫伤深度达到医学Ⅲ度时,病人的痛感反而不明显,这是因为________?。
8、(2020·玉环模拟)人体体温调节是个复杂的过程,在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中,①所示器官名称是________,效应器应是________。
9、(2020·杭州模拟)体育中考是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政策,其中包括长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测试项目。请联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做引体向上动作时,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________(填“反射弧”中某环节)做出处理,肱二头肌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牵引骨骼向上运动。
(2)长跑过程中需靠血管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来 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散热。
10、(2020·金东模拟)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2)如果⑤是人体上臂肌肉,则该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________。
11、(2019·台州)体温恒定使哺乳动物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某科研小组对12只某种哺乳动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状态(非运动、非进食)时的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根据图像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该哺乳动物静止代谢率会随环境温度变化呈现如图波动。(已知:该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机理与人体类似;动物的代谢率以每小时单位质量的耗氧量来表示,代谢率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
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
(1)大多数冬眠动物的个体体积较小,而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很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________( 选填“越快”或“越慢”),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就无法生存。
(2)大量积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见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质,这是因为________。
(3)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这是由于位于脑干中的________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体温降低后,动物的代谢水平就会随之下降,原因是________的活性下降了。
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种温度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情况作出解释。
在一次地震中,在黑暗的废墟中被埋三天林某被成功救出。在废墟中,他被一根木梁压住腰部,动弹不得,头部、面部未受伤,神志清醒。救援时,搜救队员先搬走压在他身上的木梁,然后安排医生给他诊断和护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生用针刺激林某的脚底皮肤,发现林某的脚立刻有收缩反应,完成这一收缩过程的神经
结构是________。
(2)医生马上给他静脉注射5%的葡糖糖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主要成分:0. 85%氯化钠、0. 03%氯化钾、0. 033%氯化钙)。5%的葡糖糖溶液注射后,血液中血糖浓度会慢慢升高,体内
分泌的________就会(激素名称)增加,有利于细胞吸收和利用葡糖糖;注射复方氯化钠溶液,
可调节体内无机盐和________的平衡。
15、(2020·江干模拟)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为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选取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月季幼茎切成5cm的插条,将插条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均匀分组,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沾蘸5s,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生根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激素浓度(umol/L)
0
1
5
10
50
100
15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
6
8
10
12
12
10
6
激素类似物乙各浓度下生根数
5.8
6..1
3.8
3
2
0.8
0.3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实验中用激素浓度为0来处理插条,其作用是________;
(2)表格中数据是否可以看出生长素类似物甲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效应具有促进和抑制生长的两重性?说出判断依据________;
(3)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________。
16、(2019·杭州模拟)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平均体重
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
(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 ________。
(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________?。
(4)预测实验结果(在如图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17、(2019·杭州模拟)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易形成糖尿病。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步骤: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
A.为了降低神经系统的影响
B.防止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试验
C.让两鼠重新发育胰岛,参照统一
D.破坏胰岛,让两鼠处于休眠状态,实验更准确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并写出你的改进措施: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答】A、长时间使用电脑会使眼睛过度疲劳,不利于保护眼睛,故A错误;
B、躺着看书容易近视,不利于保护眼睛,故B错误;
C、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有利于放松眼部,有利于保护眼睛,故C正确;
D、用手揉眼睛,容易将细菌带入眼睛,不利于保护眼睛,故D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A、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不符合题意;
B、人体内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符合题意
C、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不符合题意;
D、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神经系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解答】解:人体在安静下,产热量最多的是内脏,因为安静状态下,人体的内脏器官也是时刻在工作的;人的运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人体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同时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要剧烈的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做运动,需要的能量多,因此产热将明显增加.
故选:C
4】【解答】解:比较步骤2中A组小鼠与B组小鼠的实验结果可知:胰岛素能够使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说明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比较步骤3中A组小鼠与B组小鼠的实验结果可知,步骤2中A组小鼠出现的症状是由于血糖浓度降低引起的.由此得出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故选:D
5、【解答】解:A、据图可见:该动物体温在35℃~40℃内波动,A正确;
B、据图可见: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B正确;
C、据图可见:该动物在6时至9时体温开始上升,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错误;
D、生物适应环境,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D正确.
故选:C
6、【解答】解:(1)、泪腺能分泌眼泪,能湿润眼球,有保护作用.眼睑的遮挡作用可以减缓眼泪的蒸发,使眼睛不容易疲劳.据此可知,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会导致眼睛疲劳,这与眼球的干湿度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仰视面时,眼睑向上抬起,眼泪蒸发加快.(2)、一旦眼球表面干燥时,就会眨眼以湿润眼球,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反射是由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来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故答案为:(1)加快 (2)反射弧
7、【解答】(1)白细胞属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
(2)痛感神经位于真皮层,当烧伤深度达到Ⅲ度时,表皮表皮中的痛感神经末梢被破坏,人体感觉痛觉就不敏感了。
故答案为:(1)非特异性;(2)表皮中的痛感神经末梢被破坏。
8、【解答】冷觉感受器位于皮肤内;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的所在,而骨骼肌和肾上腺则是图中体温调节过程中的效应器;
故答案为:皮肤;骨骼肌和肾上腺。
9、【解答】(1)反射弧中能对刺激进行处理的结构是神经中枢;牵引骨骼向上运动,肌肉需要收缩;
(2)长跑过程中人体产热增加,因此散热也要增加,此时血管处于舒张状态;
故答案为:(1)神经中枢;收缩;(2)舒张;增加。
10、【解答】(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弧中完成反射反射的过程是:信息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如果⑤是人体上臂肌肉,则该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 ①→②→③→④→⑤ 。
故答案为:(1)反射? (2) ①→②→③→④→⑤
11、【解答】哺乳动物能够保持体温恒定,是因为其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由图可知,当温度较低时,动物的代谢速率较块,是因为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较大,动物本身的热量散失较快,所以要加快呼吸作用产生热量,来维持体温,而温度越接近动物自身的体温时,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较小,散热减少,所以需要补充的热量也就越少;在温度升高,高于体温时,动物会出汗,带走大量热量,则动物本身要加快呼吸作用产生热量来补充散失的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的平衡;
故答案为: 满分示例:①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哺乳动物的散热速度和方式,为保持体温恒定,哺乳动物可通过调节代谢率以改变产热;②当环境温度低于28℃时,温度越低,散热越快,该哺乳动物以提高代谢率,增强呼吸作用,来增加产热;③当环境温度在28~35℃时,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较接近,通过其他方式调节散热速度即可维持体温恒定,因此产热少且稳定,代谢率低且基本不变;④当环境温度高于35℃(即高于体表温度)后,温度越高,汗液蒸发散热加剧,生命活动旺盛,耗氧增加,代谢加快;因代谢加快所增加的产热少于汗液散热,因此总产热与总散热依然能保持平衡。
12、【解答】(1)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越快;
(2)脂肪相比于糖类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质是因为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
(3)哺乳动物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体温的恒定,当体温下降,由于酶的活性降低了,动物的代谢水平就会随之下降。
故答案为:(1)越快;(2)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3)体温调节,酶。
13、【解答】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相同的,而夏季散热主要依赖于汗液的蒸发,蒸发的过程中会带走大量的热量;体外温度越高,人体散热的截止温度也越高;且外界的相对湿度越大,越不利于蒸发,热量的散失则会减慢,这样人就会感觉很热;故答案为:在35℃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更大。因为气温为25℃时,人体主要靠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体温,散热快慢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差,所以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不大。气温为35℃时,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相对湿度越大,汗液蒸发越困难,导致人体散热越困难,所以觉得更热。
14、【解答】(1)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2)人体内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用.注射复方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主要是给机体补充无机盐.可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故答案为:(1)反射弧;(2)胰岛素,水。
15、【解答】(1)根据图表格可以发现,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实验中用激素浓度为0来处理插条,其作用是作对照实验。
(2)当激素浓度为0时,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为6,当激素浓度增加时,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也增加,但是激素浓度增加到50时,?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停留在12根,不再增长,激素浓度增加到10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反而下降,升至15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又继续下降,因此能够说明不能看出生长素类似物甲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效应具有促进和抑制生长的两重性,因为表格中可以看出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甲促进生长,无法看出高浓度抑制生长。
(3)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小。
故答案为:(1)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对照 (2) 不能,表格中可以看出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甲促进生长,无法看出高浓度抑制生长 (3)低
16、【答案】 (1)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2)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
(3)等量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
(4)
【解答】? (1) 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所以用小鼠做实验,采取对照实验分为甲组和乙组探究注射生长激素对小鼠会有什么影响;
(2)对小鼠进行手术,由于实验是为了探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所以在小鼠实验中要将生长激素干扰的实验因素去掉,以避免影响实验结论,而垂体是分泌生长激素的,因此要切除;
(3)甲组和乙组中的小鼠?属于 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那么甲组和乙组小鼠注射的东西要不同,才可以对照出生长激素对小鼠的生长有什么影响的实验成果,而且注射的东西的量两组要相等,那么所以其中一组要是含生长激素的,另一组是不含生长激素的;
(4)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其实生长激素分泌多可以导致人长高更快,而体重也会由于身高增长而加重,因此曲线为生长激素,横线为生理盐水。
17、【解答】 (1)实验中甲鼠与乙鼠不同之处在于甲鼠是注射胰岛素,乙鼠为口服胰岛素。如果口服胰岛素对乙鼠并无作用,那么实验结论甲鼠与乙鼠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甲鼠比乙鼠变化更大 。
?(2)A、若是为了降低神经系统的影响,那么不能证实口服胰岛素对人体是否有用的实验结论,神经系统与胰岛不是属于同一系统,A错误。
B、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会影响实验结论中甲鼠与乙鼠尿液中葡萄糖值大小,B正确。
C、不是重新发育胰岛,重点在于口服胰岛素是否可以降低小白鼠葡萄糖值,C错误。
?D、血糖平衡了,才能睡个好觉,在睡眠中,某种激素会改善胰岛素的抵抗,导致实验结论不准确,D错误。
(3)若是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于多次实验,甲鼠注射了很多胰岛素,乙鼠口服了很多胰岛素,但是两者胰岛素量是一致相同的,说明乙鼠口服胰岛素使得血糖值或葡萄值并未减少 。
(4)因为科学实验中设置重复组对数据进行处理,材料选取适当,计算平均值避免偶然性,从而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1)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2)B;(3)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4)每组仅用一只鼠做实验,应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