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九 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生物)—2021届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题特训(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九 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生物)—2021届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题特训(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10 21:3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十九 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生物)
1、(2020·湖州)下列是人体内某些器官的自述,符合事实的是(??? )
A.?????????????????????????????????????????B.?
C.??????????????????????????????????????????D.?
2、(2020·绍兴)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只能通过a调节亮度??????????????????????????????????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C.?图丙中的b为毛细血管?????????????????????????????????????????D.?图丙中为使b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
3、(2018·宁波)下列实验或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或活动名称
实验用品
使用目的
A
观察和解剖花
刀片
剖开子房
B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检验淀粉
C
种子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检验二氧化碳
D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
显微镜
观察细胞结构
A.?A???????????????????????????????????????????B.?B? ????????????????????????????????????????C.?C? ?????????????????????????????????????????D.?D
4、(2018·嘉兴)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5、(2018·嘉兴)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
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6、(2020·台州)某地区发现一种未知植物的化石,科学家通过技术手段确定该植物叶片在生命活动中总是处于卷曲状态,右图为其显微结构示意图。
(1)该叶片中的叶绿体主要分布在________(选填“上”或“下”)表皮附近,这样更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2)科学家猜测该植物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以下支持这一猜测的有? ????。
A.气孔着生部位向内凹陷
B.叶片卷起,水蒸气可以积聚在卷起的叶片内
C.叶片下表皮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绒毛,能降低叶下表皮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7、(2019·杭州)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人足量的含有同位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________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________(选填“外树皮”“木质部”“韧皮部”或”髓”)

(4)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

8、(2019·衢州)小科爷爷最近身体不适,在医生建议下做了肺部及尿常规等检查,经诊断患了糖尿病。请用图中序号或字母完成下列问题:
(1)图1是检查肺部时,爷爷在用力吸气和用力呼气后,分别被拍摄的两张胸部X光片,其中白色虚线所围的区域为肺的位置。吸气后闭气不动时所拍摄的X光片是________?。
(2)爷爷的尿检结果显示含有葡萄糖,是因为图4中________不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所致。

(3)爷爷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葡萄糖主要是通过图2中________吸收进入血液。

(4)通过皮下注射到爷爷身体的胰岛素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3中的________。

9、(2018·宁波)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饮酒驾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对酒驾嫌疑人员,交警通常采用检测呼出气体或血液中的酒精合量来判断。
(1)饮酒后,酒精会引起驾驶员的________系统调节能力下降,造成行为自控能力减弱。
(2)驾驶员呼气时助间外肌和隔肌________,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体被排出体外。
(3)抽血前,先用橡皮软管绑住被抽血者的上臂,如图所示。此时,橡皮软管与手掌之间的部分________(填血管种类)因血量增多而鼓起有利于扎针。
10、(2017·杭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血红蛋白能在人体内运输氧,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的特性。材料1中的人造“塑料血”要完全替代人体血液,除了能运输氧之外,还应具有哪些功能? 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2)分别从原料与产物角度比较人造树叶的工作原理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异同点。________
11、(2020·绍兴)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的缓慢氧化,因此,人体细胞正常工作不能缺少氧气,脑对缺氧特别敏感(见表)。当人的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图所示),持续而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使其心跳恢复,帮助血液循环系统恢复工作:胸外心脏按压还能改变胸腔容积,帮助呼吸系统恢复工作,使氧气和有机物到达脑。
缺氧时间
症状
3秒
头晕
20秒
意识丧失
60秒
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4分钟
脑细胞不可逆转的损害
10分钟
脑死亡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胸外心脏按压帮助心跳骤停患者的脑恢复正常生理活动的原理。
12、(2018·绍兴)科研小组在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时,选取了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同种植物若干,平均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置于适宜的相同环境中,测定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如图。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进行的。
(2)科研小组开展上述研究活动的目的是________。
(3)若仅考虑光合作用,该种植物更适宜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________的土壤中生长。
(4)在一次给植物施以等量的同种肥料后,发现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反而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13、(2017·台州)红萍是太空舱中提供O2和吸收CO2的一种水生植物。当初我国科研人员为了研究与人共存情况下红萍的供氧能力,建立了受控密闭试验舱并放置18.9米2的红萍立体培养装置,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多次的地面模拟试验。密闭舱全天保持稳定充足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适宜,2名志愿者进入密闭舱中生活,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舱内O2和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红萍利用________吸收CO2产生O2。
(2)实验组的密闭舱内生活着2名志愿者和18.9米2的红萍,则对照组的密闭舱内应该怎样设置?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密闭舱内18.9米2红萍产生的O2能否满足2名志愿者的呼吸消耗?并说明理由:________。
(4)在载人航天应用中,太空舱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生态系统。若要进行长期的载人飞行,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太空舱应实现________循环利用。
14、(2017·绍兴)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代表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一种气体。据图回答:
(1)水、无机盐、葡萄糖和膳食纤维中不能通过①过程进入循环系统的是________。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__。
(2)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3)排出的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________发生了病变。
15、(2020·余杭模拟)BTB是溴麝香草酚蓝的简称,其水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液体里呈黄色,在中性液体里呈淡蓝色。某同学利用BTB溶液开展“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的有关研究。
实验准备:
①将水蕴草(一种水生植物)放入暗室内一昼夜;
②利用煮沸并冷却到常温的水配制一定量淡蓝色的BTB溶液。
实验过程和结果: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为什么要用煮沸的水配制BTB溶液?
(2)往锥形瓶中通入CO2时,BTB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成黄色?
(3)为什么用酒精褪色?
16、(2020·富阳模拟)下图甲为某校科学探究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为每小时所测得的结果。据图分析:

(1)请写出控制本实验自变量的一种方法:________。
(2)为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对照装置如何设置?答:________。
(3)实验测得,当用40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原因是________。
(4)B点以后,限制茉莉花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
17、(2020·路桥模拟)学校生物研究小组利用黑藻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设计如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在恒温30℃时进行实验,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如图乙曲线(表示装置甲中黑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可通过________来改变光照的强弱。
(2)由图乙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________。
(3)根据曲线图乙推算,在恒温30℃、光照强度达到B时,装置甲中黑藻8小时内光合作用产生O2的总量为________mg。
答案解析:
1、【解答】A、图示心脏中的瓣膜主要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作用,A错误;
B、肾小球有滤过作用,经滤过作用后形成原尿而不是尿液,B错误;
C、胃腺能分泌盐酸,盐酸能杀灭细菌,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
D、控制人体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有脑和脊髓,D错误。
故选C
2、【解答】A、调节显微镜视野的亮度,可以调节光圈大小和反光镜的类型两种方式;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 ②是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故B错误;
C 、由丙图可知,红细胞单行排列通过,所以b是毛细血管;故C正确;
D、b中血管在上方,所以载玻片向上移即可;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解答】A、在观察和解剖花实验中,刀片的作用是剖开子房,说法正确,A错误;
B、在研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碘液主要是让实验者了解淀粉是否已被消化分解,说法正确,B错误;
C、种子呼吸释放二氧化碳实验中,应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两者不符,C正确;
D、在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说法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4、【解答】A、由题干信息可知,卷柏在 水分充足时即可生存,不一定在平原和海滩;故A错误;
B、 植物的根除了吸收水和无机盐之外,还有固定植株的功能;故B错误;
C、 卷柏在水分不足时,缩成圆球 进行迁移,水分充足时即可生存;这是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故C正确;
D、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取水和无机盐,不会吸收有机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解答】A、在生产中加入催化剂能够明显提高产量,有利于产品的生产,需要考虑;故A正确;
B、 塑料存在较大的污染,所以需要考虑是否可以降解;故B正确;
C、 化学性质的稳定性涉及产品的使用;故C正确;
D、 新型塑料原料来自二氧化碳,最终还是 回到大气中,所以不需要考虑;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6、【解答】(1)由该植物的叶片的结构可知,其上表皮能够接受光照,而其他地方难以接受光照,所以其叶绿体主要分布在上表皮附近;
(2)A、气孔向内凹陷,植物的蒸腾作用相对会弱许多,可以较好的保水;故A正确;
B、叶片卷起,这样水蒸气拒绝在叶片内,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故B正确;
C、 叶片下表皮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绒毛,能降低叶下表皮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减少叶片下表面水的蒸发,从而减少水分散失;故C正确;
故答案为:(1)上;(2)ABC。
7、【解答】(1)二氧化碳气体主要是通过气孔进入到叶片中的;
(2)二氧化碳被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水和二氧化碳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其表达式为: 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光 有机物+氧气;
(3) 14C在光合作用下合成有机物,而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植物根部的;
(4) 14C先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在植物体外的空气中发现了含有 14C 的二氧化碳,则说明有机物被分解了,植物体内分解有机物的作用是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气孔;(2)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光 有机物+氧气;(3)韧皮部;(4) 该植物中含有14C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成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气孔被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
8、【解答】(1)吸气后闭气不动,则胸腔的体积相对较大,即 I 图;
(2)图4是肾单位的结构,而原尿中的葡萄糖是通过 ② 肾小管的重吸收的过程,吸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
(3)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在胃和胰腺的下面,即B;
(4)通过皮下注射的胰岛素进入身体内首先进行的体循环,即胰岛素会先进入到甲右心房中;
故答案为:(1) I ;(2) ② ;(3)B;(4)甲。
9、【解答】(1)饮酒后,酒精会引起驾驶员的中枢神经(或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下降,造成行为自控能力减弱;(2)由分析中呼气的过程可知,驾驶员呼气时助间外肌和隔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体被排出体外;(3)根据橡皮软管在上臂处扎紧后,橡皮管的下方鼓起所以判断是回心脏的血液受阻鼓起,可知血管为静脉血管。
故答案为:(1)中枢神经(或神经);(2)舒张;(3)静脉
10、【解答】(1)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当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增加,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
(2)人造树叶由硅、电子元件和催化剂等构成,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把该“叶子”放在水里,然后放在阳光下,它就能够把水分解解成氢气和氧气.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光合作用的公式: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淀粉和氧气。
故答案为:(1)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防御保护、加速凝血和促进止血等; (2)人造树叶以水为原料,产物是氢气和氧气,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11、【答案】 示例:手向下按压,胸腔容积减小,气压增大,肺内气体被压出;手不按压胸骨时,胸骨上升,胸腔容积增大,气压减小,外界空气压入肺内。同时,心脏受挤压,结合瓣膜的作用,心脏内血液被挤出,在血管中定向流动。肺泡内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循环携带氧气和消化系统吸收的有物质进入脑,与脑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脑细胞内有机物氧化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呼吸作用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
12、【解答】(1)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故答案为:叶绿体;(2)由柱状图可知,甲乙丙三组中土壤含水量都不相同,根据实验的控制变量原则,只能有一个变量;所以该小组研究的是土壤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故答案为:探究土壤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3)由柱状图中的数据可知,含水量越低合成有机物的速率越快;故答案为:低;(4)植物光合作用中水来自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施肥之后,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毛细胞失水,无法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导致光合作用降低;故答案为: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故答案为:(1)叶绿体;(2)探究土壤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3)低;(4)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13、【解答】(1)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产生O2 , 所以红萍利用光合作用吸收CO2产生O2;(2)此实验是对红萍的供氧能力进行研究所以实验中应该控制有无红萍,所以对照组应该只生活着2名志愿者,不放置红萍;(3)由密闭试验舱内O2、CO2浓度变化图可知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所以能满足呼吸消耗;(4)长期载人飞行太空舱应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2)只生活着2名志愿者,不放置红萍;(3)能满足,因为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相对稳定;(4)物质或碳—氧。
14、【解答】(1)不能通过营养物质吸收进入人体的是大分子膳食纤维,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右心房;
(2)B是呼吸系统,代表呼吸作用,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
(3)排出的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肾小管发生病变了。
故答案为:(1)膳食纤维,右心房;(2)氧气;(3)肾小管。
15、【解答】(1)该实验是为了探究 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二氧化碳是变量,是外界加入的,而水中本身存在一定量的氧气,水草会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实验,同时煮沸水可以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减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实验的干扰;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由信息可知,BTB遇酸呈黄色;
(3)叶绿素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酒精中;
故答案为:(1) 除去水中的O2,防止水蕴草呼吸作用放出CO2,对实验产生干扰;杀死微生物,防止其呼吸作用产生CO2对实验产生干扰;(2) 往瓶中通入气体CO2时,CO2与BTB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溶液变成黄色;(3) 因为叶绿素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溶液。
16、【解答】(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可以通过用不同功率(瓦数)的电灯泡或相同灯泡与实验装置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光照强度的变化。
(2)该实验通过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由于气压变it薄物理因表也可以导致液滴移动,因此为了消除物理因索对 实验结果的干扰,可以设置对照实验将装置中的茉莉花换成死花,其他设置与装置甲一样,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用40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相等,即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4)B点以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则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索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故答案为:(1) 用不同功率的灯泡或改变灯与广口瓶的距离 (2) 将装置中的茉莉花换成死花,其他设置与装置甲一样 (3)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4) 温度、CO2浓度
17、【答案】 (1)
改变冷光灯的功率/改变黑藻与冷光灯之间的距离/改变黑藻与冷光灯之间的高度

(2)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速率越大。/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速率越大。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受光照影响。/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受光照影响。
(3)64
【解答】(1)该实验是通过冷光灯来模拟光照的,因此可以改变灯的功率,或者让灯到瓶子的距离发生改变,及灯的高度等等;都可以改变黑藻接受到的光照强弱;
(2)由乙图可知,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黑藻吸收氧气的速率越来越低,但氧气的释放速率越来越多,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在增大,但超过B点后,光照增强,但氧气释放率不变,说明光照强度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3)由图可知,黑藻呼吸作用过程中每个小时需要消耗3mg氧气,而再B点时,光合作用每个小时可以释放5mg氧气,而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始终进行呼吸作用,所以B点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的量是5mg+3mg=8mg;所以黑藻8个小时产生的氧气总量为64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