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谁是最可爱的人》2课时课件(共48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7 《谁是最可爱的人》2课时课件(共48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0 09:10: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特点。
2.体会、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学习志愿军,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理清材料与中心之间的关系,难点在于理解文中不少抒情、议论段落的作用。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身边可爱的人有哪些?你能清楚的说出他们的名字吗?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可爱的人的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大作家魏巍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二、预习交流
1.走近作者。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等作品,历时22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东方》,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2.背景资料。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不久,战火就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扼杀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重新变成他们的殖民地。为了保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也为了支援正在和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朝鲜人民,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抗击侵略者。
3.文体知识----通讯
融叙述、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把它称作详细的消息。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4.写作背景。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著名的优秀通讯。50年代初,它曾以那奔放的思想感情,激起全国人民心头的汹涌浪涛,鼓舞着人们投入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
作者魏巍曾两次到朝鲜前线,深入连队生活,深深感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回国后,提炼了三个典型事例,选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醒目而又发人深思的题目,表现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从而热情地讴歌了这场伟大的斗争。
5.字词积累。
(1)注音。
坚韧(rèn)
淳(chún)朴
谦逊(xùn)
摁(èn)倒
覆(fù)灭
迸(bèng)裂
脸膛(táng)
豁(huò)亮
憋(biē)闷
聚歼(jiān)
过瘾(yǐn)
掰(bāi)断
掐(qiā)住  犁耙(pá)
军隅(yú)里
塞(sāi)苹果
(2)释词。
【迸裂】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
【豁亮】宽敞明亮。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三、朗读课文
文章题为《谁是最可爱的人》,那么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作者是通过哪些典型事件来体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呢?请大家速读文章,看看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英雄事迹,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本文3400多字,7分钟读完)
四、整体感知
1.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明确:我们的战士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赞誉我们最可爱的人?
明确:品质、意志、气质、胸怀
3.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各表现志愿军什么精神?请填表(PPT)。
4.这三个事例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共同表现志愿军指示是“最可爱的人”,但侧重点有所不同:(PPT)
5.三个小故事的顺序可颠倒吗?
明确:不可调整。
打击侵略者,援朝卫国是志愿军首要的、最重大的任务,也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一,故事①应当先写。故事②写对朝鲜人民的爱,这既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二,又是对故事①的补充:对敌“狠”,是因为对朝鲜人民的爱(如马玉祥请调步兵连的情节),因此救小孩故事应放在第二。
防空洞访谈的故事揭示了对敌“狠”,对朝鲜人民“爱”的根本原因,即来源于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故事应放在最后。
6.三个事例前都有一个过渡段(句),请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第4自然段: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承上启下,引出事例。
第9自然段:我们的战士……深厚感情。承上,点明对敌人的狠;启下,引出对朝鲜人民的爱。
第13段前两句:谁都知道……怎样想的呢?承上启下,引出事例。
7.划分全文结构,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第4-14段),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第15段),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五、小结本课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1.复述故事1。
要点:什么战斗——什么人去作什么事——遇到了什么情况——如何战斗——战斗后情景、作用
2.对故事2进行批注。
你认为哪些地方描写好?为什么?
3.概括故事3。
你认为要抓住哪些要点?
二、课文解读
(一)阅读前三自然段
1.“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把思想感情比喻为“潮水”在“放纵奔流”,比
“我一直都被深深地感动着”好在哪里?
明确:这样比喻,使文章更形象、更生动,更有文学性,也更有感染力。
提示:要写好文章,得善用比喻哟!
2.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什么作用?
明确:抒情。唤起读者感情共鸣。
3.点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4.“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觉到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设问(设问的作用是引人注意。)
5.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两个冒号,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明确: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提示下文);……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总结上文)
●有感情地朗读: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6.上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志愿军的高度赞美,语句整齐,语气酣畅,感情强烈。同时还总领后面的三个事例。“松骨峰战斗”照应“意志”,“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照应“品质”,“与吃雪战士的谈话”照应“气质”和“胸怀”。
(二)阅读
“松骨峰战斗”
1.指出本段所写事件的要素。
明确:时间:二次战役时;地点:松骨峰(或书堂站);人物: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事件:松骨峰战斗;起因:去切断敌人逃路,与敌人遭遇;结果:打死300多敌人,使主力聚歼了敌人。
2.将第5段分为三层,并说出这样分层的理由。
明确:①到“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②到“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③到段尾。
理由:按战前、战中、战后
3.用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斗特点(从文中找出)。
明确:壮烈
朗读最“壮烈”的一段,把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圈出来,再赏析。
“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明确:喊 摔 扑 抱 掐 摁 衔……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动作描写。在具体描写战士们各种姿势时,运用的“抱”“掐”“摁”等一系列动词,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烈士们的崇敬。
5.指出下面这个句子的主干。
“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明确:先头连占领山冈。
6.“匆匆”、“很低的”、“光光的”等修饰成分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匆匆”表示时间紧迫,准备不足;“很低的”、“光光的”写出地形不利。这些修饰词语预示着战斗的激烈、艰苦,烘托了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主义精神。
7.写敌人“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意图是什么?
明确:表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烘托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
8.朗读,思考: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什么表达方式?——议论性抒情。
什么修辞方法?——反问。
起什么作用?既突出了中心,又以强烈的感情使读者产生共鸣。
(三)阅读“火中救小孩”
1.找出描写马玉祥外貌的语句,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象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显得稍为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表达作者喜爱之情。
2.指出第11段所写事件的六要素。
明确:时间: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
地点:汉江南岸的一个小村;主要人物:马玉祥;事件:马玉祥火中救小孩;起因:敌机袭击,扔燃烧弹;
结果:救出小孩。
3.“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马上“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突出马玉祥救人的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4.为什么课文反复用一个“摸“字?
明确:因为“满屋子是灰洞洞的烟”。
5.为什么是“钻”进门“跳”出门?
明确:因为“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
6.本段动作描写具体生动,请找出用得好的动词,然后表情朗读这一段。
明确:踹,扑,摸,拉,抓,抱,跳,钻……
7.本段运用了哪几种描写?
明确:环境描写(火、烟);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心理描写套在语言描写中)
8.本段反复写了烟和火,请你找出来,然后说说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环境之危险,烘托马玉祥救人的奋不顾身。
提示:环境描写,一般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烘托人物的某种品质。
9.有一句话揭示了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的思想基础,找出来,再加以赏析。
明确:“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赏析:语言描写。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深厚的感情,突出了他们淳朴、善良、敢于牺牲的品质,彰显了国际主义精神。
(四)阅读“防空洞中的谈话”
第13段有两问两答,它们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什么品质?请填下表。(PPT)
魏巍谈这一段写作的成功:
“写战士怎样才写得生动?我觉得不仅应写战士的英雄行为,还要写出战士的思想感情。”否则,“很可能使读者感到我们的战士不像一个活的人,而像一个投手榴弹的机器。这就是只写了战士的一层皮,没有写出英雄的灵魂。”
  “可是,如果我们写出了战士的思想感情,那给人的感觉就会大大不同……何况我们的战士的思想感情是如此的崇高而美丽,它本身是具有多么感人的力量!”
(五)阅读结尾两段
朗读,回答问题。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六个“你”各指什么人?(PPT)
2.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
明确:用第二人称,犹如同读者面对面交谈,使读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易于引起共鸣。
3.六个“当你……”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排比。
使语气酣畅,感情强烈,感染力强。
4.指出下面句子的主干。
“亲爱的朋友们……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明确:你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
5.六个“当……的时候”是什么成分?
明确:状语
6.写祖国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意图是什么?
明确:将这种和平幸福的生活和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吃苦联系起来,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7.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它起什么作用?
明确:议论和抒情。总结三个事例,赞扬战士可爱,引起读者共鸣。
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8.点题和呼应开头的是哪一句?
明确:“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9.这两段和开头三段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点题、抒情、突出中心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朝鲜前线采访中,收集了一百多个生动的事例。但经过反复的筛选,为什么最后只用了文中的三个事例?
明确:因为作者选取的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情感。即对侵略者的恨,对朝鲜人民的爱,以及他们的苦乐观,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三个典型事例中,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战斗场面,有战地日常生活,都是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志愿军英雄本质的事例。三个事例集中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所以作者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来写。
2.归纳总结本文的主题。
明确:本文通过叙述“松骨峰战斗(英勇杀敌)”“马玉祥救儿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与吃雪战士的谈话(强烈的爱国主义)”三个事例,从侧面构成了“最可爱的人”的完整形象,同时也揭示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3.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
明确: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着议论、抒情。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抒发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又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设问作为记叙、议论的中心,接着用一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进行高度评价和赞美,为文章具体事例的叙述作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的铺垫。
第二部分,文章以记叙为主,具体叙述了三个典型事例,在叙述完每一个事例后,文章都穿插了议论、抒情。这些议论抒情,既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作者告诉人们要珍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没有用单调枯燥的说教,而是用朋友的恳谈来启迪人们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四、课堂小结
你们曾赴战火,生死当歌,
你们一身铮骨,浴血立国,
只因在军号中,有过冲锋,
一生的步伐,都奔走着执着,
激扬忠义的血性,担当先烈的重托,
你们把英雄这两个字,写成——信念如山,忠诚如铁。
向你们致敬——你们是中华的名片,
向你们致敬——你们是民族的魂魄。
一次英勇无畏的跨越,一柱守望相助的烽火,一卷和平正义的史诗。中国人民志愿军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时代在变,最可爱的人也在不断丰富内涵,抗洪一线的子弟兵,灾难面前的逆行者,直面疫情的白衣天使、志愿者……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追随的身影。
五、课后作业
1.完成对应课后习题及《基础训练》。
2.以《写给志愿军战士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谁是最可爱的人
松骨峰战斗——意志——英雄主义
马玉祥火中救朝鲜小孩——品质——国际主义
防空洞谈话——气质、胸怀——爱国主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谁是最可爱的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特点。
2.体会、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学习志愿军,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理清材料与中心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文中抒情、议论段落的作用。
学法指导:
1.文章题为《谁是最可爱的人》,那么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作者是通过哪些典型事件来体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呢?速读文章,看看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英雄事迹,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本文3400多字,7分钟读完)
2.学习时,注意本文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巧妙组织材料的写作特色。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文体知识----通讯
融叙述、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把它称作详细的消息。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2.背景资料。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不久,战火就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扼杀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重新变成他们的殖民地。为了保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也为了支援正在和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朝鲜人民,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抗击侵略者。
二、预习任务
1.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了解新闻通讯文体的特点。
2.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同桌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复述故事1。
要点:什么战斗——什么人去作什么事——遇到了什么情况——如何战斗——战斗后情景、作用
(2)对故事2进行批注。
你认为哪些地方描写好?为什么?
(3)概括故事3。
你认为要抓住哪些要点?
三、预习检测
1.
《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_______,本名_________,笔名魏巍、红杨树,中国当代作家、诗人。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_________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https:?/??/?baike.?/?item?/?%E6%96%B0%E4%B8%AD%E5%9B%BD70%E5%B9%B470%E9%83%A8%E9%95%BF%E7%AF%87%E5%B0%8F%E8%AF%B4%E5%85%B8%E8%97%8F?/?23778099"
\t
"https:?/??/?baike.?/?item?/?%E9%AD%8F%E5%B7%8D?/?_blank?)”
2.注音写汉字。
谦逊(

èn(
)倒
fù(
)灭
迸(
)裂
聚歼(

过瘾(

bāi(
)断
qiā(
)住 
军隅(
)里
塞(
)苹果
3.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词。
①_____________:
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
②豁亮: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④______________:(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⑤奋不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用小标题概括三个典型事例。
(2)三个事例前都有一个过渡段(句),请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赞誉我们最可爱的人?
5.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1)什么表达方式?
(2)什么修辞方法?
(3)起什么作用?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明确: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赞誉我们最可爱的人?
明确:
3.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各表现志愿军什么精神?请填表(PPT)。
4.这三个事例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
5.三个小故事的顺序可颠倒吗?
明确:
6.三个事例前都有一个过渡段(句),请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文中勾画标记)
7.划分全文结构,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文中标记)
二、课文解读
(一)阅读前三自然段
1.“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把思想感情比喻为“潮水”在“放纵奔流”,比
“我一直都被深深地感动着”好在哪里?
明确:
2.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什么作用?
明确:
3.点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
4.“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觉到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
5.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两个冒号,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明确:
●有感情地朗读: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6.上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
(二)阅读
“松骨峰战斗”
1.指出本段所写事件的要素。
时间: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第5段分为三层,并说出这样分层的理由。(文中标记)
3.用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斗特点(从文中找出)。
明确:
朗读最“壮烈”的一段,把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圈出来,再赏析。
“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赏析“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明确:
5.指出下面这个句子的主干。
“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明确:
6.“匆匆”、“很低的”、“光光的”等修饰成分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
7.写敌人“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意图是什么?
明确:
8.朗读,思考: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什么表达方式?——
什么修辞方法?——
起什么作用?---------
(三)阅读“火中救小孩”
1.找出描写马玉祥外貌的语句,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
2.指出第11段所写事件的六要素。
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
起因: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3.“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马上“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
4.为什么课文反复用一个“摸“字?
明确:
5.为什么是“钻”进门“跳”出门?
明确:
6.本段动作描写具体生动,请找出用得好的动词,然后表情朗读这一段。
明确:
7.本段运用了哪几种描写?
明确:
8.本段反复写了烟和火,请你找出来,然后说说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明确:
提示:环境描写,一般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烘托人物的某种品质。
9.有一句话揭示了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的思想基础,找出来,再加以赏析。
赏析“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明确:
(四)阅读“防空洞中的谈话”
第13段有两问两答,它们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什么品质?请填下表。(PPT)
魏巍谈这一段写作的成功:
“写战士怎样才写得生动?我觉得不仅应写战士的英雄行为,还要写出战士的思想感情。”否则,“很可能使读者感到我们的战士不像一个活的人,而像一个投手榴弹的机器。这就是只写了战士的一层皮,没有写出英雄的灵魂。”
  “可是,如果我们写出了战士的思想感情,那给人的感觉就会大大不同……何况我们的战士的思想感情是如此的崇高而美丽,它本身是具有多么感人的力量!”
(五)阅读结尾两段
朗读,回答问题。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六个“你”各指什么人?(PPT)(文中批注)
2.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
明确:
3.六个“当你……”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
4.指出下面句子的主干。
“亲爱的朋友们……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明确:
5.六个“当……的时候”是什么成分?
明确:
6.写祖国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意图是什么?
明确:
7.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它起什么作用?
明确:
8.点题和呼应开头的是哪一句?
明确:
9.这两段和开头三段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朝鲜前线采访中,收集了一百多个生动的事例。但经过反复的筛选,为什么最后只用了文中的三个事例?
明确:
2.归纳总结本文的主题。
明确:
3.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
明确: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以_______为主,穿插着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抒发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又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设问作为记叙、议论的中心,接着用一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进行高度评价和赞美,为文章具体事例的叙述作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的铺垫。
第二部分,文章以记叙为主,具体叙述了三个典型事例,在叙述完每一个事例后,文章都穿插了议论、抒情。这些议论抒情,既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作者告诉人们要珍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没有用单调枯燥的说教,而是用朋友的恳谈来启迪人们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四、课后作业
1.完成对应课后习题及《基础训练》。
2.以《写给志愿军战士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文章。
【课后导练】
.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选段,回答问题。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
21
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褪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有一天夜上,_,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散人吗
? 
’“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
1.文中横线上应填入下面哪一个句子,才能使本文段上下陈述的主要着眼点更一致,语意更连贯?(

A.哭声惊醒了马玉祥
  B.哭声惊醒了他一阵
C.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D.一阵哭声惊醒了他
2.本文段记叙的主要内容是哪一项?(

A.介绍马玉祥的年龄、籍贯、经历;
  B
.马玉祥与作者的谈话
C.写马玉祥由炮兵连调到步兵连的原因
D.写老妈妈的房子、窝棚被敌人炸毁了
3.对本文段表现了马玉祥怎样的思想面貌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A.热爱朝鲜人民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
B.像秋天田野里的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C.渴望多消灭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
D.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本文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

A.
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B.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C.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D.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哪一句?(

A.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
  
B.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土是可爱的吗?
C.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D.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谁是最可爱的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特点。
2.体会、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学习志愿军,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理清材料与中心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文中抒情、议论段落的作用。
学法指导:
1.文章题为《谁是最可爱的人》,那么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作者是通过哪些典型事件来体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呢?速读文章,看看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英雄事迹,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本文3400多字,7分钟读完)
2.学习时,注意本文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巧妙组织材料的写作特色。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文体知识----通讯
融叙述、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把它称作详细的消息。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2.背景资料。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不久,战火就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扼杀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重新变成他们的殖民地。为了保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也为了支援正在和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朝鲜人民,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抗击侵略者。
二、预习任务
1.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了解新闻通讯文体的特点。
2.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同桌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复述故事1。
要点:什么战斗——什么人去作什么事——遇到了什么情况——如何战斗——战斗后情景、作用
(2)对故事2进行批注。
你认为哪些地方描写好?为什么?
(3)概括故事3。
你认为要抓住哪些要点?
三、预习检测
1.
《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_______,本名_________,笔名魏巍、红杨树,中国当代作家、诗人。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_________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https:?/??/?baike.?/?item?/?%E6%96%B0%E4%B8%AD%E5%9B%BD70%E5%B9%B470%E9%83%A8%E9%95%BF%E7%AF%87%E5%B0%8F%E8%AF%B4%E5%85%B8%E8%97%8F?/?23778099"
\t
"https:?/??/?baike.?/?item?/?%E9%AD%8F%E5%B7%8D?/?_blank?)”
魏巍
魏鸿杰
《东方》
2.注音写汉字。
谦逊(

èn(
)倒
fù(
)灭
迸(
)裂
聚歼(

过瘾(

bāi(
)断
qiā(
)住 
军隅(
)里
塞(
)苹果
3.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词。
①_____________:
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
②豁亮: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④______________:(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⑤奋不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用小标题概括三个典型事例。
(2)三个事例前都有一个过渡段(句),请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赞誉我们最可爱的人?
5.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1)什么表达方式?——议论性抒情。
(2)什么修辞方法?——反问。
(3)起什么作用?既突出了中心,又以强烈的感情使读者产生共鸣。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明确:我们的战士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赞誉我们最可爱的人?
明确:品质、意志、气质、胸怀
3.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各表现志愿军什么精神?请填表(PPT)。
4.这三个事例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共同表现志愿军指示是“最可爱的人”,但侧重点有所不同:(PPT)
5.三个小故事的顺序可颠倒吗?
明确:不可调整。
打击侵略者,援朝卫国是志愿军首要的、最重大的任务,也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一,故事①应当先写。故事②写对朝鲜人民的爱,这既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二,又是对故事①的补充:对敌“狠”,是因为对朝鲜人民的爱(如马玉祥请调步兵连的情节),因此救小孩故事应放在第二。
防空洞访谈的故事揭示了对敌“狠”,对朝鲜人民“爱”的根本原因,即来源于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故事应放在最后。
6.三个事例前都有一个过渡段(句),请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第4自然段: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承上启下,引出事例。
第9自然段:我们的战士……深厚感情。承上,点明对敌人的狠;启下,引出对朝鲜人民的爱。
第13段前两句:谁都知道……怎样想的呢?承上启下,引出事例。
7.划分全文结构,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第4-14段),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第15段),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二、课文解读
(一)阅读前三自然段
1.“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把思想感情比喻为“潮水”在“放纵奔流”,比
“我一直都被深深地感动着”好在哪里?
明确:这样比喻,使文章更形象、更生动,更有文学性,也更有感染力。
提示:要写好文章,得善用比喻哟!
2.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什么作用?
明确:抒情。唤起读者感情共鸣。
3.点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4.“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觉到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设问(设问的作用是引人注意。)
5.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两个冒号,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明确: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提示下文);……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总结上文)
●有感情地朗读: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6.上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志愿军的高度赞美,语句整齐,语气酣畅,感情强烈。同时还总领后面的三个事例。“松骨峰战斗”照应“意志”,“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照应“品质”,“与吃雪战士的谈话”照应“气质”和“胸怀”。
(二)阅读
“松骨峰战斗”
1.指出本段所写事件的要素。
明确:时间:二次战役时;地点:松骨峰(或书堂站);人物: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事件:松骨峰战斗;起因:去切断敌人逃路,与敌人遭遇;结果:打死300多敌人,使主力聚歼了敌人。
2.将第5段分为三层,并说出这样分层的理由。
明确:①到“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②到“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③到段尾。
理由:按战前、战中、战后
3.用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斗特点(从文中找出)。
明确:壮烈
朗读最“壮烈”的一段,把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圈出来,再赏析。
“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明确:喊 摔 扑 抱 掐 摁 衔……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动作描写。在具体描写战士们各种姿势时,运用的“抱”“掐”“摁”等一系列动词,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烈士们的崇敬。
5.指出下面这个句子的主干。
“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明确:先头连占领山冈。
6.“匆匆”、“很低的”、“光光的”等修饰成分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匆匆”表示时间紧迫,准备不足;“很低的”、“光光的”写出地形不利。这些修饰词语预示着战斗的激烈、艰苦,烘托了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主义精神。
7.写敌人“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意图是什么?
明确:表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烘托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
8.朗读,思考: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什么表达方式?——议论性抒情。
什么修辞方法?——反问。
起什么作用?既突出了中心,又以强烈的感情使读者产生共鸣。
(三)阅读“火中救小孩”
1.找出描写马玉祥外貌的语句,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象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显得稍为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表达作者喜爱之情。
2.指出第11段所写事件的六要素。
明确:时间: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
地点:汉江南岸的一个小村;主要人物:马玉祥;事件:马玉祥火中救小孩;起因:敌机袭击,扔燃烧弹;
结果:救出小孩。
3.“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马上“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突出马玉祥救人的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4.为什么课文反复用一个“摸“字?
明确:因为“满屋子是灰洞洞的烟”。
5.为什么是“钻”进门“跳”出门?
明确:因为“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
6.本段动作描写具体生动,请找出用得好的动词,然后表情朗读这一段。
明确:踹,扑,摸,拉,抓,抱,跳,钻……
7.本段运用了哪几种描写?
明确:环境描写(火、烟);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心理描写套在语言描写中)
8.本段反复写了烟和火,请你找出来,然后说说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环境之危险,烘托马玉祥救人的奋不顾身。
提示:环境描写,一般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烘托人物的某种品质。
9.有一句话揭示了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的思想基础,找出来,再加以赏析。
明确:“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赏析:语言描写。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深厚的感情,突出了他们淳朴、善良、敢于牺牲的品质,彰显了国际主义精神。
(四)阅读“防空洞中的谈话”
第13段有两问两答,它们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什么品质?请填下表。(PPT)
魏巍谈这一段写作的成功:
“写战士怎样才写得生动?我觉得不仅应写战士的英雄行为,还要写出战士的思想感情。”否则,“很可能使读者感到我们的战士不像一个活的人,而像一个投手榴弹的机器。这就是只写了战士的一层皮,没有写出英雄的灵魂。”
  “可是,如果我们写出了战士的思想感情,那给人的感觉就会大大不同……何况我们的战士的思想感情是如此的崇高而美丽,它本身是具有多么感人的力量!”
(五)阅读结尾两段
朗读,回答问题。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六个“你”各指什么人?(PPT)
2.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
明确:用第二人称,犹如同读者面对面交谈,使读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易于引起共鸣。
3.六个“当你……”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排比。
使语气酣畅,感情强烈,感染力强。
4.指出下面句子的主干。
“亲爱的朋友们……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明确:你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
5.六个“当……的时候”是什么成分?
明确:状语
6.写祖国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意图是什么?
明确:将这种和平幸福的生活和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吃苦联系起来,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7.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它起什么作用?
明确:议论和抒情。总结三个事例,赞扬战士可爱,引起读者共鸣。
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8.点题和呼应开头的是哪一句?
明确:“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9.这两段和开头三段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点题、抒情、突出中心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朝鲜前线采访中,收集了一百多个生动的事例。但经过反复的筛选,为什么最后只用了文中的三个事例?
明确:因为作者选取的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情感。即对侵略者的恨,对朝鲜人民的爱,以及他们的苦乐观,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三个典型事例中,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战斗场面,有战地日常生活,都是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志愿军英雄本质的事例。三个事例集中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所以作者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来写。
2.归纳总结本文的主题。
明确:本文通过叙述“松骨峰战斗(英勇杀敌)”“马玉祥救儿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与吃雪战士的谈话(强烈的爱国主义)”三个事例,从侧面构成了“最可爱的人”的完整形象,同时也揭示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3.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
明确: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着议论、抒情。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抒发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又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设问作为记叙、议论的中心,接着用一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进行高度评价和赞美,为文章具体事例的叙述作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的铺垫。
第二部分,文章以记叙为主,具体叙述了三个典型事例,在叙述完每一个事例后,文章都穿插了议论、抒情。这些议论抒情,既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作者告诉人们要珍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没有用单调枯燥的说教,而是用朋友的恳谈来启迪人们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四、课堂小结
你们曾赴战火,生死当歌,
你们一身铮骨,浴血立国,
只因在军号中,有过冲锋,
一生的步伐,都奔走着执着,
激扬忠义的血性,担当先烈的重托,
你们把英雄这两个字,写成——信念如山,忠诚如铁。
向你们致敬——你们是中华的名片,
向你们致敬——你们是民族的魂魄。
一次英勇无畏的跨越,一柱守望相助的烽火,一卷和平正义的史诗。中国人民志愿军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时代在变,最可爱的人也在不断丰富内涵,抗洪一线的子弟兵,灾难面前的逆行者,直面疫情的白衣天使、志愿者……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追随的身影。
五、课后作业
1.完成对应课后习题及《基础训练》。
2.以《写给志愿军战士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文章。
【课后导练】
.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选段,回答问题。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
21
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褪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有一天夜上,_,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散人吗
? 
’“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
1.文中横线上应填入下面哪一个句子,才能使本文段上下陈述的主要着眼点更一致,语意更连贯?(
C

A.哭声惊醒了马玉祥
  B.哭声惊醒了他一阵
C.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D.一阵哭声惊醒了他
2.本文段记叙的主要内容是哪一项?(
C

A.介绍马玉祥的年龄、籍贯、经历;
  B
.马玉祥与作者的谈话
C.写马玉祥由炮兵连调到步兵连的原因
D.写老妈妈的房子、窝棚被敌人炸毁了
3.对本文段表现了马玉祥怎样的思想面貌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A

A.热爱朝鲜人民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
B.像秋天田野里的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C.渴望多消灭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
D.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本文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
A

A.
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B.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C.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D.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哪一句?(
C

A.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
  
B.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土是可爱的吗?
C.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D.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
《谁是最可爱的人》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填空。(3分)
《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体是_______,属于______体裁,作者_______。文章写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事例,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
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1)-(5)题。(10分)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器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坚韧(

淳朴(

谦xùn(

(2)文段中有一个用错了的词是“_______”,正确的是“_______”(2分)
(3)“隐隐约约”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画线句缩为一句简单的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1分)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
B.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C.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D.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历经岁月、__①__越时空,抗美援朝精神始终历久弥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都要汇聚万众一心、__②__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都要__③__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这种融入民族血液中的伟大精神,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A.①跨 ②戳 ③段  B.①挎 ②戳 ③锻 
C.①挎 ②勠 ③段  D.①跨 ②勠 ③锻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战旗艳如新?英雄的传人擎起了它。”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__①__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__②__更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实现既定目标、创造美好生活。这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__③__。
(1)依次填入第①②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只要 ②就  
B.①既  ②也
C.①只有 ②才  
D.①不仅 ②还
(2)在第③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2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B.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群众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C.加快推行“绿色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是能否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条件。
D.河南郑州籍作家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曾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
B.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排比)
C.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反问)
D.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比喻)
8.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4分)
(1)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3)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4)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9.下列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马玉祥“火中救小孩”是表现了他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文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逼真地表现了战争的惨烈,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的悲壮及作者的悲愤之情。
C.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穿插着议论、抒情。
D.文中三个典型事例中,有集体的,有个人的,都是从战斗场面集中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
10.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各类纪念活动,请你参加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以下任务。(7分)
(1)【英雄赞歌】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为战斗英雄黄继光写几句赞语。(3分)
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一个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挺身而出,冲向敌人地堡。他用手榴弹炸掉敌人的几个火力点,但还有一个火力点仍在喷着火舌,严重阻碍了战友前进。这时,他已经受伤,手榴弹也用完了。为了部队的前进,他忍着伤痛,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上甘岭战役最后取得了胜利。
(2)【阅读徽标】下图是“国际和平年”的徽标,
请说说这幅徽标的组成和含意。(4分)
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课文节选,回答问题。(15分)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遛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的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防空洞谈话中战士的三个回答表现了他的哪些思想品格?(3分)
2.结尾一段的抒情、议论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你”?(5分)
3.写祖国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意图是什么?(3分)
4.这篇文章讲述了三个事例,“防空洞谈话”能否调整到前面?请谈谈你的意见。(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戈壁深处的青春壮歌
①60多年前,在渺无人烟的沙漠中,一个导弹试验靶场拔地而起------一批中国航空武器开拓者响应党中央决策号召,为研制自己的导弹、原子弹,在这里进行着武器试验设施建设。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靶场官兵用青春与热血,在戈壁深处唱响了一曲爱国奉献的壮歌。
②1957年,朝鲜一雨成秋。一个电话,打到了志愿军第20兵团代司令员孙继先那里——志愿军总部命令他紧急回国接受新的任务,但是去哪里、干什么,却只字未提。回国后,孙继先才知道具体命令:“去负责导弹试验靶场。”随后,第20兵团官兵闻令而动,分批次悄悄转移,就此从朝鲜战场上神秘消失。
③军令如山,第20兵团官兵风尘未洗,又踏上了新的征程。火车一路疾驰。当火车停下,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千里戈壁,黄沙漫漫。官兵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但历经战火洗礼的他们深知,听党的话,跟着党走,总是没错的。修道路、建机场,每个人都干劲十足。两年后,官兵终于知道了自己建设的是新中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
④当时,一起来到这片荒漠的,还有新中国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吃沙拌饭、住地窝子,忘我地投入工作中。后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空空导弹从这里试射,第一架无人靶机从这里起飞,第一颗原子弹从这里运往罗布泊……
⑤这里没有笔直孤烟、长河落日,只有刮不完的风、望不尽的沙,但这里从不缺少“追梦人”。一代代官兵扎根奉献在这里,建功立业在这里,甚至牺牲在这里……
⑥提到史馆里的那盏马灯,靶场很多官兵都能讲出它背后的故事——1967年,当时只有21岁的该部原副司令员杨仲伏,辗转千里,只身一人来到了无水、无电的导弹测量点,一待就是20多年。伴着一盏马灯,他走遍了试验区所有的测量点,排除了上千起故障,积累了千余次跟踪导弹经验,主持编写了第一部《靶场测量手册》。离开测量点时,他把这盏马灯连同全部技术资料留给了新来的技术员。后来,这盏马灯又传了4代人……现在,这盏马灯走进了该部历史陈列馆,与现代先进的航空武器装备陈列在一起。它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一代代靶场官兵扎根戈壁、以苦为乐、默默奉献。
⑦因为靶场官兵热爱这份事业,忠诚于这份事业,所以即使面对危险也无所畏惧。几十年来,一批批热血青年为了事业前赴后继。他们中,有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为空空导弹事业奉献终身的郝维新;有只身一人奔赴荒凉戈壁,探索出“一靶两弹”试验方法,极大提高靶场利用率的高级工程师李鸿;有自主研制超音速无人靶机的无人机专家赵煦……
⑧还有很多科技干部从小就跟着父母生活在这里,长大学成之后,又回到这里,选择和父辈一样在戈壁滩默默奉献。
⑨大事业孕育大情怀。很多靶场官兵,都爱吟诵一首诗,那是老司令员王良旺的原创诗句:“大江东去我向西,辞家万里赴戎机。戈壁风沙数十载,不拭宝刀拭飞器。”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同样的情怀:离家虽远,心系祖国;身在塞外,胸怀未来。
⑩远山寒甲,国重如山。漫天星火,前路可期。60多年前,第20兵团的将士唱响了一首划时代的壮歌;60多年后,这首壮歌依然流淌在戈壁深处,历久弥新……
(选自《解放军报》2020年12月24日,有删改)
1.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事例?分别表现了靶场官兵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2.结合上下文和加点的词语,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后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空空导弹从这里试射,第一架无人靶机从这里起飞,第一颗原子弹从这里运往罗布泊……
(2)因为靶场官兵热爱这份事业,忠诚于这份事业,所以即使面对危险也无所畏惧。
3.文章第⑨段引用老司令员王良旺的诗,有什么作用?(3分)
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目前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之中。小洁同学认为,文中靶场官兵的事迹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神的体现。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
《谁是最可爱的人》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填空。(3分)
《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体是_______,属于______体裁,作者_______。文章写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事例,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
答案:通讯
新闻
魏巍
松骨峰战斗
火中救小孩
防空洞中的谈话
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1)-(5)题。(10分)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器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坚韧(
rèn

淳朴(
chún

谦xùn(


(2)文段中有一个用错了的词是“__器质_____”,正确的是“__气质_______”(2分)
(3)“隐隐约约”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感觉不很明显。
(4)将画线句缩为一句简单的话。(2分)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和什么丰富的感情。
(5)文段中主要运用了__排比_____的修辞手法。(1分)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
B.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C.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D.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解析:“这就是”后的逗号应为冒号。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历经岁月、__①__越时空,抗美援朝精神始终历久弥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都要汇聚万众一心、__②__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都要__③__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这种融入民族血液中的伟大精神,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A.①跨 ②戳 ③段  B.①挎 ②戳 ③锻 
C.①挎 ②勠 ③段  D.①跨 ②勠 ③锻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战旗艳如新?英雄的传人擎起了它。”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__①__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__②__更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实现既定目标、创造美好生活。这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__③__。
(1)依次填入第①②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①只要 ②就  
B.①既  ②也
C.①只有 ②才  
D.①不仅 ②还
(2)在第③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2分)
示例:最好的铭记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B.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群众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C.加快推行“绿色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是能否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条件。
D.河南郑州籍作家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曾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解析:A.语义重复,“近”和“左右”删掉一个;B.“卫生习惯”和“增强”搭配不当,可删去“和卫生习惯”;C.一面对两面,删去“能否”。
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
B.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排比)
C.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反问)
D.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比喻)
解析:B.比喻。
8.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4分)
(1)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记叙)
(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描写)
(3)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抒情)
(4)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议论)
9.下列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马玉祥“火中救小孩”是表现了他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文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逼真地表现了战争的惨烈,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的悲壮及作者的悲愤之情。
C.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穿插着议论、抒情。
D.文中三个典型事例中,有集体的,有个人的,都是从战斗场面集中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
解析:A.表现了国际主义精神。B.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烈士们的崇敬。D.也有从战地日常生活来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
10.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各类纪念活动,请你参加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以下任务。(7分)
(1)【英雄赞歌】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为战斗英雄黄继光写几句赞语。(3分)
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一个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挺身而出,冲向敌人地堡。他用手榴弹炸掉敌人的几个火力点,但还有一个火力点仍在喷着火舌,严重阻碍了战友前进。这时,他已经受伤,手榴弹也用完了。为了部队的前进,他忍着伤痛,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上甘岭战役最后取得了胜利。
示例:你用血肉之躯,铺平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你虽然倒下了,却在人们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
(2)【阅读徽标】下图是“国际和平年”的徽标,
请说说这幅徽标的组成和含意。(4分)
组成:国际和平年的徽标,是用稻穗围绕着双手放飞一只鸽子的图案。
含意:它象征着和平、友谊、五谷丰登。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课文节选,回答问题。(15分)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遛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的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防空洞谈话中战士的三个回答表现了他的哪些思想品格?(3分)
高尚的苦乐观(幸福观)、高度的责任感、崇高的荣誉感。
2.结尾一段的抒情、议论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你”?(5分)
结尾把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志愿军在朝鲜奋不顾身地杀敌联系起来,再次强调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并且号召我们热爱我们的战士,既照应了开头和文题,又升华了主题,使主题更突出。(3分);用第二人称,犹如同读者面对面交谈,使读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易于引起共鸣。(2分)
3.写祖国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意图是什么?(3分)
将这种和平幸福的生活和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吃苦联系起来,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4.这篇文章讲述了三个事例,“防空洞谈话”能否调整到前面?请谈谈你的意见。(4分)
不能调整。因为志愿军出国作战,首要的使命是打击侵略者,“松骨峰战斗”理应放在首位。狠狠打击敌人是因为同情、热爱朝鲜人民,“火海救小孩”是这层意义更直接的体现,因此,放在第二位。两个事例,一“恨”一“爱”,深层的思想基础是什么?这在“防空洞谈话”的事例中揭示出来,即来源于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最后这个事例是更深层的展开。三个事例不孤立,从内在联系看,必须按现在的次序排列。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戈壁深处的青春壮歌
①60多年前,在渺无人烟的沙漠中,一个导弹试验靶场拔地而起------一批中国航空武器开拓者响应党中央决策号召,为研制自己的导弹、原子弹,在这里进行着武器试验设施建设。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靶场官兵用青春与热血,在戈壁深处唱响了一曲爱国奉献的壮歌。
②1957年,朝鲜一雨成秋。一个电话,打到了志愿军第20兵团代司令员孙继先那里——志愿军总部命令他紧急回国接受新的任务,但是去哪里、干什么,却只字未提。回国后,孙继先才知道具体命令:“去负责导弹试验靶场。”随后,第20兵团官兵闻令而动,分批次悄悄转移,就此从朝鲜战场上神秘消失。
③军令如山,第20兵团官兵风尘未洗,又踏上了新的征程。火车一路疾驰。当火车停下,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千里戈壁,黄沙漫漫。官兵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但历经战火洗礼的他们深知,听党的话,跟着党走,总是没错的。修道路、建机场,每个人都干劲十足。两年后,官兵终于知道了自己建设的是新中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
④当时,一起来到这片荒漠的,还有新中国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吃沙拌饭、住地窝子,忘我地投入工作中。后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空空导弹从这里试射,第一架无人靶机从这里起飞,第一颗原子弹从这里运往罗布泊……
⑤这里没有笔直孤烟、长河落日,只有刮不完的风、望不尽的沙,但这里从不缺少“追梦人”。一代代官兵扎根奉献在这里,建功立业在这里,甚至牺牲在这里……
⑥提到史馆里的那盏马灯,靶场很多官兵都能讲出它背后的故事——1967年,当时只有21岁的该部原副司令员杨仲伏,辗转千里,只身一人来到了无水、无电的导弹测量点,一待就是20多年。伴着一盏马灯,他走遍了试验区所有的测量点,排除了上千起故障,积累了千余次跟踪导弹经验,主持编写了第一部《靶场测量手册》。离开测量点时,他把这盏马灯连同全部技术资料留给了新来的技术员。后来,这盏马灯又传了4代人……现在,这盏马灯走进了该部历史陈列馆,与现代先进的航空武器装备陈列在一起。它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一代代靶场官兵扎根戈壁、以苦为乐、默默奉献。
⑦因为靶场官兵热爱这份事业,忠诚于这份事业,所以即使面对危险也无所畏惧。几十年来,一批批热血青年为了事业前赴后继。他们中,有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为空空导弹事业奉献终身的郝维新;有只身一人奔赴荒凉戈壁,探索出“一靶两弹”试验方法,极大提高靶场利用率的高级工程师李鸿;有自主研制超音速无人靶机的无人机专家赵煦……
⑧还有很多科技干部从小就跟着父母生活在这里,长大学成之后,又回到这里,选择和父辈一样在戈壁滩默默奉献。
⑨大事业孕育大情怀。很多靶场官兵,都爱吟诵一首诗,那是老司令员王良旺的原创诗句:“大江东去我向西,辞家万里赴戎机。戈壁风沙数十载,不拭宝刀拭飞器。”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同样的情怀:离家虽远,心系祖国;身在塞外,胸怀未来。
⑩远山寒甲,国重如山。漫天星火,前路可期。60多年前,第20兵团的将士唱响了一首划时代的壮歌;60多年后,这首壮歌依然流淌在戈壁深处,历久弥新……
(选自《解放军报》2020年12月24日,有删改)
1.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事例?分别表现了靶场官兵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①志愿军第20兵团官兵接受任务,修建靶场的故事。表现了靶场官兵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听从命令、服从指挥的担当精神。
②史馆里的马灯背后的故事。表现了靶场官兵忠于事业、坚守岗位、以苦为乐的奉献精神。
2.结合上下文和加点的词语,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后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空空导弹从这里试射,第一架无人靶机从这里起飞,第一颗原子弹从这里运往罗布泊……
三个“第一”构成排比,一气呵成,突出了新中国科技工作者在这里做出的开拓性成果,也突出了导弹试验靶场的价值所在。
(2)因为靶场官兵热爱这份事业,忠诚于这份事业,所以即使面对危险也无所畏惧。
“因为……所以……”在句中起强调的作用,强调了靶场官兵的无所畏惧源自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
3.文章第⑨段引用老司令员王良旺的诗,有什么作用?(3分)
这首诗精练地概括了靶场官兵离乡辞家,逆行而上,攻坚克难,建设导弹试验靶场的事迹,表达了他们心系祖国,胸怀未来,默默奉献的爱国情怀,是60多年来一代代靶场官兵扎根戈壁、献身祖国光辉形象的真实写照。
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目前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之中。小洁同学认为,文中靶场官兵的事迹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神的体现。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示例:我同意小洁的观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信念的坚守,是对事业的热爱,是对职责的忠诚。文中靶场官兵为建设导弹试验靶场,发展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数十年如一日,前赴后继,代代传承,他们的这种忠于职守、热爱事业的爱国奉献精神深刻诠释了何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8张PPT)
谁是最可爱的人
1.了解新闻通讯,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精心选材和巧妙组材。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志愿军战士们身上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
3.体会、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学习目标
谁是
第一课时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等作品,历时22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东方》,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走近作者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不久,战火就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扼杀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重新变成他们的殖民地。为了保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也为了支援正在和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朝鲜人民,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抗击侵略者。
背景资料
通讯
一曲“最可爱的人”的赞歌
一座共和国历史的丰碑
本文是什么文体?
融叙述、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把它称作详细的消息。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写作背景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著名的优秀通讯。50年代初,它曾以那奔放的思想感情,激起全国人民心头的汹涌浪涛,鼓舞着人们投入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
作者魏巍曾两次到朝鲜前线,深入连队生活,深深感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回国后,提炼了三个典型事例,选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醒目而又发人深思的题目,表现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从而热情地讴歌了这场伟大的斗争。
字词积累
坚韧
淳朴
谦逊
摁倒
覆灭
迸裂
脸膛
豁亮
憋闷
聚歼
过瘾
掰断
掐住  犁耙
军隅里
塞苹果
chún
xùn
èn
rèn
bèng
táng
biē
jiān
bāi
yǐn


huò
qiā

sāi
【迸裂】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
【豁亮】宽敞明亮。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点我视频
1.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我们的战士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赞誉我们最可爱的人?
品质、意志、气质、胸怀
整体感知




1.
2.
3.
革命英雄主义
国际主义
爱国主义
松骨峰战斗
马玉祥火中救小孩
防空洞中的谈话
3.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
各表现志愿军什么精神?请填表:


侧重点
1.松骨峰战斗
2.马玉祥火中救小孩
3.防空洞中的谈话
对敌人的狠
对朝鲜人民的爱
以上二者的思想基础
共同表现志愿军指示是“最可爱的人”,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4.这三个事例有什么内在联系?
5.三个小故事的顺序可颠倒吗?
不可调整。
打击侵略者,援朝卫国是志愿军首要的、最重大的任务,也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一,故事①应当先写。故事②写对朝鲜人民的爱,这既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二,又是对故事①的补充:对敌“狠”,是因为对朝鲜人民的爱(如马玉祥请调步兵连的情节),因此救小孩故事应放在第二。
防空洞访谈的故事揭示了对敌“狠”,对朝鲜人民“爱”的根本原因,即来源于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故事应放在最后。
  
第4自然段: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承上启下,引出事例。
承上,点明对敌人的狠; 启下,引出对朝鲜人民的爱。
承上启下,引出事例。
第9自然段:我们的战士……深厚感情。
第13段前两句:谁都知道……怎样想的呢?
6.三个事例前都有一个过渡段(句),请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第一部分(1—3段):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部分(4—14段):用三个典型事例具体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1层:写松骨峰战斗,表现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
2层:写战士马玉祥火中救朝鲜小孩,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
3层:写作者和一位战士的谈话,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部分(15段):联系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说明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划分段落层次



谁是
第二课时
1.复述故事1。
要点:什么战斗——什么人去作什么事——遇到了什么情况——如何战斗——战斗后情景、作用
2.对故事2进行批注。
你认为哪些地方描写好?为什么?
3.概括故事3。
你认为要抓住哪些要点?
课前复习
1.“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把思想感情比喻为“潮水”在“放纵奔流”,比
“我一直都被深深地感动着”好在哪里?
这样比喻,使文章更形象、更生动,更有文学性,也更有感染力。
提示:要写好文章,得善用比喻哟!
阅读前三自然段
课文解读
抒情
唤起读者感情共鸣
2.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什么作用?
3.点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4.“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觉到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设问
提示:设问的作用是引人注意。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提示下文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
总结上文
……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
5.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两个冒号,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有感情地朗读: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排比。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对志愿军的高度赞美,语句整齐,语气酣畅,感情强烈。同时还总领后面的三个事例。
“松骨峰战斗”照应“意志”,
“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照应“品质”,
“与吃雪战士的谈话”照应“气质”
和“胸怀”。
6.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起因:
结果:
二次战役时;
松骨峰(或书堂站);
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
松骨峰战斗;
去切断敌人逃路,与敌人遭遇;
打死300多敌人,使主力聚歼了敌人。
1.指出本段所写事件的要素。
阅读
“松骨峰战斗”
①到“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
②到“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③到段尾。
按战前、战中、战后
2.将第5段分为三层,并说出这样分层的理由。
3.用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斗特点(从文中找出)。
壮烈
4.朗读最“壮烈”的一段,把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圈出来,再赏析。
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喊 摔 扑 抱 掐 摁 衔……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动作描写。在具体描写战士们各种姿势时,运用的“抱”“掐”“摁”等一系列动词,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烈士们的崇敬。
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先头连占领山冈。
5.指出下面这个句子的主干。
6.“匆匆”、“很低的”、“光光的”等修饰成分有什么表达作用?
“匆匆”表示时间紧迫,准备不足;
“很低的”、“光光的”写出地形不利。
这些修饰词语预示着战斗的激烈、艰苦,烘托了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主义精神。
  
表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烘托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
7.写敌人“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意图是什么?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什么表达方式?
什么修辞方法?
起什么作用?
——议论性抒情。
——反问。
既突出了中心,又以强烈的感情使读者产生共鸣。
朗读:
1.找出描写马玉祥外貌的语句,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象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显得稍为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
表达作者喜爱之情。
阅读“火中救小孩”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事件:
起因:
结果:
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
汉江南岸的一个小村;
马玉祥;
马玉祥火中救小孩;
敌机袭击,扔燃烧弹;
救出小孩。
2.指出第11段所写事件的六要素。
对朝鲜人民的爱
3.“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
“马上“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突出马玉祥救人的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4.为什么课文反复用一个“摸“字?
因为“满屋子是灰洞洞的烟”。
5.为什么是“钻”进门“跳”出门?
因为“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
6.本段动作描写具体生动,请找出用得好的动词,然后表情朗读这一段。
踹,扑,摸,拉,抓,抱,跳,钻……
环境描写(火、烟)
人物的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动作、心理描写套在语言描写中)
7.本段运用了哪几种描写?
8.本段反复写了烟和火,请你找出来,然后说说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表现环境之危险,烘托马玉祥救人的奋不顾身。
提示:环境描写,一般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烘托人物的某种品质。
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9.有一句话揭示了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的思想基础,找出来,再加以赏析。
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语言描写。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深厚的感情,突出了他们淳朴、善良、敢于牺牲的品质,彰显了国际主义精神。
志愿军要回国了,
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战士难分难离
这是为什么?
以冻土豆充饥
接石缝的水喝
阅读“防空洞中的谈话”
零下30度坚守在阵地上
问什么
回答
表现什么精神
不觉得苦吗
怎么能不觉得……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
你想不想祖国啊
谁不想哩……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怎么答对呢?
时刻牢记祖国人民的托付
对祖国和朝鲜有什么要求
想要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
贡献很大
要求很少
品格很高
乐于为祖国人民吃苦的幸福观




精神
第13段有三问三答,它们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什么品质?请填下表。
魏巍谈这一段写作的成功
  “写战士怎样才写得生动?我觉得不仅应写战士的英雄行为,还要写出战士的思想感情。”否则,“很可能使读者感到我们的战士不像一个活的人,而像一个投手榴弹的机器。这就是只写了战士的一层皮,没有写出英雄的灵魂。”
  “可是,如果我们写出了战士的思想感情,那给人的感觉就会大大不同……何况我们的战士的思想感情是如此的崇高而美丽,它本身是具有多么感人的力量!”
首都人民欢迎志愿军回国
阅读结尾两段

朗读:
1.六个“你”各指什么人?
工人
农民
学生
干部
父母
夫妻或情侣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2.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
用第二人称,犹如同读者面对面交谈,使读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易于引起共鸣。
3.六个“当你……”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排比。
使语气酣畅,感情强烈,感染力强。
4.指出下面句子的主干。
“亲爱的朋友们……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你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
5.六个“当……的时候”是什么成分?
——状语
  
将这种和平幸福的生活和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吃苦联系起来,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6.写祖国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意图是什么?
7.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它起什么作用?
议论和抒情。
总结三个事例,赞扬战士可爱,引起读者共鸣。
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点题、抒情、突出中心
8.点题和呼应开头的是哪一句?
9.这两段和开头三段有什么共同点?
1.作者在朝鲜前线采访中,收集了一百多个生动的事例。但经过反复的筛选,为什么最后只用了文中的三个事例?
因为作者选取的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情感。即对侵略者的恨,对朝鲜人民的爱,以及他们的苦乐观,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三个典型事例中,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战斗场面,有战地日常生活,都是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志愿军英雄本质的事例。三个事例集中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所以作者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来写。
合作探究
2.归纳总结本文的主题。
本文通过叙述“松骨峰战斗(英勇杀敌)”“马玉祥救儿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与吃雪战士的谈话(强烈的爱国主义)”三个事例,从侧面构成了“最可爱的人”的完整形象,同时也揭示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3.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着议论、抒情。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抒发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又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设问作为记叙、议论的中心,接着用一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进行高度评价和赞美,为文章具体事例的叙述作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的铺垫。
第二部分,文章以记叙为主,具体叙述了三个典型事例,在叙述完每一个事例后,文章都穿插了议论、抒情。这些议论抒情,既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作者告诉人们要珍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没有用单调枯燥的说教,而是用朋友的恳谈来启迪人们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议论抒情
三个典型事

马玉祥火中救小孩
谁是最可爱的人



议论抒情
松骨峰


防空洞中的谈话
你们曾赴战火,生死当歌,
你们一身铮骨,浴血立国,
只因在军号中,有过冲锋,
一生的步伐,都奔走着执着,
激扬忠义的血性,担当先烈的重托,
你们把英雄这两个字,写成——信念如山,忠诚如铁。
向你们致敬——你们是中华的名片,
向你们致敬——你们是民族的魂魄。
●点我视频
课堂小结
一次英勇无畏的跨越,一柱守望相助的烽火,一卷和平正义的史诗。中国人民志愿军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时代在变,最可爱的人也在不断丰富内涵,抗洪一线的子弟兵,灾难面前的逆行者,直面疫情的白衣天使、志愿者……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追随的身影。
课后作业
1.完成对应课后习题及《基础训练》。
2.以《写给志愿军战士的一封信》为题,
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