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用充满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在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2、通过歌曲的学习,启发学生发现自己家乡的美,激发、升华学生对自己家乡热爱和赞美。?
教学方法:
1、多种视唱教学法。
2、情景创设法。
教学难点:
在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二声部合唱时,音高要准确,声部要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
俗话说“走遍天下,唯有栖霞”,我们的家乡在风景如画的山城栖霞,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景色迷人,是个人人向往的好地方!
听,喜鹊邀请大家唱歌呢!(出示二声部伴奏,师唱第一声部)
1、初听一声部
(1)你能说一说喜鹊的歌声有什么特点吗?(明亮、飘逸、抒情、优美、舒展)
(2)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分句子视唱谱子。
(3)下面请跟老师一起唱一遍好吗?(跟琴齐唱)
(4)喜鹊说:“你们真是太棒了,歌声那样的婉转动听,让我们一起歌唱,可以吗?”
老师听同学们唱高音的时候有的吃力,想不想一分钟学会唱高音?
那大家现在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小树,如果想要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就需要把你的根深深地扎到地下,去汲取更多的养分。
那你的根在哪呢?请把你的三指并拢,放在肚脐下方,三指下对齐肚脐的地方就是你的根。现在把气息深深地吸到这里,你的枝叶从头顶使劲的伸向天空。这两点要一起用力,请跟老师一起唱“花翎的喜鹊,不停地歌唱”。
2、第二声部
(1)同学们美妙的歌声引来了山林里的锦鸡。(初听二声部)
(2)你能说一说锦鸡与喜鹊的歌声相比较又有什么特点呢?(低沉、温婉、同样的舒展)
让我们和锦鸡合鸣吧!
请让锦鸡的声音更加舒展!
(3)请同学们和锦鸡合鸣吧(随音乐)。
3、其实呀,喜鹊和锦鸡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俩总喜欢在一起合唱。虽然旋律不同,但是融合在一起非常地和谐、动听!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吧。(分喜鹊队和锦鸡队)
(1)师唱喜鹊,生唱锦鸡,来初步感受二声部。
(2)生分别分成喜鹊和锦鸡队。分别来唱一唱,再合!
(3)让我们两换过来试一试!再分别唱一唱,再合唱。
请注意喜鹊队要唱得更加抒情和飘逸,锦鸡队要把音调控制好,舒展一些。
(4)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师给两队起头)
(5)还不错,喜鹊队一定要抓稳节拍,把节奏拉长。我们再来一遍?
已经很棒了。锦鸡队注意节奏不要越唱越快,声音轻巧、富有弹性。
(6)你们的进步老师听到了,给你们点赞。让老师再来欣赏一遍好吗?
二、学习歌曲:
1、走进达斡尔: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生活在北方地区、人口较少、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其中还有一小部分居住在新疆。他们以狩猎和农业为主,渔业发达。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使用汉文。在汉语中达斡尔是“开拓者”的意思。
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场,清澈的河水,鲜艳的民族服装,优美欢快的舞蹈。那里的人们不但善良,而且勇敢,涌现出了很多民族英雄。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傲蕾一兰。她是抵抗沙俄入侵的达斡尔族女英雄,不畏强暴、誓死保卫自己的家乡。后来一兰的事迹被拍成电影,写成了歌剧。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歌剧《傲蕾一兰》中的一首歌曲——《美丽的家乡》。
2、播放歌曲,感受歌曲歌词的美。
师:请同学们边欣赏歌曲,边感受歌曲的情绪以及内容。(课件出示歌词)
谁来说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歌中都唱了些什么?
那歌词中是否有大家不理解的内容?
穄子:是一种黍类植物,是一种在我们这里不常见的粮食,但是在达斡尔却常见。
花翎:彩色、艳丽的羽毛。
那依吔是衬词,它没有实在的意义。作为语气、情感的辅助手段,所以当你演唱衬词部分时,应该更有表现力!
3、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现在我们将歌曲分两部分来学习,请看大屏幕。
(1)请大家按节奏朗读歌词,衬词部分不用朗读。
(2)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填一下词。
重点引导学生准确的应用重音记号。
按照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我们应该把第二拍唱的弱一些,但是这里出现一个音乐记号——重音记号,所以,我们这里应该强调“吔”字,(老师给予示范)
(3)、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谁知道第一部分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4、学唱歌曲第二部分
(1)、首先出示并演唱第二部分曲谱:
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部分是齐唱,第二部分是合唱。
第二部分的旋律同学们有没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想一想!
对,原来它的旋律就是我们前面视唱的喜鹊和锦鸡的音乐。
那我们就试着分段来填一下词。
(2)、随琴分别学唱高声部与低声部的歌词。
(3)师唱第一声部,生唱第二声部,让学生感受二声部的特点。注意高声部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与音准。注意歌唱方法的指导。
(4)、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合唱练习。
(5)、互换演唱,指导学生合唱中的六度和声音准。
(6)、用悠长的气息更好地表现歌曲。
三、巩固、处理歌曲。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下面让我们完整演唱歌曲,请同学们注意合唱部分,12小队为第一声部,34小队为第二声部。
第一部分要轻快而又活泼,注意把声音唱得富有弹性,字和字之间可以断开一点。第二部分则要抒情优美,把声音唱得连贯优美,每个字之间要衔接好。(示范)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美丽的精奇里河翻腾着滚滚的浪花,甘泉流向黑龙江,广袤的田野就像一块舒适的大地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满山遍野长满了青松白桦。这是达斡尔民族美丽的自然风光,第一段。
第二段展现的是达斡尔动物和农业资源丰富,表现了这里的人们注意生态平衡,没有过度的狩猎和捕捞,紫貂野鹿满山跑,粮食大丰收。锦鸡都飞到家里的锅台上了,瓢舀鱼。虽然这些都是夸张的表现,但是展现的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下面我们再来将声部交换一下完整演唱。
(2)、教师指挥演唱。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好老师的指挥手势再唱一遍,注意把歌曲的情绪对比唱出来以此来表达对达斡尔族家乡的赞美之情。
四、少数民族音乐之旅: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并了解了达斡尔族,感受到了他们那片多情淳朴的土地。其实除了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比如说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等等这一些民族以外,在祖国这片肥沃的大地上,还生活着许多其它的少数民族。接下来就让我们去那里聆听,他们会用怎样不同的旋律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播放伴奏音乐,
师:我们第一站到的是同样生活在北方地区的鄂温克族,《大雁湖》
师:我们继续聆听。
第二站:来到乌苏里江边的赫哲族《我的家乡多美好》
第三站:生活在云南地区的独龙族《我可爱的家乡》
这些独特的民族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犹如黄河长江一样源远流长。
五、教师小结
山是浪漫的山,水是柔美的水,人是多情的人,地是神奇的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只有民族团结,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的繁荣,更加的昌盛,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学好知识,建设家乡!使我们的祖国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