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0 比的应用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0 比的应用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11 12:2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比的应用”的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在学生已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实质上是平均分配问题和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延伸。其特点是已知分配的总数量(各部分数量之和)与分配的比例(各部分数量之比)可求出各数量是多少.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把“两个数量的比”转化成“求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去思考,沟通与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联系。
设计思路: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常识,如合作股份制、按比例分配缴纳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等。这些信息为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算理提供了很好的感性材料.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按比例分配?2)怎样按比例分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由平均分配自然过渡到按比例分配,把数学知识融入现实的、活跃的情境中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与交流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交流→总结评价→实践与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调查、汇报、实践,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把“几比几”转化成“求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去思考。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打好基础。
出示: 非常咖啡可乐

咖啡 可乐
3????????????? : 7
师:从这个比中,你可以获取什么信息?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看谁获得的信息多。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把“几比几”转化成“求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去思考作孕伏。
教师出示:如果这瓶饮料有600毫升,那么咖啡和可乐各多少?(学生讨论解法,教师板书。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师:下面我们研究生活中分配东西的问题。(板书:分配)经过谈话,归纳出分配东西的一般思考步骤:分什么?有多少?怎样分?(板书),使学生明确分配问题的解决思路。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通俗易懂。揭示分配问题的基本条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就在人们的周围]
2.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动机。
导语:在生活中,你知道分配东西有哪些形式?提出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怎样分配才合理?为什么?
出示准备题:
a.吴星辰,叶志文,于祥3人各出2元合买了一瓶600毫升的非常咖啡可乐,你认为怎样分才合理?为什么?
b.吴星辰花1元,叶志文花3元,于祥花2元 合买了一瓶600毫升的非常咖啡可乐,你认为怎样分才合理?为什么?
3.尝试练习。
尝试题:吴星辰花1元,叶志文花3元,于祥花2元 合买了一瓶600毫升的非常咖啡可乐,你认为怎样分才合理?为什么?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并作出合理猜测与估算,教师小结。
4,揭示课题,进行板书。
板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拟定学习目标(略)。
[创设冲突情境,提出平均分配不一定合理的思想,由平均分应用题过渡到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不仅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三、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小组汇报,评价订正。
设想学生可能提出如下解法。
解法一:(板书)
1)把饮料平均分成的份数
1+2+3=6
2)饮料的1/6是多少?
600×1/6=100(毫升)
3) 饮料的3/6是多少?
600×3/6=300(毫升)
4)饮料的2/6是多少?
600×2/6=200(毫升)
解法二:
1)把饮料平均分成的份数
1+2+3=6
2)平均每份的数量:600÷6=100(毫升)
3)100×1=100(毫升)
100×3=300(毫升)
100×2=200(毫升)
指导学生选取最简单的解答方法,并建议现阶段更多地采用第一种方法。
[让学生按要求活动,通过自学教材,小组讨论,教师的讲解,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2.把尝试题改为:
国庆期间,吴星辰花1元,叶志文花3元,于祥花2元合买了一瓶600毫升的非常咖啡可乐,这时,好又多超市正举行买一瓶送一瓶活动,你认为每人分多少才合理?为什么?
[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拓展学生的思维,强调按比例分配的“总数量”的意义]
小结:通过刚才的两个例子,我们知道,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就是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
四、总结评价,得出方法。
1)看书上58-59页。
2)师: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3)学生讨论、归纳方法,然后出示:
方法
分什么?有多少?


总数量

怎样分?

(?):(?):(?)……

求平均分的总份数
↓转化成
求每部分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分数乘法求出每部分是多少?
[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五、实践与应用。(开放探索,拓展思路。)
(1)、填空题:
1、六5班男生和女生人数比是2:5,男生占全班的( ),女生占全班的( )。
2、盐和水的比是1:100,那么盐占盐水( ),水占盐水的( )。
3 、樊川小学参加植树活动,把90棵树按2:3:4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四年级分( )棵,五年级分( )棵,六年级分( )棵。
(2)
物业管理费怎样分摊?
王叔叔、李叔叔、刘叔叔三家共同租了一套房子,基本情况如下表:
项目
人口
家庭月收入
住房
王叔叔
3
1000元
10m2
李叔叔
2
4000元
15m2
刘叔叔
3
3000元
15m2
如果这套房子房租800元,你认为三家每月各应负担多少元?请提出你的分摊方案,并说明理由。
[这道题的解决方法和结论都是开放的,有的条件是多余的,主要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
六、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