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你会填吗?
一(
)当先
(
)到成功
老(
)识途
千军万(
)
万(
)奔腾
快(
)加鞭
燕山
似
金络脑
yān
sì
luò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请试着读出诗歌的节奏。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既从视觉上写出了沙漠在月下的颜色,又从触觉上写出了夜间寒冷的感觉。
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下,“月似钩”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器和疆场征战的场景。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何当”即“何时将要”,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
属贵重鞍具,象征马受主人重视,寄托了诗人自己渴望能像这马儿一样被人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李贺,唐代诗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结合作者的简介,作者仅仅是想写马吗?
诗中看似写马,实则借马抒情,从中可以感受到他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
读、品、悟、背
总结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学习一首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马诗(其四)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译文】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它看上去瘦骨嶙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马诗
写景
沙如雪
月似钩
驰骋疆场
建功立业
抒情
托物言志
回顾《马诗》,感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中看似写马,实则借马抒情,从中可以感受到他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
郑板桥(1693-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huí
záo
fén
shāo
suì
hún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石开采时不易
烧炼石灰石的过程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石灰石面对严峻考验时从容、无畏的气概。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由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
刚强勇敢、甘愿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
指的是高尚的情操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于谦。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写出了竹子目标之明确
写出了竹子意志之坚定
写出了竹子扎根的艰难和顽强,挺立青山的翠竹形象一下子展现在人面前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个“还”字,赞美之情顿出
“坚劲”突出表现了经历磨难后的岩竹身姿挺拔
“任尔”透露出竹子对“东西南北风”的蔑视,写出了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同学们,学古诗时,我们可以通过“读、品、悟、背”这四步来学习。最后一起默写《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