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训练讲解3:核酸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专题训练讲解3:核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12 15:5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高中生物专题训练讲解

3

核酸
1.(经典题,6分)“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顺序
是(

①取细胞制片 ②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 ③水解 ④盖上盖
玻片 ⑤冲洗涂片
A.①③②④⑤        B.⑤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⑤
D.①③⑤②④
先取细胞制片,再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水解,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然后用蒸馏水冲洗涂片,洗去涂片表面的盐酸,便于染色,再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盖上盖玻片,便可以观察,故D项正确。
解析:
D
2.(2019改编,6分)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该实验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故A项错误。水解时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装有30
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小烧杯中,并将小烧杯放入装有30
℃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
min,使其均匀受热。若保温时间太短,DNA与蛋白质未充分分离,DNA不易染色;若保温时间太长,解离过度,盐酸会破坏细胞结构,影响观察效果,故B项错误。
解析: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B.用30
℃恒温水浴的目的是使受热均匀,且水浴时间可以加长,不影响实验结果
C.用盐酸处理的唯一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染色剂进入
细胞
D.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
酸的破坏
2.(2019改编,6分)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结合,故C项错误。酒精灯烘干的目的是迅速杀死细胞,否则口腔上皮细胞死亡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会破坏DNA和RNA,故D项正确。
解析:
D
3.(2018江西南昌一模,6分)下列哪项实验可以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选材相同(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可采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一般用颜色鲜绿的植物叶片,而绿色的植物叶片因有颜色干扰,故不能作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材料,故A项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两个实验都可以采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故B项正确。“观察洋葱外表皮的质壁分离”选用的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实验材料,故C项错误。制备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故D项错误。
解析:
A.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
B.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C.观察洋葱外表皮的质壁分离
D.制备细胞膜
D
4.(经典题,7分)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取人口腔上皮细胞前必须漱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在将涂有人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进行加热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混杂食物碎屑
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移动
防止载玻片受热不均而破裂
为了防止混杂食物碎屑,在取人口腔上皮细胞前必须漱口。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是生理盐水,将口腔上皮细胞浸到此溶液中,目的是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有利于观察。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有利于染色体中的蛋白质和DNA分离,便于DNA和染色剂的结合。在将涂有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进行加热时,要将载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移动,防止载玻片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解析:
为了防止细胞被水流冲走,冲洗涂片时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10
s。为了防止深颜色遮蔽反应产生的颜色,我们可以选用浅颜色的植物细胞来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4.
冲洗涂片时要用蒸馏水的_______冲洗10
s,是为了防止_________
_______。如果用植物细胞做此实验,则要选择_______的细胞,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缓水流
流冲走
浅颜色
防止深颜色对颜色反应的观察产生干扰
细胞被水
解析:
1.(2018江西上饶一模,6分)关于核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没有DNA的生物一定
没有细胞结构
B.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DNA和RNA含量可能都不相同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只有病毒含一种核酸,即DNA或RNA,并且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同一个体中,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和不分裂的细胞中DNA含量不同,且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中的RNA含量也有差异,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解析:





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体积增大,因此核质比增大,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tRNA分子内也存在碱基对,其基本组成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用于合成ATP,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解析:
1.(2018江西上饶一模,6分)关于核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细胞衰老时,核质比不变或减少
D.
tRNA分子内也存在碱基对,其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可用于合成
ATP
C





①和③都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②用的是紫外线处理,④用到的是染色方法,故B项正确。
解析:
2.(2016全国Ⅲ,6分)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该题提供的备选答案,均与生物多样性有密切关系,但要仔细审读题目所规定的层次是“根本原因”。生物形态结构的多样性、生命活动的多样性都是由多种多样的蛋白质体现的,没有蛋白质的复杂多样,就不可能有生物的丰富多彩。但是,蛋白质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合成的,没有DNA的多样性,就不存在多样的蛋白质,也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多样组合,同样也是以非同源染色体中的DNA分子的差异为基础的。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自然环境的多样和选择造就了生物多样的变异,是地球上生物界多样的原因,但选择是以生物多样的变异为基础的,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原因,如果DNA不具有多样性,选择就失去了基础,故B项正确。
解析:
3.(经典题,6分)自然界中的生物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
是(

A.蛋白质的多种多样
B.DNA分子的复杂多样
C.自然环境的多种多样
D.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形式多样
B
A.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
B.使用盐酸的主要目的是杀死细胞
C.冲洗时的水流速度要快
D.水解之前要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
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还需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才能用染色剂染色,故A项错误。使用盐酸的主要目的是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着色,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故B项错误。冲洗时应用缓水流,速度不可太快,防止细胞被冲走,故C项错误。在水解之前需烘干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故D项正确。
解析:
4.(经典题,6分)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B.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
C.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体内均含有DNA和RNA两类
核酸分子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
DNA
分子(2018海南单科)
蛋白质和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生命系统的层次的最小单位是细胞,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凡是细胞生物,不论是乳酸菌、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体内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线粒体和叶绿体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可进行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解析:
5.(2019汇编,6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
在于细胞质中
B.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故A项错误。组成DNA的碱基为A、C、G、T,组成RNA的碱基为A、C、G、U,因此两者的碱基不完全相同,而不是完全不同,故B项错误。
解析:
6.(2018甘肃模拟,6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是(

C.结构上,DNA多为双链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
结构上,DNA一般为两条长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故C项正确。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故D项错误。
解析:
6.(2018甘肃模拟,6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是(

C
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脱氧核苷酸数目及序列决定DNA的空间结构
核酸分为DNA和R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可携带遗传信息,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则RNA也可携带遗传信息,故A项正确。脱氧核苷酸数目及序列决定DNA的多样性,DNA的空间结构是特定的双螺旋结构,故B项错误。
解析:
7.(2019改编,6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所以连成长链时,其排列顺
序是有限的 
D.在ATP、RNA、质粒和叶绿体中均含有核糖
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形成长链时,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是4n(n是碱基对数)种,故C项错误。核糖是RNA和ATP的组成成分,因此ATP、RNA和叶绿体中含有核糖,而质粒的本质是DNA,含有的糖是脱氧核糖,不是核糖,故D项错误。
解析:
7.(2019改编,6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8.(经典题,6分)胰腺癌死亡率高达90%,曾夺走了乔布斯的生命。近来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有一种含量较多的特殊物质——一种名为HSATⅡ的非编码RNA(即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这一特殊RNA可以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与mRNA彻底水解后,均可得到6种终
产物
B.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此种特殊的RNA自由进出
RNA彻底水解后有6种产物,包括4种碱基、核糖和磷酸,故A项正确。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此种特殊的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由于核孔也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物质不能自由进出,故B项错误。
解析:
8.(经典题,6分)胰腺癌死亡率高达90%,曾夺走了乔布斯的生命。近来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有一种含量较多的特殊物质——一种名为HSATⅡ的非编码RNA(即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这一特殊RNA可以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作为胰腺癌生物标记的RNA,其翻译成的蛋白质中一般含20种
氨基酸
D.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在胰腺癌患者细胞的细胞质内合成
这种可作为胰腺癌生物标记的RNA属于非编码RNA,不能翻译形成蛋白质,故C项错误。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HSATⅡ)是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故D项错误。
解析:
A
9.(2018北京模拟,10分)如图1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携带者的组成示意图,其中a代表几种元素,b、c、d、e、f代表不同的物质,图2表示的分子结构式为某种核苷酸,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为细胞内遗传信息携带者(核酸)的组成示意图,据图分析可知,a表示C、H、O、N、P,b、c、d分别表示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e表示核苷酸,f表示核酸(DNA或RNA);图2表示的分子结构式为某种核苷酸,其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含氮碱基是腺嘌呤,因此该核苷酸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核糖核酸)的原料。
解析:
(1)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图1中的[ ](填英文母)_____(填文字),包括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填文字),另一类是核糖核酸。图2所示的核苷酸是构成______(填“DNA”或“RNA”)的原料。
f
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RNA
(1)图1中的[f]核酸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包括两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另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图2所示的结构中五碳糖是核糖、含氮碱基是腺嘌呤,因此该核苷酸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原料。
解析:
(2)图1中e是核苷酸,1分子的核苷酸是由1分子[b]磷酸、1分子[c]五碳糖、1分子[d]含氮碱基组成的;人体中的核苷酸共有8种(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
解析:
(2)图1中,已知1分子的e是由1分子[b]磷酸、1分子[c]五碳糖、1分子[d]
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e在人体内共有__种。
含氮碱基(或碱基)
8
(3)图1中,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f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6种,包括4种碱基,1种磷酸,1种脱氧核糖。
解析:
(3)图1中,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f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__种。
6
(4)生物具有多样性,其根本原因是核酸的碱基(核苷酸)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
解析:
(4)生物具有多样性,其根本原因是核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多样性。
碱基(核苷酸)排列顺序
(5)图2中核苷酸的名称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人体遗传物质(DNA)合成时的基本原料之一。
解析:
(5)图2中,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10.(经典题,8分)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刑侦人员将从案发现场得到的血液、头发样品中提取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较,可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
(1)DNA侦破的准确率非常高,原因是绝大多数的生物,其遗传信息就储存在______中,而且每个个体DNA_______________各有特点。
DNA
脱氧核苷酸序列
(1)DNA分子上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特定的遗传信息,这就是DNA分子的特异性。
解析:
10.(经典题,8分)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刑侦人员将从案发现场得到的血液、头发样品中提取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较,可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
(2)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连接成的长链,是细胞内携带_________的物质,它的信息容量非常大,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四种,但数量不限,其排列顺序非常多样化
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虽然只
遗传信息
(2)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四种,配对方式仅有两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最重要的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例如,某DNA分子有10个碱基对,那么其排列顺序有410种。
解析:
10.(经典题,8分)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刑侦人员将从案发现场得到的血液、头发样品中提取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较,可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
(3)核酸包括_____和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DNA
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RNA
(3)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解析:
11.(经典题,8分)日常饮食中或多或少含有核酸。据研究,每100
g白米或面粉中含有核酸46
mg。核酸含量较高的是鱼类、海鲜、猪肝和豆制品等食物,如100
g鱼干中核酸含量高达1187
mg。据报道,各种补充核酸的保健品以“基因食品”推出,其号称能补充和及时修复人体受损基因,迅速消除疾病、延缓衰老等,从而成为节日的新宠,而且价格不菲。
基因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是毋庸置疑的。我国“人类基因组计划”重大项目秘书长杨焕明教授在很多场合说过“人类所有的疾病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受损有关”,而且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有类似的表述。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你所学的新陈代谢和遗传知识分析上述资料中存在的不科学的说法。
文中说补充核酸的食品号称为“基因食品”,能够补充和修复人体基因,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核酸是大分子有机物,包括DNA和RNA,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虽然不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样的,但是每种生物的核酸和基因都有其特异性。况且核酸食品不能以核酸大分子的形式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而必须降解为小分子的核苷酸才能被人体作为合成核酸的基本原料。如果服用核酸食品就能改变或修复人体的基因,
11.(经典题,8分)日常饮食中或多或少含有核酸。据研究,每100
g白米或面粉中含有核酸46
mg。核酸含量较高的是鱼类、海鲜、猪肝和豆制品等食物,如100
g鱼干中核酸含量高达1187
mg。据报道,各种补充核酸的保健品以“基因食品”推出,其号称能补充和及时修复人体受损基因,迅速消除疾病、延缓衰老等,从而成为节日的新宠,而且价格不菲。
基因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是毋庸置疑的。我国“人类基因组计划”重大项目秘书长杨焕明教授在很多场合说过“人类所有的疾病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受损有关”,而且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有类似的表述。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你所学的新陈代谢和遗传知识分析上述资料中存在的不科学的说法。
人体就会经常发生基因突变。可见服用核酸能修复人体基因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人每天吃的食物中有核苷酸的补充,完全可以满足人体的需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常人有目的地补充核酸或核苷酸是没有必要的。
见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