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3《囚绿记》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3《囚绿记》课件(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1 14:0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 囚绿记
婚宴上,人们第一次看见他穿了新袍子,手里提着酒壶不怎么娴熟地为宾客斟酒。他本来是不喝酒的,可是他却丢下一句使人一想起来便不禁要流泪的话:“等抗战胜利了,我们要买大缸大缸的酒,排在门口,任过路的人随便痛饮!” 可是他却在他婚后的三个月后突然失踪了。
日本人曾提审他,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最后折磨而死。
陆蠡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巴金
 陆蠡(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散文家和翻译家。
1942年,他才34岁。日宪兵查抄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抗日的书籍,他知道后前去交涉,被扣留,最后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主要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
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圈点关键词句概括行文脉络。
2.熟读课文,赏析精彩文句,提升欣赏能力,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3.能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领略象征手法,理解本文主旨。
初读课文:
蠡 嵌 瞥 涸辙
暇 茎 淅沥 猗郁
蕈菌 揠苗助长

piē
qiàn

xiá
jīng

xī lì
xùn


词语汇集
⑴了截:直截。
⑵涸辙:干涸的车辙。
⑶急不暇择:因着急而没时间选择。
⑷婆娑:①盘旋舞动的样子②枝叶扶疏的样子③眼泪下滴的样子。
⑸猗郁:茂盛的样子.
活动一、赏析文章的开头方法:
提示1、从标题入手
2、从“记”字入手
3、从全文的思路入手
(圈点 “囚绿”相同结构的动宾短词)

遇绿
赏绿
囚绿
放绿
怀绿
课文思路
囚绿记
A、直接的开头:
直接开头法,叶圣陶称其为:“破题法。”即开门见山,开篇点题。
有三种表现形式:
(1)、按事物发展的顺序,直接开头。
(2)、先总括的加以介绍。(3)、开篇即把中心揭示出来。

B、间接的开头:
间接开头法, 叶圣陶称其为:“冒头法”。 即开头先不触及本题,而是先写一个引子。
有五种表现形式:
(1)、先叙述一个背景。
(2)、先讲一段道理。
(3)、先抒发一段感情。
(4)、先对环境和气氛进行渲染。
(5)、议论文中,有的先从一件事谈起,然后引入本题。
活动二:美句品析
提示:抓手法
悟情感
我因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这句是比喻,把作者渴望绿、爱绿至极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这句是反复,含蓄优美的语言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抒发了作者对“绿”的喜爱就像喜爱生命.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排比句直接倾诉了对绿的热爱和渴望。
……
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这句话表面上写自己离开北平后还一直挂念曾被自己幽囚的绿色,极写了对绿色的思念。其实这句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也表达了作者对胜利地无限期望。运用问句,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美句品析
抓手法:大量的使用修辞:比喻 排比 反复等
悟情感:饱含感情
句式:整散句相结合
活动三、探究“绿”的形象:
提示1、一般含义
2、作者具体所指
3、有何特点
4、深刻含义
(尽量用原句原话回答)

一般意义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年华

笼子
囚禁对象
绿



在囚绿之前,绿有什么特点?
▲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看它怎样伸开 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
特点:娇嫩、葱郁、生命力旺盛
囚绿后,这绿有哪些变化……
▲起先——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其次——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最终——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旺盛→固执向阳→病态
背景:
1、我住在北平的一家 公寓里。
2、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3、在七月中旬,不能 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陆蠡貌不轩昂,语不惊人,服装俭朴,不善交际;心地坦白,对朋友至诚至义;“不愿说好听的话,不肯做虚夸的事”,“喜欢埋头做事,不求人知”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本文写于1938年,即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当时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被迫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了开来。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于是他回顾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希望、生命
自由、光明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象征
顽强
向阳
固执




顽强、 向阳、 固执
生命、希望,追求光明、自由,坚贞不屈的抗战精神


绿
以小见大
探讨文章主旨
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说法,通过对文章的解读,谈谈你的看法。
1.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
2.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他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中,即是一种真爱、最爱。
3.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借物抒情散文:
精巧的结构
优美的修辞
象征的手法
深刻的含义
一生的启示
永不凋谢的绿叶
海伦·凯勒 :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借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海伦·凯勒
2011年下期
对于命运,
像面对黑暗,
永不屈服;
对于生命,
像追随阳光,
绝不放弃。
2011年下期
司马迁,受宫刑,却能忍受这世间最大的耻辱,因为他心中有未完成的《史记》。
司马迁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张海迪
海迪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大量的作品。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多年来她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
张海迪
轮椅上的人生
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全聋全哑的小女孩周婷婷是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中国的“海伦·凯勒”。周婷婷今年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近日她已奔赴这所世界上一流的聋人大学攻读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学位。
中国的“海伦·凯勒”
周婷婷
生活的磨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在苦难面前抬起你自信的头颅!永不言败!
沙漠里的生命
悬崖边的树
永不屈服于黑暗!
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共勉
感悟生命:
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