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0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0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17 19: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0
26. (2010·上海市,二,4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答案】1.天空 2.D
  27. (2010·河北省,一,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问题。(5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 分)
  2.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 分)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3.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哲理 (2 分)
  答:
  【答案】
  1.刘禹锡 白居易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3.蕴涵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28. (2010·云南省曲靖市 ,10,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
  【答案】
  (1 )(1分)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分) 答题示例: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29. (2010·陕西省,三(4),4分)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下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
  2.在《农家望晴》和《观 麦》中两位诗人抒发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
  答案:
  【答案】
  1."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持久,执着的站立姿态,形象的表现了他希望天晴的迫切心情
  2. 对劳动人们的深切同情
  30. (2010·河南省,三,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2分)
  【答案】
  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2分)
  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2分)
  31. (2010·湖北省襄樊市,三(1),4分)阅读古诗《己亥杂诗》,完成下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和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2分)
  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2分)
  【答案】
  1.政治抱负 个人志向 (2分,每空1分)
  2.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2分)
  32. (2010·四川省成都市, B(一),4分)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1分)
  答: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
  答:
  【答案】1、(1分)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
  2、(3分)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1分,简要赏析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
41. (2010·湖北省恩施自治州,23-26,8分)审美体验(8分,每小题2分)
  (一)古诗欣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
  23.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4. 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二)新诗欣赏
  春 芽
  李 岭
  一觉醒来
  伸出
  稚嫩的手
  抓住天边
  那一弯
  飘动的彩虹
  穿进
  用美梦磨成的针
  将大地
  (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2月2日)织成锦25.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和蕴含的情感。
  26.诗人发挥新奇美妙的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咏物抒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 (一)古诗欣赏
  23.(2分)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好一幅动静相生、寥廓秀丽的图景!说明:意近即可。
  24.(2分)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说明:意近即可。
  (二)新诗欣赏
  25.(2分)这首诗描绘了春芽在阳光雨露滋润下蓬勃生长、装点大地的情景,蕴含着诗人的欣喜赞美之情。说明:每个要点1分,意近即可。
  26.(2分)示例:"一觉醒来/伸出/稚嫩的手"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早春植物发出嫩芽的情景,就像刚睡醒的孩子伸手那样稚嫩可爱、充满希望。说明:找出例句0.5分,赏析1.5分。
  42. (2010·云南省玉溪市,10,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①~②小题。
  下第①后上永崇②高侍郎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注释】①下第:指科举落榜。②永崇:唐时长安的坊名。
  ①诗中"碧桃"、"红杏"比喻 ,"芙蓉"比喻 。(2分)
  ②请分析末两句诗的含义。(2分)
  【答案】 ①(2分)答案:及第者(中榜者)(1分), 落第者(作者自己)。(1分)
  ②(2分) 答案:末两句表面写的是芙蓉埋怨生长的环境和生的不是时候,实际上是暗寓自己生不逢时。(意思对即可)
  43.(2010·福建省厦门市,3, 5分)阅读晏殊的《破阵子》一词,完成(1)-(2)小题。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这首词勾画了美妙的春景,上阙(划波浪线处)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请找出。(2分)
  (2)词中"笑从双脸生"的少女是如此清新活泼,请你结合这首词想象她的外貌和语言,并描写出来。(3分)
  【答案】
  44. (2010·广东省梅州市,(二),4分)赏析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 之情。(2分)
  (2)对"烟柳满皇都"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早春 B.仲春 C.暮春 D.初夏
  【答案】(1)喜爱或热爱
  (2)C
  45. (2010·湖北省十堰市,(一),3分)古诗文阅读
  (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这是一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恰如一幅山村夜行图,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词的上片 , 两句从嗅觉和听觉上表现了乡村的景物特征,渲染了清幽、恬静的气氛,表达了诗人丰收喜悦的心情。(1分)
  (2)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波澜变幻,骤雨将至时"路转""忽见"的描写,既衬托出词人 ,又表现了 。(2分)
  【答案】(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看到临近旧屋时的欢心,沉浸在夏夜美景中忘记路途远近的入迷状态。
  46. (2010·湖北省咸宁市,6,3分)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完成题目。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诗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细细品味。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示例: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3分。描绘意境1分,抒发心情1分,语言流畅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