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17 19:45:23

文档简介

 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7
2.(2010湖南省长沙市,
  四,18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文后各题。(共18分)
  (一) 江城子 密州出猪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韶裘,千骑卷平同。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1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
  13.(2分,每空l分)词牌名 题目
  14.(3分)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
  3.(2010江苏省盐城市
  二(1),6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8-9两题。(6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 ,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9、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8、C 9、《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4.(2010山东省烟台市,3,2分)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并指出它是哪种字体( )
  A.楷书 B.行书 C.草书 D.隶书
  【答案】B
  5.(2010山东省东营市
  二(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梅 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2分)
  (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2分)
  【答案】(1)答案: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 评分:答对两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寄 寓了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和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愿望。 评分:情感愿望各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6.(2010山东省济宁市,二(1),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拟人;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评分:共3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意思对即可。
  7.(2010四川省南充市,7,3分)诗词鉴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1分)
  答: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答案】(1)深秋晚景图(1分)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2分)(意近 即可)
  8.(2010四川省乐山市,10,5分)诗歌鉴赏。
  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 为什么 (2分)
  答:
  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 (3分)
  答:
  【答案】①(2分)
  答:不正确。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注意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解说,酌情给分。)
  ②(3分)
  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
  (上述3点,答到1点给2分,答到2点及3点都给3分。)
  9.(2010四川省眉山市,11,3分)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1分)
  【答案】(1)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1分)。
  (2)苍、霜、方、长、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
  10.(2010四川省自贡市,19,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①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草:幽深地方的草丛。
  B.野渡:野外的渡口。
  C.沙场:平旷的沙丘。
  D.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
  ②《破阵子》中"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的意思是:
  。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滁州西涧》是一首一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的景色。( )
  B.《滁州西涧》在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中,不动声色地蕴藉自己的心迹,这是本诗的高妙之处。( )
  C.《破阵子》首句"醉里挑灯看剑"形象地显示出作者杀敌的壮志。( )
  D.《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一句既写出了作者对自己的爱恋,也表达出壮志难酬的沉痛。( )
  【答案】①C 3分
  ②琴瑟中弹奏着塞外的曲调。2分
  ③A.√B. √C. √D×。4分一项1分.
  11.(2010浙江省杭州市,23,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早 梅
  唐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分)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3分)
  【答案】(1)"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2
德州市二0一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得分 评卷人
  (一)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8.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3分)
  9.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2分)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答案:8、答案示例:"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9、答案要点: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
  10.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2011
  23.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⑴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⑵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答案:23.(4分)23.⑴(2分)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⑵(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随江水流去(0.5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
  潍坊市2011年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6分)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分)
  9.(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 (3分)
  (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 (1分)
  答案:8.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9.(1)《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2)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贵州铜仁2011
  13、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 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 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答案:
  (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2分)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
  山东滨州2011
  (一)古诗词鉴赏。(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7.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
  答案:7.略。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8.思念故乡 评分:共1分。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
  2011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 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答案: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浙江省衢州2011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23小题。
  (一)(4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2分)
  16、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15、地白(白) 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16、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湖南省娄底市2011
  (二)古诗文阅读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的憧憬。
  16.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5.离别愁苦 相聚的欢乐16.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江苏省宿迁市2011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3分)
  ▲ ▲
  (2)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
  ▲ ▲
  答案:(1)(3分)梅子、芭蕉、柳花 (答对1个给1分)
  (2)(3分)"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1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呼应了诗题(1分)。
  成都市二○一一
  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4分)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答:
  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 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
  答案:1.(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 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2.(2分)
  参考示例l:诗 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4
湛江2011
  16.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 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6.(1)高大巍峨(2)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
  菏泽市二○一一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5题。(4分)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
  5.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赏析。(2分)
  湖北十堰2011
  (二)阅读下边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3.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
  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4.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答案:23、行字为线索(春行也可)早春美景
  24如"争"生动的反应出西湖早春黄莺争鸣活跃的热闹景象,又写出春光带来的自然活力,如"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的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如"乱""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
  江苏无锡2011
  社日①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
  ⒒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⑴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 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 (2分)
  答: ▲
  ⑵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分)
  答: ▲
  答案:⒒⑴(2分)村外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内猪满圈,鸡栖埘。反映了农家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⑵(2分)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分不开的。
  江苏扬州2011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 王昌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寒雨连江夜入吴,
  巴山夜雨秋涨池。 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何当共剪西窗烛, 洛阳亲友如相问,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⑴"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 (2分)
  。
  ⑵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 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 的志向。(4分)
  答案:⑴(2分)渲染气氛,融情于景。(各1分,意思对即可)
  ⑵(4分)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 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节操)(意思对借款)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0
26. (2010·上海市,二,4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答案】1.天空 2.D
  27. (2010·河北省,一,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问题。(5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 分)
  2.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 分)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3.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哲理 (2 分)
  答:
  【答案】
  1.刘禹锡 白居易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3.蕴涵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28. (2010·云南省曲靖市 ,10,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
  【答案】
  (1 )(1分)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分) 答题示例: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29. (2010·陕西省,三(4),4分)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下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
  2.在《农家望晴》和《观 麦》中两位诗人抒发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
  答案:
  【答案】
  1."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持久,执着的站立姿态,形象的表现了他希望天晴的迫切心情
  2. 对劳动人们的深切同情
  30. (2010·河南省,三,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2分)
  【答案】
  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2分)
  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2分)
  31. (2010·湖北省襄樊市,三(1),4分)阅读古诗《己亥杂诗》,完成下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和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2分)
  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2分)
  【答案】
  1.政治抱负 个人志向 (2分,每空1分)
  2.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2分)
  32. (2010·四川省成都市, B(一),4分)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1分)
  答: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
  答:
  【答案】1、(1分)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
  2、(3分)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1分,简要赏析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
41. (2010·湖北省恩施自治州,23-26,8分)审美体验(8分,每小题2分)
  (一)古诗欣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
  23.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4. 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二)新诗欣赏
  春 芽
  李 岭
  一觉醒来
  伸出
  稚嫩的手
  抓住天边
  那一弯
  飘动的彩虹
  穿进
  用美梦磨成的针
  将大地
  (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2月2日)织成锦25.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和蕴含的情感。
  26.诗人发挥新奇美妙的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咏物抒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 (一)古诗欣赏
  23.(2分)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好一幅动静相生、寥廓秀丽的图景!说明:意近即可。
  24.(2分)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说明:意近即可。
  (二)新诗欣赏
  25.(2分)这首诗描绘了春芽在阳光雨露滋润下蓬勃生长、装点大地的情景,蕴含着诗人的欣喜赞美之情。说明:每个要点1分,意近即可。
  26.(2分)示例:"一觉醒来/伸出/稚嫩的手"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早春植物发出嫩芽的情景,就像刚睡醒的孩子伸手那样稚嫩可爱、充满希望。说明:找出例句0.5分,赏析1.5分。
  42. (2010·云南省玉溪市,10,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①~②小题。
  下第①后上永崇②高侍郎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注释】①下第:指科举落榜。②永崇:唐时长安的坊名。
  ①诗中"碧桃"、"红杏"比喻 ,"芙蓉"比喻 。(2分)
  ②请分析末两句诗的含义。(2分)
  【答案】 ①(2分)答案:及第者(中榜者)(1分), 落第者(作者自己)。(1分)
  ②(2分) 答案:末两句表面写的是芙蓉埋怨生长的环境和生的不是时候,实际上是暗寓自己生不逢时。(意思对即可)
  43.(2010·福建省厦门市,3, 5分)阅读晏殊的《破阵子》一词,完成(1)-(2)小题。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这首词勾画了美妙的春景,上阙(划波浪线处)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请找出。(2分)
  (2)词中"笑从双脸生"的少女是如此清新活泼,请你结合这首词想象她的外貌和语言,并描写出来。(3分)
  【答案】
  44. (2010·广东省梅州市,(二),4分)赏析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 之情。(2分)
  (2)对"烟柳满皇都"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早春 B.仲春 C.暮春 D.初夏
  【答案】(1)喜爱或热爱
  (2)C
  45. (2010·湖北省十堰市,(一),3分)古诗文阅读
  (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这是一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恰如一幅山村夜行图,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词的上片 , 两句从嗅觉和听觉上表现了乡村的景物特征,渲染了清幽、恬静的气氛,表达了诗人丰收喜悦的心情。(1分)
  (2)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波澜变幻,骤雨将至时"路转""忽见"的描写,既衬托出词人 ,又表现了 。(2分)
  【答案】(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看到临近旧屋时的欢心,沉浸在夏夜美景中忘记路途远近的入迷状态。
  46. (2010·湖北省咸宁市,6,3分)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完成题目。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诗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细细品味。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示例: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3分。描绘意境1分,抒发心情1分,语言流畅1分) 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8
12.(2010浙江省东阳市,三,4分)
  (三)古诗鉴赏(4分)
  冰壶洞
  明 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1) "石床钟乳斗玲珑"中的"斗"字用的很有意思,说说你的理解。(2分)
  (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分)
  【答案】(1) .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钟乳的精巧美丽。
  (2).对冰壶洞瀑布磅礴气势的赞美和无人赏识的感慨。
  13.(2010浙江省金华市,
  三(一),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一)丰乐亭游春①(其一)(4分)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 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 (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1.绿树、山鸟、晴风、落花(答出3项及以上给1分)、明媚(1分)
  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春天、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2分)
  14.(2010浙江省衢州市,三(一),4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 。(2分)
  2.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
  【答案】1.忽 船行之快(第一问答"才"也可)
  2.急切、好奇、惊喜。(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
  15.(2010浙江省湖州 市,三(一),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1.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2分)
  2.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 (2分)
  【答案】1."出"符合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况,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
  2.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情。
  16.(2010浙江省温州市,三(一),4分)
  (一)(4分)
  新凉 徐玑①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
  1.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 的景象。(2分)
  2."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
  【答案】1.欢快鸣叫
  2.诗人借黄莺来表达自己对新凉到来的欣喜和惬意的心情。
  17.(2010浙江省义乌市,15,4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4分)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 诗中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 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阴阴 又
  (2) 思乡
  18.(2010,甘肃省兰州市,7-8,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 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 。(1分)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 "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 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 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答案】(1)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2).D陕西2011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西归绝句①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21.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 作用。(2分)
  22.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2分)
  答案:21.反衬或衬托
  22.(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头,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放眼远眺,只见商山开满桃花,春色妍丽,喜悦之情更为浓郁。
  广西桂林2011
  (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共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 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7.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 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答案:6、c 7、a
  山东日照2011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两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7.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2分)
  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3分)
  答案:7.答案: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 爱(最爱)
  8.答案:"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四川达州2011
  (三)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17--18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 ,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答案:17.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2分,意同即可)
  18.C(2分)
  山东东营20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24题。
  (一)(4分)
  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 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7.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分)
  8.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2分)
  答案:7.答案: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美好际遇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8.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浙江杭州2011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答案:23.(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四川内江2011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8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4分)
  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 (4分)
  答案:(一)1."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各2分,共4分)
  2.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两层意思各2分,共4分)
  浙江省20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4分)
  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5.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 、 ▲ 。(2分)
  1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 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答案:1 5.(共2分)逐 移
  16.(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浙江台州2011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5题。
  (一)(4分)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6.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2分)
  17.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2分)
  答案:16.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分),给人以阴凉之意(1分)。评分标准:意对即可。共2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共2分。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3
河北省2011
  第二部分(7~22题 46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7~8题。门分 )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多。天上官闭,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高处不胜寒。鱼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转朱阁,低绩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答:
  8.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答案:7.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
  8."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湖北襄阳2011
  、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4分)
  过零丁 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 和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
  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2分)
  11."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案:10、形式的险恶,境况的危苦
  11、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直抒胸臆,表现了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了民族气节。
  湖北潜江2011
  (一)古诗赏析(4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一词,透过这个词,我
  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2分)
  1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答案:11.国破或:破(2分)
  12.C(2分)
  湖北黄冈2011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14. 破 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
  15. 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
  湖北荆州市2011
  古诗文阅读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2分)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11.(2分)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答案:10.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6
浙江温州2011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一)(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5.补充点评。(2分)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 之情的自然流露。
  16.完成随感。(2分)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答案:15.(2分)依恋(不舍、挽留)
  16.(2分)
  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示例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
  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浙江舟山2011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5-24题。
  (一)书院二小松(4分)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5.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答案:15.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6.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浙江义乌2011
  1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4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2分)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15. (1) "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2分,意思对即给分)
  (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2分,意思对即给分
  四川眉山2011
  12.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 (1分)
  (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 , "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 。(2分)
  (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 (1分)
  答案:12.(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或"千骑卷平岗");(2)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体现的态度:表面 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满分);(3)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
  浙江金华2011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㈠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4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8.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
  19.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 为什么 (2分)
  答案:18.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19.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 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201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考点9古诗词赏析
  1.(2010江苏省南京市,6、7,5分)(6)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2分)
  诗集名称:《 》
  【答案】示例:《思亲集》《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
  (7)下面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答案】C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9
19.(2010,江西省,9-10,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晚次乐乡县①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②夜猿呜。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②噭:同"叫"。
  (1)概括引发诗人思乡的事由。(2分)
  (2)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B.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C.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乡思之愁。
  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粗犷、直抒胸臆。
  【答案】(1).异乡孤征(意思相同酌情给分) (2).D
  20.(2010·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9,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⑴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 。(1分)
  ⑵请选了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答案】⑴ 最爱 。(1分) ⑵C(2分)
  21.(2010·湖南省株洲市,三, 4分)诗词鉴赏
  小 松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①不识凌云②木,直待凌云始道③高。
  [注释] ①时人:指普通的人。 ②凌云:直冲云霄。 ③始道:才说。
  (1)"刺头"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特点,也写出了小松 的精神。
  (2)联系韩愈的《马说》,诗中"时人不识凌云木"意为时人不识 。
  【答案】 (1)顽强不屈或自强不息等。(2)人才。
  22. (2010·湖南省娄底市,二,4分)诗词鉴赏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作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词首融 与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2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答案】(1) 梦幻(梦境、理想)(1分)现实(1分)
  (2)抒发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1分)。
  23.(2010·贵州省毕节市,二(1),8分)诗歌鉴赏: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韩愈 【唐】刘禹锡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甲)诗中 "左迁" 的意思是 ;请概括(甲)诗首联的意思:
  。(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 和 。(4分)
  (2)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4分)
  【答案】
  (1).贬官;朝奏夕贬;向秀;王质。(4分)
  (2).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不同点:(甲)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乙)诗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4分)
  24. (2010·江苏省连云港市,二(1),5分)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问题。(5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1.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2.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2分)
  【答案】
  1.李白诗借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1分)
  李煜词借月亮表达了离愁。(1分)
  王建 诗借月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1分)
  2.李白诗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
  李煜词用比喻手法,以"钩"喻月之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
  王建诗用夸张手法,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任选一句作答,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25. (2010·四川省泸州市B卷,二,6分)诗词品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答题。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1.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 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分)
  答:
  2.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3分)
  答:
  【答案】
  1.阳光(或天气)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勃勃生机"必答,1分,其他任意答出1点得1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喜之情。(1分)(共3分)
  2."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2分)和强劲的生命力。(1分)。"偎"字用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花的娇美。(2分)(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