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
1.《过秦论》中的“振长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极言秦始皇的功业之大,与下文的“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2.《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锐不可当地征服天下从而登上帝位的句子是:振长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3.《过秦论》中,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靠武力征服天下的两句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
4.《过秦论》中,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而最能表现秦始皇对待北方少数民族的一句则是“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5.在完成统一天下大业后,为了北方的长治久安,秦始皇采取了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等系列行动。
6.《过秦论》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南部边境的措施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对北部边境的措施是: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7.《过秦论》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政治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作者用“_却匈奴七百余里,士不敢弯弓而报怨_”这两句写采取措施后的影响。
8.《过秦论》中,诸侯国曾经想凭借他们雄厚的实力攻打函谷关从而灭掉秦国的句子是: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9.蒙恬驻守边防、击退匈奴后的结果是: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10.《过秦论》中,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11.《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真实地反映了在秦始皇的强硬政策统治下,匈奴人再也不敢南侵,各国勇士不敢武力反抗的情形。
12.《过秦论》中,贾谊写秦始皇统一后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了攻守兼备的策略,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13.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以弱天下之民。
14.《过秦论》中,描写秦国趁着有利的形势控制天下的句子: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15.《过秦论》中,连用三个比喻句来说明秦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的句子是: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16.《过秦论》中,商鞅采取了“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一系列对内对外的措施,使轻易就取得黄河以西的土地。
17.《过秦论》中,描写秦孝公去世后的三个国君都能够延续先王策略的句子是: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18.《过秦论》中,描写秦国四面扩充领地的句子是: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19.贾谊《过秦论》通篇采用对比论证,在对陈涉和九国的对比中,体现二者军力差距的语句是“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20.《过秦论》中,用“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几句说明诸侯国联盟用重金招纳天下优秀人才。
21.《过秦论》中,点出战国四公子的句子是“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22.《过秦论》中,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写秦国大方迎敌而诸侯国却惧怕而不敢进攻的句子是: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23.《过秦论》中,秦国控制天下之后以华山、黄河为天然屏障的句子是: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24..《过秦论》中,秦始皇自认为“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能守住华山。
25.《过秦论》中,秦孝公时期,对内采取的政治策略是: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26.《过秦论》中,描写战国四公子的特点是: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27.《过秦论》中,总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时秦国强大盛况的句子是: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28.《过秦论》中,秦孝公时期,对外采取的政治策略是:外连衡而斗诸侯。
29.《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30.《过秦论》中,九国之师虽拥兵百万,可面对强秦的迎敌之势却犹豫不决的句子是: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31.《过秦论》中,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32.《过秦论》中,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而在京城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33.《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江山,派遣精兵良将驻守军事要塞的句子是: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_。”
34.《过秦论》中,用“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将领、精锐的士兵守卫要害之地的情形。
35.文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36.《过秦论》中,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三句来具体描写秦始皇的愚民措施。
37.《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所使用的武器与秦国相比的句子是: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38.《过秦论》中,以议论方式来写陈涉起义军战争装备极为简陋的句子是“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39.《过秦论》中,以议论方式来写陈涉起义军战争装备极为简陋的句子是“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40.《过秦论》中陈涉起义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说明武器无法和九国相比,与此有关句子是: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41.《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一呼百应的句子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2.贾谊在《过秦论》中,用云、回声和影子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示出陈涉起义的巨大号召力的句子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3、.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44.贾谊的《过秦论》中表现陈涉起义的巨大影响力,写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的名句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5,《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的影响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6.
贾谊《过秦论》(上)中描写由于秦王暴政,陈涉起兵反抗,百姓积极跟随的句子是“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7《过秦论》中,作者用“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寥寥四句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势力由弱到强,最终统治诸侯,长及百年的历史。
.48.《过秦论》中结尾一段在列举了陈涉的诸多弱点后,总结出了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结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49.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贾谊《过秦论》点明秦亡原因的警策语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9《过秦论》中,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之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陈涉以教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能取得成功。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秦国“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0.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如贾谊的《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借言秦的过失,为汉文帝谋“长治久安”之策,施仁义于民。
61,《过秦论》的主旨句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62.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过秦论》中,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3,
贾谊在《过秦论》中通过论述史实,得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4、
贾谊在《过秦论》中,阐述秦迅速灭亡的原因的一句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5、《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文化上采取措施是:“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66.《过秦论》中,描写陈涉出身是“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其个人素质财力是“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67.《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作战之术远不及九国之士的句子是“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68,.《过秦论》中,描写秦末起义的结果是句子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69.《过秦论》中,描写六国盟约失败,争着贿赂秦国的句子是: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70.《过秦论》中,“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秦国没有任何消耗就把九国军队陷入困境之中。
71.《过秦论》中,秦国利用诸侯国的弱点,乘胜追击,把诸侯打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72.《过秦论》中,孝文王、庄襄王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在他们的统治之下,秦国继续发展壮大的句子是: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73.《过秦论》中,写陈涉起义导致秦国灭亡,被天下人耻笑的句子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74.《过秦论》中,描写诸侯国联合起来,互相配合,成为一体的句子是: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75.贾谊在《过秦论》中“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写秦焚书坑儒以愚民。
76.文中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三句极言陈涉的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
77.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78.《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一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79.《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80,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81,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并且“销锋镝,
铸
以为金人十二”,以此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82,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陈涉起义队伍的武器装备极其简陋的两句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83.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陈涉起义队伍数量少、不堪一击的两句是:“率疲敝之卒,将数百之众”。
84.贾谊在过秦论中论述秦国毫不费力取得河西之地,得益于“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为以后秦王扫六合、吞八荒奠定了基础。
85.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不行先王之道,焚书坑儒的句子是: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86.体现秦始皇在重要的军事战略之地严防紧守的句子是: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