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6.4.3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基础检测卷
一、单选题
1.已知的面积为,且,,则( )
A. B. C. D.
2.在中,,,,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3.在中,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 ( )
A. B. C. D.
4.周长为9的三角形三边长,,长度依次相差1,最大内角和最小内角分别记为,,则( )
A. B. C. D.
5.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 )
A. B. C.2 D.3
6.已知的三个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满足,则( )
A. B. C. D.
7.在中,已知,,,则( )
A. B.1 C. D.
8.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60°,a,则等于( )
A. B. C. D.2
9.魏晋时期,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割圆术可以视为将一个圆内接正边形等分成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当变得很大时,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的思想,可得到的近似值为( )(取近似值3.14)
A. B. C. D.
10.在中,,,,则此三角形解的情况是( )
A.一解 B.两解 C.一解或两解 D.无解
11.在中,若角,,,则角( )
A. B. C.或 D.或
12.在中,,,则的外接圆半径为( )
A.30 B. C.20 D.15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13.已知,,分别为内角,,的对边,,,,则______.
14.在三角形中,,则_________.
15.在△ABC中,若∠A=120°,AB=5,BC=7,则△ABC的面积S=_____.
16.小船和小船在中午12时离开起点,两艘小船的航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小船的航行速度是,小船的航行速度是,下午2时两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7.中,角的对边长分别为,满足.
(1)求角的大小;
(2)若,,求的面积.
18.如图,一条东西流向的笔直河流,现利用监控船D监控河流南岸相距150米的A、B两处(A在B的正西侧).监控中心C在河流北岸,测得,,,监控过程中,保证监控船D观测A和监控中心C的视角为.A,B,C,D视为在同一个平面上,记的面积为S,.
(1)求的长度;
(2)试用表示S,并求S的最大值.
19.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满足.
(1)求角;
(2)若,求外接圆的半径.
20.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1)求A;
(2)若A为锐角,,的面积为,求的周长.
21.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的面积.
(1)求;
(2)若、、成等差数列,的面积为,求.
22.如图,在中,,为边上的点,为上的点,且,,.
(1)求的长;
(2)若,求的值.
参考答案
1.B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直接计算结果.
【详解】
由已知,得,∴.
故选:B
2.D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直接计算结果.
【详解】
.
故选:D
3.A
【分析】
利用余弦定理可求的值,进而得到角B.
【详解】
解:由,
可得:,
由于:,
可得:.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考查了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4.C
【分析】
计算出,,长度,找到最大角和最小角,利用余弦定理解决.
【详解】
由题意得:,
,即,,,
,,
,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余弦定理的应用,属于简单题.
5.B
【分析】
直接利用余弦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
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6.B
【分析】
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得:,根据余弦定理:,
又∵,故A=,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余弦定理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
7.B
【分析】
直接根据正弦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解:∵,,
∴由正弦定理得,,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8.D
【分析】
由已知结合正弦定理即可直接求解.
【详解】
A=60°,a,
由正弦定理可得,2,
∴b=2sinB,c=2sinC,
则2.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试题.
9.B
【分析】
根据题意圆内接正120边形其等分成120个等腰三角形,每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根据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即可列出等式解出sin3°的近似值.
【详解】
当时,每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则其面积为,
又因为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
所以,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与圆的面积公式,属于基础题.
10.A
【分析】
根据正弦定理可判断.
【详解】
根据正弦定理有,
则,
,,
这样的B只有一个,即此三角形有一个解.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断,属于基础题.
11.D
【分析】
由正弦定理,则有,再根据,从而可求角.
【详解】
由正弦定理可得:,则,
因为,所以,
故或.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2.D
【分析】
结合已知条件,由正弦定理即可求的外接圆半径.
【详解】
若外接圆半径为,由正弦定理知:,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由结合已知边角求外接圆半径,属于简单题.
13.或
【分析】
由正弦定理即可求得,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性质以及即可求.
【详解】
由正弦定理:,有,
∴,而,
当时,或;
当时,由,显然无解;
∴或.
【点睛】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结合应用了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属于基础题.
14.
【分析】
利用正弦定理,即可容易求得结果.
【详解】
根据已知条件,利用正弦定理即可得:
,即,
故可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属简单题.
15.
【分析】
用余弦定理求出边的值,再用面积公式求面积即可.
【详解】
解:据题设条件由余弦定理得,
即,
即解得,
故的面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属于基础题.
16.7
【分析】
由小船和小船的航行速度、时间及方向夹角,可得它们的航行示意图,结合余弦定理即可求得下午2时两船之间的距离
【详解】
由题意知,截止下午2时小船、的航行距离分别为5、3
又两艘小船的航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有如下图
下午2时,小船沿CE方向航行5到E点,小船沿CD方向航行3到D点
∴由余弦定理知:
即可得:
故答案为:7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由题意画出实际问题的几何示意图,结合余弦定理求距离,属于简单题
17.(1);(2).
【分析】
(1)根据正弦定理可得:,代入余弦定理,即可得解;
(2)根据内角和为,求出角,解得为直角三角形,即可得解.
【详解】
(1)因为,
由正弦定理可得:,
所以,
所以.
(2)因为,,所以,
所以,可得.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了边化角以及三角形的性质,计算量不大,属于简单题.
18.(1)240m;(2),.
【分析】
(1)在中,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即可得.
(2)由(1)知的长度,利用正弦定理求的长度,结合,利用面积公式即可.
【详解】
(1)在中,,,所以.
因为,所以,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2)在中,设,则,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当时,S取到最大值.
答:的长度为,,S取到最大值.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属于基础题.
19.(1);(2).
【分析】
(1)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公式可得,再将
整理可得
(2)根据余弦定理可得再根据正弦定理求出,即可得
【详解】
解:(1)由正弦定理知
有,且
所以
(2)
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0.(1)或; (2) .
【分析】
(1)由正弦定理将边化为对应角的正弦值,即可求出结果;
(2)由余弦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联立,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
(I)
由正弦定理得,
,即又, 或.
(II),由余弦定理得,
即 ,
而的面积为 .
的周长为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属于基础题型.
21.(1);(2).
【解析】
分析:(1)可得,求得B值;
(2)由a、b、c成等差数列,可得2b=a+c,两边同时平方得:a2+c2=4b2-2ac,又由,可得ac=6,a2+c2=4b2-12,由余弦定理cosB即可求得b.
详解:
(1)∵,
∴,即,
∵,∴.
(2)∵、、成等差数列,
∴,两边同时平方得:,
又由(1)可知:,∴,
∴,,
由余弦定理得,,解,
∴.
点睛: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2.(1);(2).
【分析】
(1)在中可得的大小,运用余弦定理得到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解方程可得的值;
(2)中先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并根据题意判断出为钝角,根据,求出.
【详解】
(1)因为,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所以
,所以.
(2)在中,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所以.因为点在边上,所以,而,
所以只能为钝角,所以,
所以
.
【点睛】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