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致橡树》课件(17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致橡树》课件(17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4 09:44:37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致橡树
舒婷
学习目标
1.
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读本诗;通过诵读品味,
能说出诗中橡树和木棉意象的丰富内涵。
2.
初步掌握抓住意象特点鉴赏诗歌的方法。
3.
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
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舒婷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朗读第一诗节
思考:诗人用了哪些意象含蓄地表情达意?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他们分别象征怎样的爱情?结合诗句分析。
(小组讨论交流)
诗歌赏析
凌霄花
鸟儿
泉源
险峰
日光
春雨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朗读第二诗节
思考:作者欣赏的爱情是一种怎样的爱情?找出有关诗句朗读分析,思考后小组交流总结。
(提示:可以先用诗歌中的原句回答,然后根据原句来解释看法。)
诗歌赏析


橡树
(合)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男)根,紧握在地下
(女)叶,相触在云里。
(合)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女)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男)仿佛永远分离,
(女)却又终身相依。
(合)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致橡树》中提到的爱的条件,给未来的他或她写一段文字。(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升华认知
相信同学们也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期待,但作为高中生的你,如果爱情提前到来,你该怎么办?谈谈你的看法。
升华认知
是一抹迷蒙的晨雾
不要碰,让它悄悄地飘着
是一泓清亮的山泉
不要喝,让它轻轻地唱着
是一朵羞涩的小花
不要采,让它静静地开着
是一枚枝头的青果
不要摘,让它涩涩的挂着
十七岁的枝条依然稚弱
扛不起深沉的思索
我们是等待成熟的果园
让我们依然保持沉默
度过岁月卧成的河流
看我们的生命之树
根根枝丫
将坠满甜蜜的硕果
作业
既然木棉向橡树表达了心声,那么橡树听了这些以后它会对木棉说些什么呢?请以《致木棉》为题写一封信。不少于400字。
感谢大家的聆听
再见!《致橡树》评测练习
1.请大声自由朗读诗歌第一小节,思考,诗人用了哪些意象含蓄地表情达意?他们分别象征怎样的爱情?结合诗句分析。
2.学生大声自由地朗读第二诗节,思考,作者欣赏的爱情是一种怎样的爱情?找出有关诗句朗读分析,思考后小组交流总结。(提示:可以先用诗歌中的原句回答,然后根据原句来解释看法)
3.请同学们结合《致橡树》中提到的爱的条件,给未来的他或她写一段文字。(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4.同学们对爱情的追求和理解有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但作为高中生的你,如果爱情提前到来,你该怎么办?谈谈你的看法。
5.既然木棉向橡树表达了心声,那么橡树听了这些以后它会对木棉说些什么呢?请以《致木棉》为题写一封信。不少于500字。《致橡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读本诗;通过诵读品味,能说出诗中橡树和木棉意象的丰富内涵。
2.初步掌握抓住意象特点鉴赏诗歌的方法。
3.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品味,说出诗中橡树和木棉意象的丰富内涵。
2.初步掌握抓住意象特点鉴赏诗歌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课件辅助教学法
引导启发教学法
讨论合作教学法
涵咏诵读法
四、教学课型:
新授课
五、授课过程: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一.导语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大家,假如给你们一个穿越到未来的机会,能够遇到你心目中的他,你希望遇到的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看来大家对于爱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的确,爱情是一个长青的话题。从《诗经》时代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封建时代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颂他的圣洁美好,表达自己的爱情观。而今天我们就走进现代女诗人舒婷的心灵深处,倾听她的爱情绝唱。(板书课题、作者)二.诗歌赏析(一)解题1.诗歌的题目叫“致橡树”,题目中“致”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致”,向对方表达、表示。2.谁向谁表达?表达什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自己把诗读一遍,整体感受一下。
明确:木棉向橡树表达爱意。(板书:爱情)3.那大家都有过爱情的经历吗?但我们都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憧憬和向往,那诗人向往的爱情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赏读那来自心灵深处的独白。(二)整体把握,宏观欣赏1.朗读是欣赏的开始,下面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同学们注意诗歌的节奏。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找学生朗读,点评指导诵读。4.本诗可以理解为表现诗人爱情观的,按这一理解分析,诗人一开始就表明他的爱情观了吗?诗人开始对某些爱情观持否定态度,然后又表明自己肯定的爱情观,这自然将诗歌分为两节,分在何处?
明确:“不,这些都还不够”。(三)第一诗节赏析下面我们一起赏读第一小节,看一下诗人不欣赏的爱情是怎样的。朗读第一小节,思考:诗人用了哪些意象含蓄地表情达意?这些意象有何特点?他们分别象征怎样的爱情?结合有关诗句分析。(小组讨论交流)明确:凌霄花
鸟儿
源泉
险峰
日光
春雨凌霄花------它能爬的很高,却不是自己的高度,而是要依附于其他事物,这是一种依附式的爱情。生活中的凌霄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追求高位,完全置自己的尊严于不顾。(板书:依附,攀附,攀援皆可)
鸟儿------鸟儿本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灵,天空才是他的世界。可是他只看到橡树的一方绿茵,只知道重复单调的歌曲。(板书:单恋,单调,乏味,单一皆可)
诗人对待他们持什么态度?
明确:“绝不”,坚决否定。泉源------一味的奉献,不求索取险峰------增加橡树的高度,衬托橡树的威仪,把自己作为陪衬,二者并不平等
日光------燃烧自己,献出无尽的光和热春雨------用无声的甘露滋润橡树,奉献乃至牺牲自己成就他人
泉源的滋养、险峰的衬托、日光的照耀、春雨的沐浴,这些对橡树而言都非常重要,它们都是为了橡树的成长默默奉献、给予着。但是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却是怎样的?“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虽然不像前两者那么批判否定,但也表示了“不止”,也就是不仅仅,这些还不够。作者想借此表达的是对怎样的爱情的看法?一方对另一方单一的奉献付出。(板书:奉献,付出,牺牲皆可)2.总结:无论是“凌霄花”的攀援、“痴情鸟儿”的单向痴恋,还是“泉源”、“险峰”的无私奉献、甘愿陪衬,甚至“日光”、“春雨”的自我牺牲而成就他人,在情感的天平上,她们与“橡树”的关系都缺乏独立、平等、自强的精神。学生循着这种情感,再朗读一遍这一小节。(四)第二诗节赏析那么诗人真正向往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全班同学朗读至结尾。思考:作者欣赏的爱情是一种怎样的爱情?找出有关诗句朗读分析,思考后小组交流总结。(提示:可以先用诗歌中的原句回答,然后根据原句来解释看法)明确:“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俗话说,人有人言,花有花语,树有树声。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应另一棵树的灵魂。只有以独立平等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诗人希望所有女性都像树一样活着,而不是像藤条一样攀附别人。(板书:独立平等)“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强调一种亲密的姿态,双方相互依存,两者的亲密互动既有深度又有高度。(板书:相互依存)“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这是一种拟人化的描写,两棵树的树叶随风摆动,作者想象成两棵树相互表达情意,他们的交流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重复单调的情意。(板书:相互交流)“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一是他们有共同的语言,二是他们心有灵犀。(板书:心有灵犀)。“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
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我们有必要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及其遭遇加深体会。中国历史上的女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试图反抗,但常常是以悲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寒潮、风雷、霹雳指的是生活中的磨难,雾霭、流岚、虹霓指的是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既能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也要共享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板书:同甘共苦,荣辱与共)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相爱的双方始终都是独立的个体,看似永保距离,实则尊重彼此,相守相依。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总结:所以,作者以高大的橡树和木棉象征爱情里的男性和女性,他们并肩而站,挺拔俊秀,相依相偎,风雨与共的形象象征男女之间美好的爱情。在诗人眼中,理想的爱情应是独立平等,心灵相通的,爱情的双方应是互相欣赏,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请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这部分。三.升华认识本诗写于1977年,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人们保守内敛,对爱情这种自然美好的事情羞于启齿,避而不谈。即便谈及,也透着强烈的大男子主义思想,诗人极为反对。于是,作者大胆地作了这样一首以男女平等为主题的爱的颂歌,为追求平等独立的爱情发出了强有力的呐喊。下面让我们以最饱满的情感再次诵读这首爱的赞歌。1.理解了作者的爱情观,相信同学们对爱情又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致橡树》中提到的爱的条件,给未来的他或她写一段文字。文体不限,字数不限。2.和刚上课相比,同学们对爱情的追求和理解有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但作为高中生的你,如果爱情提前到来,你该怎么办?谈谈你的看法。是一抹迷蒙的晨雾不要碰,让它悄悄地飘着是一泓清亮的山泉不要喝,让它轻轻地唱着是一朵羞涩的小花不要采,让它静静地开着是一枚枝头的青果不要摘,让它涩涩的挂着十七岁的枝条依然稚弱扛不起深沉的思索我们是等待成熟的果园让我们依然保持沉默度过岁月卧成的河流看我们的生命之树根根枝丫
将坠满甜蜜的硕果四.总结提高爱情是美好的,但现阶段的你们不要品尝爱情的禁果,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们有能力、有精力去驾驭一份爱时,再去追求理想的爱情。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收获一段美好的爱情。五.作业既然木棉向橡树表达了心声,那么橡树听了这些以后它会对木棉说些什么呢?请以《致木棉》为题写一封信。不少于500字。板书设计:
攀附
独立平等
痴恋
爱情
相互依存
奉献
相互交流
心有灵犀
同甘共苦
学生思考未来的他是怎样的人。学生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诗歌节奏。1.请大声朗读诗歌第一小节,思考,诗人用了哪些意象含蓄地表情达意?他们分别象征怎样的爱情?结合诗句分析。2.学生循着这种情感,再朗读一遍这一小节。1.学生大声自由地朗读第二诗节,思考,作者欣赏的爱情是一种怎样的爱情?找出有关诗句朗读分析,思考后小组交流总结。(提示:可以先用诗歌中的原句回答,然后根据原句来解释看法)2.请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请同学们以最饱满的情感再次诵读这首爱的赞歌。1.请同学们结合《致橡树》中提到的爱的条件,给未来的他或她写一段文字。文体和字数不限。2.同学们对爱情的追求和理解有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但作为高中生的你,如果爱情提前到来,你该怎么办?谈谈你的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