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1)
教材第44页“比一比”“连一连”“拼一拼”的内容和第46~47页第1~6、8~10题。
1.经历整理前面所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2.进一步熟悉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算理,并能熟练地计算。
3.进一步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情况。
4.进一步熟悉所学的图形,并应用这些图形拼出不同的图案。
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和分析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难点:正确运用图形和几何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半个学期就过去了,我们也已经学完了四个单元。同学们学会了什么呢?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
生1:我学会了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生2:我学会了辨认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生3:我学会了数100以内的数。
生4:我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
生5:在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时,我有时会说不准确。
……
师:同学们学到的知识真多!接下来我们就来对学过的知识做一个整理。
1.单元基础知识整理。(我学到了什么)
(1)师:在第一单元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件出示知识结构表,并作简要讲解)
重点知识
具体内容
要点提示
十几减几的
退位减法
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破十法、平十法和想加算减法。
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充分体现了加法与减法的互逆关系。
应用十几减
几的退位减
法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1.求“还差几就同样多”的问题时,要用减法计算。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问题时,要用大数减去小数。
大数-小数=相差数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道应用题吧。(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比一比”情境图)看,小象和小猫在做顶盘子的表演,小象顶了15个盘子,小猫顶了6个。如果想知道小猫比小象少顶了几个盘子,该怎样求?画图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尝试画图,用“○”表示盘子。
小象:○○○○○○○○○○○○○○○
小猫:○○○○○○
师:从图中可以直接数出小猫比小象少顶了几个?(9个)你能列式计算吗?(15-6)这个式子应该怎么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学生汇报交流。
(2)师: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明白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并会辨认从各个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课件出示知识结构表,并作简要讲解)
重点知识
具体内容
要点提示
从不同方向
观察物体
1.正确认识物体的前面、侧面和上面。
2.通过观察、比较,判断从某一个方向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判断物体形
状是从哪个
方向看到的
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特点,想象从哪个方向才能看到这种形状,由此判断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以观察者的角度去感受或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判断。
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连一连”情境图。师:快看,小动物们也在学习观察物体呢!谁能说说小兔、小狗、小松鼠分别是在小猴的哪一面观察的?它们看到的会是小猴的哪一面?看一看,在课本上连一连吧。
学生看图,同桌间相互交流,再动手连线,反馈汇报。
(3)师:在第四单元中,我们认识了几种平面图形,会把它们分成其他图形,会用它们拼成美丽的图案,还学会了用七巧板拼图。(课件出示知识结构表,并作简单讲解)
重点知识
具体内容
要点提示
认识图形
(三角形):由三条直直的边组成。
(圆形):圆圆的,平平的,边缘光滑,没有棱角。
(长方形):长长方方的,四条边中有两条长边,两条短边,相对的两条边同样长。
(正方形):四四方方的,四条边一样长。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每一条边都是直直的。
把图形分成
相同的两部
分的方法
正方形和长方形:上下对折、左右对折或斜着对折,都会得到两个一样的图形。
三角形(至少有两条边长度相等):把两条长短一样的边对齐,然后对折,得到两个一样的三角形。
圆:把圆的边缘对齐后对折,得到两个一样的半圆。
三条边长都不相同的三角形不能折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
七巧板
由三种图形组成,其中有1个正方形,5个三角形,1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大三角形一样大,是最大的图形,两个小三角形一样大,是最小的图形。
用七巧板可以拼出多种图形和图案。
辨认简单图
形的方法
先找出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再看这些图形的大小、形状是否相同。
任何一个较复杂的图案都是由若干个基本图形拼成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拼一拼”情境图。师:你能看出笑笑拼出的是什么图案吗?里面用了哪些图形?分别用了几个?
学生小组内交流,指派代表汇报。
2.我的成长足迹。
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上面情境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自我评价,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进步,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对学生的点滴收获与进步都给予掌声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我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想到了什么新的问题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与同伴分享、交流解答。
完成教材第46~47页第1~6、8~10题。(第1题用小棒或读数器做一做,并汇报计算方法。第2题在图上画出。第3题点名口答。第4题让学生观察每组算式,说说算式之间的关系,再独立完成。第5题先看图说出图意,再列式计算。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再列式解答。第8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再连线。第9题由学生自己动手拼图案,再互相交流欣赏。第10题组织学生先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再回答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整理与复习,老师发现每个小朋友都有了很多的收获。放学后,记得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哦!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教学环节链接起来,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开始了本节课的探索,因为有了这些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次又一次地被调动起来,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人人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无穷乐趣。
4第2课时 整理与复习(2)
教材第44页“说一说”的内容和第47~48页第7、11~14题。
1.培养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2.复习10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和比较大小。
3.巩固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
重点: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数的有关知识。
难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件、计数器。
师: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第三单元的知识吧,看看你都掌握了吗?
1.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师:在“生活中的数”这一单元中,我们主要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大小比较及描述。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一单元的具体内容吧。(课件出示知识结构表,并简要讲解。)
重点知识
具体内容
要点提示
100以内
数的认识
1.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计数单位“百”: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去数。
100以内
数的读写
1.100以内数的估计方法:先数出10个,再以此为标准进行估计。
2.数位的顺序: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个位是几,就表示几个一;十位是几,就表示几个十;百位是几,就表示几个百。
3.100以内数的读写: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读写。除最高位外,如果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4.100以内数的组成:整十数是由几个十组成的,不是整十的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100以内数
的大小比较
1.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1)利用数数法比较;(2)借助模型比较;(3)借助中间数比较;(4)借助计数器比较。
2.掌握用位数知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1)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2)位数相同的,从最高位比起。
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在具体情境
中体会并描
述数的相对
大小关系
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方法:通过比较具体数,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相差较小的两个数,用“多得多”“少得多”描述相差较大的两个数,用“差不多”描述比较接近的两个数。
用语言描述数的大小关系是数量之间相对比较的结果。
2.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说一说”的情境图。
师:你会用一句话来描述100吗?其他的数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后再全班汇报。随机找一个比20大的数,像描述100那样说一说。
3.收获和问题。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全班交流,与同学分享。提出自己还存在疑惑的问题或发现新问题,全班交流并解答。
完成教材第47~48页第7、11~14题。(第7题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并说说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及每个数的组成。第11题练习用多种方式表示数,只要能将个位和十位区分开,表达正确即可。第12题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出数学信息,再选出正确答案。第1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第14题让学生先了解图中信息,再独立解答,反馈时说说选择了哪些信息。)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100以内的数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吧!你还有些什么收获?
通过对“生活中的数”这一单元知识的整理,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更系统的了解,形成了知识体系。巩固了所学知识,掌握了必要的基本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总结自己的收获和问题,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到了克服困难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