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生物 七年级上册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素材)(打包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 生物 七年级上册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素材)(打包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13 09:22:13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章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上生物
1、通过测量胸围差,体验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横向变化,说明肋骨间的肌肉活动与胸廓大小变化的关系。
2、通过演示膈肌运动模型,感知胸廓的纵向变化,阐明膈肌活动与气体进出肺的关系,并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小组合作测量胸围差,演示膈肌运动模型,提高动手能力、交流合作和综合分析能力。
回顾肺的概况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每分钟呼吸约16次。
所以人工呼吸的次数也是大约16次/分

胸廓是由胸骨、胸椎和肋骨共同构成的,具有保护肺和心脏等器官的功能。
胸腔是由胸廓与膈围成的空腔。
将双手按在胸部两边,尽力吸气和呼气,感觉肋骨移动的情况,并感觉胸廓的变化情况。

我们体验的感觉是不是一定准确呢?
分组实验——
测量胸围差
目的要求:1、练习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了解自己的胸围差
材料用具:软尺
方法步骤:
1、4个人一组,男女生分开,分工明确,
要有测试者2人、受测者、记录者。
2、测量方法如图所示,一名测量者面对着受测者,用软尺围绕受测
者的胸廊,胸前软尺的下缘要与乳头上缘平齐;另一名测量者在
受测者背侧,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骨的下角
方法:
胸前软尺的下缘要与乳头上缘平齐
背侧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骨的下角
软尺围绕受
测者胸廓
胸围差=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
注意事项:1、受测者要脱去外衣,取自然站立的姿势
2、受测者要尽力深吸气和尽力深呼气,软尺不要有折转。
3、测量3次,取最大值,即为胸围差
记录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
尽力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
胸围差
测量3次,取最大值:(
)
通过测量胸围差可以说明:我们刚才体验的感觉是准确的。
深深吸气时
肋骨向上
向外运动
胸廓扩大
肋骨向下
向内运动
胸廓缩小
深深呼气时
胸围差就是胸廓横向扩张和收缩造成的。
胸廓的横向扩张和收缩又是由哪个结构的活动引起的呢?
胸廓横向
肋骨
向上
向外
运动
变大
胸廓的横向变化
收缩
肋骨间的肌肉
肋骨
胸廓横向
肋骨间的肌肉
舒张
向下
向内
运动
变小
胸廓的横向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将手放在腹部,尽力吸气和呼气,你会有什么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胸腔容积的变化还与膈的活动有关。
吸气时腹部膨大,呼气时腹部缩小。

: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膈肌收缩,位置
胸廓的上下径
胸腔容积
膈肌舒张,位置
胸廓的上下径
胸腔容积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下降
上升
思考:
问题:胸腔容积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是胸腔容积增大导致吸气,还是吸气导致胸腔容积增大?
胸廓


气管
模拟实验:
结论:是胸腔容积增大导致吸气
支气管
体验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关系
知识拓展:气体中普遍存在着压力
结论:一定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增大时,气压减小
气体的体积减小时,气压增大
反比
【典型例题】
1、下列关于人体的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B.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C.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D.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A
2、右图为模拟膈肌运动,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模拟
气状态,乙图模拟
气状态;处于乙图状态中,膈肌处于
(收缩或舒张)状态。
(2)两个图合起来表示肺与
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收缩
外界
【典型例题】


拓展训练:解读曲线图
(1)两曲线反映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有何不同?
(2)这两种状态可能各是什么状态?
曲线B
呼吸频率快,呼吸深度深
曲线A
呼吸频率慢,呼吸深度浅
曲线A:可能是安静状态;曲线B:可能是运动状态
1、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下面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
2.下图是某人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请解读曲线图,并回答问题:
(1)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各处于什么状态?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上下径是怎样变化的?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是坐标系中的哪一点?
收缩
拓展训练:解读曲线图
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B点
水的压力使胸廓扩大受阻,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游过泳的同学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会感到呼吸有些吃力,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