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月是故乡明》 教案+课件+素材(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月是故乡明》 教案+课件+素材(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3 20:30:20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3
月是故乡明
走进作者
季羡林
季羡林,(1911年—2009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等。他精通好多种语言。
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
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画出包含课后生字的词以及不理解的词语。
2.
读不通顺的词句要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3.带着问题读课文:作者回忆了月亮的哪些往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课堂总结
山高月小
烟波浩渺
乐此不疲
清光四溢
相映成趣
晶莹澄澈
离乡背井
漂泊天涯
良辰美景
荷塘月色
碧波万顷
风光旖旎
平沙无垠
巍峨雄伟
茂林修竹
美妙绝伦
燕园胜地
读词组
chéng
chè

qǐng


yín
多音字

yān(燕山)
(燕yàn子)
你去过北京的燕(
)山吗?
夕阳西下,燕(
)子归巢了。
yàn
yān
多音字运用
识字方法
字理识字

形声字。从山,我声。本义:高耸峭拨、令人惊叹的高山。
理解词语
形容非常美妙,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它。文中指作者在故乡以外的地方看到的月亮也很美。
形容水面辽阔。文中指季老先生故乡的小村子的几个大苇坑在他眼中水面也是很辽阔的。
二者互相衬托,显得更有情趣。文中指清空中的明月和水里的那个月亮互相衬托,显得更有情趣。
形容景色柔和美好,风光美丽动人。文中指瑞士莱蒙湖的景色很迷人。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文中哪句话阐明了“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
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
突出了故乡和月亮,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爱和思念。
开篇点题
直抒胸臆
背景资料
自由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月亮?
品读课文
作者分别用什么词语形容了那些地方的月亮?
外国的月亮
北京的月亮
美妙绝伦
奇景
小组讨论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感受。
忆故乡月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摇知了
数星星
抓关键词
内心感受:乐此不疲、有趣
忆故乡月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内心感受: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忆故乡月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到处都是……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内心感受:美好、有趣
思念故乡
忆故乡月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赏月亮
内心感受:诗兴萌动
品读课文
作者明明是在回忆故乡的月亮,为什么写这些童年趣事呢?
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通过回忆这些往事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间接抒情
他乡月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排比
内心感受:美妙绝伦
他乡月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对故乡的思念
品读课文
瑞士莱芒湖
沙漠之月
高山之月
美妙绝伦、喜欢
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的小月亮
思念故乡
对比
品读课文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的小月亮”放在了前边,强调,突出了“我的小月亮”。
我永远忘不掉你,我的小月亮!
哪句话的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倒装句
背景资料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拓展延伸
描写月亮的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子夜秋歌》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白居易《长安正月十五》
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别诗》
课堂练习
一、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渺小(miǎo)
篝火(gōu)
萌发(méng)
B.澄清(chéng)
清澈(chè)
莱茵(lái)
C.旖旎(ní)
祥瑞(ruì)
无垠(yín)
D.顷刻(qǐng)
巍峨(é)
燕山(yān)
C
.
.
.
.
.
.
.
.
.
.
.
.
课堂练习
二、阅读划线句子,联系前后句意,写出四字词语。
(1)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映月”等等,数也数不完。(

(2)以后到了济南,见到山,一下子明白了,山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3)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开家乡到外地,漂泊天涯。(

恍然大悟
不可胜数
背井离乡
作业设计
1.“月是故乡明”在作者眼中,异乡的月亮再大再圆再美,也比不上家乡的明月,在现实生活中,试着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事物。(比如家乡的小河,家乡的小山等)
2.搜集思乡的古诗文,进行书写比赛。
板书设计
3.月是故乡明
他乡月
喜爱思念
故乡的小月亮
对比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课题
3《月是故乡明》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徘、徊”等16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燕”等;会读“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等词语。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3.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由月亮联想到的往事经历,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由月亮联想到的往事经历,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法与


讲授法、情境法等。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个人加减
一、创设情境,古诗导入1.
出示关于月亮的古诗配画。师: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通过月亮,寄托了深深的情感。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不一样的月亮,体会其中的情感。揭示课题,生齐读。2.简介作者季羡林,(1911年—2009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等。他精通好多种语言。
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画出包含课后生字的词以及不理解的词语。(2)
读不通顺的词句要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3)带着问题读课文:作者回忆了月亮的哪些往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出示词组:山高月小
烟波浩渺
乐此不疲
清光四溢
相映成趣
晶莹澄澈
离乡背井
漂泊天涯
良辰美景
荷塘月色
碧波万顷
风光旖旎平沙无垠
巍峨雄伟
茂林修竹
美妙绝伦
燕园胜地
指名读,齐读。3.多音字“燕”的不同读音及运用。4.“峨”字理识字:形声字。从山,我声。本义:高耸峭拨、令人惊叹的高山。5.理解词语意思。三、再读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文中哪句话阐明了“月是故乡明”?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作用:开篇点题,直抒胸臆,突出了故乡和月亮,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爱和思念。四、细读课文,感受思乡情1.
自由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月亮?作者分别用什么词语形容了那些地方的月亮?外国的月亮(美妙绝伦)
北京的月亮(奇景)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感受。①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抓关键词的方法;事件:数星星
摇知了
感受:乐此不疲、有趣
指名读;评读;齐读②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内心感受:
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指导朗读③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到处都是……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内心感受:美好、有趣,表达思乡之情;指导朗读。④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赏月亮;内心感受:诗兴萌动;朗读。五、感受写法1.作者明明是在回忆故乡的月亮,为什么写这些童年趣事呢?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通过回忆这些往事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学习间接抒情的写法)2.对比手法:出示故乡月与他乡月的图片,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3.句子写法:我永远忘不掉你,我的小月亮!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哪句话的表达效果更好一些?4.感受首尾呼应的写法。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六、拓展延伸
同学间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月亮的诗句;教师补充描写月亮的诗句。七、课堂练习八、课后作业
1.“月是故乡明”在作者眼中,异乡的月亮再大再圆再美,也比不上家乡的明月,在现实生活中,试着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事物。(比如家乡的小河,家乡的小山等)
2.搜集思乡的古诗文,进行书写比赛。
板书设计
3.月是故乡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