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学案(知识点全解+全练)(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学案(知识点全解+全练)(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13 11:23:1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学习目标
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并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识点全解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探究目的: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有什么关系?
(2)猜想或假设: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重力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
(3)探究方法:用称重法测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同时测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然后比较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4)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石块、小水杯、水、细线等。
(5)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小石块所受的重力和小水杯所受重力;把小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水杯收集小石块排开的水;测出小水杯和小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把测量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6)实验数据:
次数
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N
物体所受的重力G/N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N
小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G总/N
浮力F浮/N
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N
1
2
3
...
(7)得出结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计算公式
F浮
=G排=m排g=ρ液V排g。由表达式可知,F浮只与ρ液和V排有关,与“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结论一致。
3.使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注意事项
例1:将重6
N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杯中,溢出了4
N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10
N
B.6
N
C.4
N
D.2
N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所以应选C。
【答案】C
知识点全练
练习1:在探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F2、F3和F4。测得F1=1.5
N,F2=0.7
N,F3=1
N,F4=1.2
N,可知F浮=
N,F浮
G排(选填“<”、“=”或“>”)。
【解析】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减去物体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F1-F3=1.5
N-1
N=0.5
N,由图可知,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F4-F2=1.2
N-0.7
N=0.5
N,所以F浮=G排。
【答案】0.5 
=
【点拨】解答与“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有时也称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有关的题目时,要注意理顺以下四个实验数据的测量方法和关系:物体的重力、空烧杯(或桶)的重力、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烧杯(或桶)和溢出的液体的总重力。
练习2
: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2.7
N。当把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7
N。现把该零件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9
N,
求:(g=10
N/kg)
(1)该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
(2)该金属零件的密度ρ金;
(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液。
【解析】(1)金属零件的重力G=F示1=2.7
N,
零件受到水的浮力:F浮=G-F示2=2.7
N-1.7
N=1
N;
(2)由F浮=ρ水V排g得金属零件的体积:V=V排===1×10-4
m3;
金属零件的质量:m==?=0.27
kg,
金属零件的密度:ρ金==2.7×103
kg/m3;
(3)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示3=2.7
N-1.9
N=0.8
N,
由F浮'=ρ液V排'g,V排'=V=V排,得液体的密度:ρ液==0.8×103
kg/m3。
【答案】(1)1
N 
(2)2.7×103
kg/m3
 (3)0.8×103
kg/m3
【点拨】对于涉及两个过程的问题,关键是要找到两个过程间的不变量,它往往是联系两个过程的桥梁,如本题中V排=V=V排'。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某物体浸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2
N,此时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A.可能小于2
N
B.一定等于2
N
C.可能大于2
N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故G排=F浮=2
N。
【答案】 B 
2.把一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8
g,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酒精密度为0.8×103
kg/m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A.大于8
g
B.等于8
g
C.小于8
g
D.无法确定
【解析】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但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排开酒精的质量小于排开水的质量,,所以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小于8
g。
【答案】C 
3.体积相同的三个小球分别放入同种液体中,所处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
B.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C.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D.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
【解析】由图知,三个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甲【答案】 C 
4.重100
N的水可以产生的最大浮力(

A.一定小于100
N
B.一定大于100
N
C.一定等于100
N
D.可以大于100
N
【解析】所谓排开的水,并不是指“实际有多少水被挤出去”,而是指“物体若放进水里,能占多大体积”。由于形状上的差异,很少的水也能形成一个很大的“空心体积”,也就是排水体积,当然就能产生很大的浮力。
【答案】D 
5.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

(g=10
N/kg,ρ水=1×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
N
B.质量为3
kg
C.体积为10
cm3
D.密度为3.0×103
kg/m3
【解析】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重力、拉力作用,其关系为G=F浮+F拉;当浸没在水中时:G=F浮1+F拉1,当浸没在酒精中时:G=F浮2+F拉2,即F浮1+F拉1=F浮2+F拉2;又因为F浮=ρ液gV排,所以ρ水gV排+F拉1=ρ酒精gV排+F拉2,即1.0××10
N/kg×V排+2
N=0.8×103
kg/m3×10
N/kg×V排+2.2
N,解得V排=1×10-4
m3,金属块完全浸入,故V=V排=1×10-4
m3=100
cm3,故选项C错误;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10-4
m3=1
N,故选项A错误;金属块的重力G=+F拉1=1
N+2
N=3
N,质量m===0.3
kg,故B错误;金属块的密度ρ===3×103
kg/m3,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二、填空题
6.某热气球充气后体积为3000
m3,则该热气球所受的浮力为 
 
 N(g取10
N/kg,空气的密度取1.29
kg/m3)。?
【解析】热气球受到的浮力为F浮=ρ空气gV排=1.29
kg/m3×10
N/kg×3000
m3=3.87×104
N。
【答案】 3.87×104
7.把体积为104
cm3的铁块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N,浸没在煤油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N。(ρ煤油=0.8×103
kg/m3,g取10
N/kg)?
【解析】当铁块浸没在水中时,V排水=V=104
cm3=0.01
m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0.01
m3=100
N;当铁块浸没在煤油中时,V排煤油=V=104
cm3=0.01
m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ρ煤油gV排煤油=0.8×103
kg/m3×10
N/kg×0.01
m3=80
N。
【答案】100
 80
8.图甲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降高度h的关系图象。
①物体A浸没在水中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说明浮力与
有关。?
②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物体A的密度为     kg/m3。(g=10
N/kg)?
【解析】①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空气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物体从下端开始接触水面到完全浸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在变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当完全浸入后,深度增加,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②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G=12
N,当物体浸没时,F=4
N,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12
N-4
N=8
N;由F浮=ρ液gV排得,物体的体积V=V排===8×10-4
m3;物体的密度ρ====1.5×103
kg/m3。
【答案】①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②8 
1.5×103
三、实验探究题
9.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
以上探究中,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只填字母)。若图中F1、F2、F3、F4四个力之间的关系式
成立,则可得出结论F浮=G排。?
【解析】实验中求浮力,用铁块的重力减去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F浮=F2-F3;求排开水的重力,用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减去空桶重,即G排=F1-F4。若F2-F3=F1-F4,即可得到结论F浮=G排。
【答案】DBCA(或BDCA)
 F2-F3=F1-F4
10.在学习了“浮力”后,小胖和同学们完成了以下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在水桶中装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越深,观察发现水面升得越高,说明饮料罐排开水的重力越大;同时感受到手对罐向下的压力也越大,这说明罐受到向上的浮力越    。于是小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跟排开水的重力有关。?
(2)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石块,滑得石块重力为G,把石块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分析石块在水中静止时受力,可以得出石块所受浮力的表达式:F浮=  
  。?
(3)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重力大小的关系”时,老师提供的器材如图乙、丙,小胖先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如图乙所示,G=    N,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6
N,从而计算出物体此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    N。为完成实验,他还需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但他发现烧杯无法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进行测量。经过思考,他向老师借来量筒,并把物体排开的水全部装入量筒中,如图丁,水的体积为    cm3,从而计算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    N。(g取10
N/kg)?
(4)分析以上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解析】(1)分析“饮料罐按入水中越深,观察发现水面升得越高,说明饮料罐排开水的重力越大;同时感受到手对罐向下的压力也越大”,可知饮料罐受到的向上的浮力越大。(2)根据受力分析可知,F浮+F=G,所以F浮=G-F。(3)由弹簧测力计示数知G=8
N,所以F浮=G-F=8
N-6
N=2
N;由图中量筒示数知V排=200
cm3=200×10-6
m3=2×10-4
m3,则G排=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2×10-4
m3=2
N。(4)分析上面的数据可知F浮=G排,从而得出的结论是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答案】(1)大 
(2)G-F 
(3)8 
2 
200
 2 
(4)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四、计算题
11.小刚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金属块的密度。将金属块挂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手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手提弹簧测力计,使金属块没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取10
N/kg)
求:
(1)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
(2)金属块的体积;
(3)金属块的密度。
【解析】(1)由图可知,金属块重:G=4.5
N,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3.6
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4.5
N-3.6
N=0.9
N;(2)金属块浸没水中,金属块的体积:V
=
V
排===9×10-5
m3,(3)金属块的密度为:ρ====5×103
kg/m3。
【答案】(1)0.9
N
 (2)9×10-5m3 
(3)5×103
kg/m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学习目标
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并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识点全解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探究目的: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有什么关系?
(2)猜想或假设: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重力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
(3)探究方法:用称重法测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同时测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然后比较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4)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石块、小水杯、水、细线等。
(5)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小石块所受的重力和小水杯所受重力;把小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水杯收集小石块排开的水;测出小水杯和小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把测量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6)实验数据:
次数
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N
物体所受的重力G/N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N
小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G总/N
浮力F浮/N
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N
1
2
3
...
(7)得出结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计算公式
F浮
=G排=m排g=ρ液V排g。由表达式可知,F浮只与ρ液和V排有关,与“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结论一致。
3.使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注意事项
例1:将重6
N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杯中,溢出了4
N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10
N
B.6
N
C.4
N
D.2
N
知识点全练
练习1:在探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F2、F3和F4。测得F1=1.5
N,F2=0.7
N,F3=1
N,F4=1.2
N,可知F浮=
N,F浮
G排(选填“<”、“=”或“>”)。
练习2
: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2.7
N。当把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7
N。现把该零件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9
N,
求:(g=10
N/kg)
(1)该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
(2)该金属零件的密度ρ金;
(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液。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某物体浸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2
N,此时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A.可能小于2
N
B.一定等于2
N
C.可能大于2
N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2.把一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8
g,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酒精密度为0.8×103
kg/m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A.大于8
g
B.等于8
g
C.小于8
g
D.无法确定
3.体积相同的三个小球分别放入同种液体中,所处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
B.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C.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D.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
4.重100
N的水可以产生的最大浮力(

A.一定小于100
N
B.一定大于100
N
C.一定等于100
N
D.可以大于100
N
5.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

(g=10
N/kg,ρ水=1×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
N
B.质量为3
kg
C.体积为10
cm3
D.密度为3.0×103
kg/m3
二、填空题
6.某热气球充气后体积为3000
m3,则该热气球所受的浮力为 
 
 N(g取10
N/kg,空气的密度取1.29
kg/m3)。?
7.把体积为104
cm3的铁块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N,浸没在煤油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N。(ρ煤油=0.8×103
kg/m3,g取10
N/kg)?
8.图甲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降高度h的关系图象。
①物体A浸没在水中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说明浮力与
有关。?
②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物体A的密度为     kg/m3。(g=10
N/kg)?
三、实验探究题
9.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
以上探究中,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只填字母)。若图中F1、F2、F3、F4四个力之间的关系式
成立,则可得出结论F浮=G排。?
10.在学习了“浮力”后,小胖和同学们完成了以下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在水桶中装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越深,观察发现水面升得越高,说明饮料罐排开水的重力越大;同时感受到手对罐向下的压力也越大,这说明罐受到向上的浮力越    。于是小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跟排开水的重力有关。?
(2)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石块,滑得石块重力为G,把石块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分析石块在水中静止时受力,可以得出石块所受浮力的表达式:F浮=  
  。?
(3)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重力大小的关系”时,老师提供的器材如图乙、丙,小胖先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如图乙所示,G=    N,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6
N,从而计算出物体此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    N。为完成实验,他还需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但他发现烧杯无法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进行测量。经过思考,他向老师借来量筒,并把物体排开的水全部装入量筒中,如图丁,水的体积为    cm3,从而计算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    N。(g取10
N/kg)?
(4)分析以上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四、计算题
11.小刚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金属块的密度。将金属块挂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手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手提弹簧测力计,使金属块没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取10
N/kg)
求:
(1)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
(2)金属块的体积;
(3)金属块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