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童年
课前导入
单元话题——童年
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xìng
yún
gòng
sāng
bàng
供
gōng(提供)
gòng (口供)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zhēng
qìng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ēi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三首古诗,思考:这三首诗是不是都是写有关儿童生活的呢?分别写的又是什么呢?
相同之处:
都是写的儿童生活
不同之处:
第一首 童孙学种瓜
第二首 稚子弄冰
第三首 牧童横牛背
学习第一首诗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田园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形成一幅生动的乡村社会长卷;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作有《石湖词》。范成大的父母早亡,家境贫寒。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初授户曹,历官监和剂局、处州知府,累官起居郎。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影响,到清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之说,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谥文穆。
xìng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在田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理解,懂得
从事
树荫
靠近
“儿女”指的是村庄中的成年男女
春季播种之前,耕耘土地。立春过后,春耕即将开始,在中国一些地区一直传承着试犁的习俗,但由于各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寓意春耕生产传统习俗的方式和时间也有所不同。
春耕
夏天锄田除草。
《墨子·三辩》:“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
汉 晁错 《论贵粟疏》:“ 农夫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夏耘
秋季收获农作物。也指秋天所收获的农作物。
秋收大忙季节。
《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
唐 皮日休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声》:“秋收吾所望,悲之真徒然。”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1960年秋收时节,各个水利基建工地要把劳力压缩一部分回农村去收秋。”
秋收
亦作"冬臧"。冬季农家把收获之物贮藏起来。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冬藏
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诗意: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农家夏日劳动场面的描写,男耕女织
前两句诗描写了农家夏日忙碌热烈的劳动场面,体现了村庄大人们的繁忙生活。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儿童“学种瓜”动作生疏、笨拙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从小热爱劳动。
昼
耘
供
稚
漪
zhòu
yún
gòng
zhì
yī
学习生字
昼
耘
桑
晓
zhòu
yún
sāng
xiǎo
昼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稚子弄冰
童孙种瓜 繁忙 可爱
稚子弄冰
村晚
牧童吹笛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受乐趣的学习方法学习了第一首诗,感受了儿童们的可爱,接下来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下面两首诗吧。
自学第二三首古诗
按照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自学第二三首诗。
理解诗意
感受乐趣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幼小的孩子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钲
磬
诗意:
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小心谨慎
得意
懊恼
通过对儿童一些列的动作描写,体会到了儿童的心理变化,感受到了儿童的可爱和乐趣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池岸
水中的波纹
曲调
随口
“浸”字描绘的落日青山倒映水中的景象。
“山衔落日”是怎样的情景?
诗意: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青草茂盛,赤水高涨
落日青山倒映在水中
绿油油的水草长满了池塘边缘,澄碧的池水漫上了塘岸。夕阳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天真可爱 悠闲自在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从中体会到孩子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
比较学习三首古诗
三首诗中,你发现作者笔下的儿童们都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呢?
纯真 可爱
诗人们是怎样写出了这些儿童的纯真可爱的呢?
学种瓜
脱晓冰
横牛背
信口吹
通过描写儿童的典型活动,诗人向我们展现出了各有特点的纯真可爱的儿童的形象,诗人们对这些儿童的喜爱之情便跃然纸上了。
改写
改写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发挥想象,把诗的内容改写成小短文。
(1)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已想象到的画面。
(2)不要逐句翻译原文,要抓住重点,想象儿童的神态、动作、心理等。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稚子弄冰
学种瓜
脱晓冰
村晚
横牛背
小心
得意
懊恼
纯真可爱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