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
设计理念: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经历了对加法和减法运算意义的初步建构过程,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连加连减将加法意义和减法意义进行了延续,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及运算顺序。这是学生加减法学习过程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如果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成掌握运算顺序是不够的。
《标准(2011年版)》内容要求中增加“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突出学生的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反思的过程,以帮助学生丛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智慧。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让学生获取知识,更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智慧。
教学目标:
1、学生联系现实情境和已有认识,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学生能联系问题情境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观察和发现问题、运用已有认识解决新问题的初步能力,感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地方;感受联系旧知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一些简单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含义和口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看情境,描述情境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们,它是蜜桃猪,(出示图片)住在田园东方的蜜桃村。今天邀请大家去他家做客。你们想去吗?
好,我们坐上小火车出发吧!
2、口算练习
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1。
蜜桃猪带领小朋友去田园参观。
(1)这是南瓜,(PPT出示)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运来——2个。
问:一共运来多少个?我们只要怎么办?把两部分南瓜合起来,可以怎么算?4+2=6
师:是的,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算一算。
(2)(动态演示)看,又运来了几个?1个。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运南瓜的过程。(同时指图引导规范)第一次运来,第二次运来,第三次运来,一共有多少个南瓜?
指名1——一起说一说
(3)一共有多少个南瓜,我们应该怎么办?——手势(合起来)
那怎么算呢?你是怎么想的?(说每一步的意思)
4+2=6 ,6+1=7
他是用两个算式来算的,有跟他不一样的吗?
②4+2+1=7
是怎么想的?(图意的方式)
把三部分合起来,可以写成这样用两个加号连接的算式,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这个算式,是这样的读的:4加2再加1。
齐读
3498850946156
7
6
7
(4)计算顺序:
这个算式怎么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引导语:就是先算4+2=6,再算什么?)
说的非常好,4+2=6,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前面的总数6再加1个,就是一共有7个南瓜。
谁能把计算过程再来说一遍。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下面一起来说说计算过程。先算4加2等于6,再算6+1等于7。
比较:
同样是求一共运来几个南瓜,列出了这样两种算式。(手势)看起来不太一样,其实是有相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看看他们都是先算的什么?)
都有4、2、1,列式用到的数字相同
还有呢?指一指
都是先把前两次运来的南瓜合起来——也就是先算4+2=6,再用算出的得数6加1等于7
虽然算式不一样,但是算法是一样的。那你喜欢哪种写法?为什么?
明确:三个数相加,写成连加更简洁。
2、仿练(想想做做2)
(播放小鸟图)
瞧,小鸟第一次飞来,第二次飞来,第三次飞来,用飞来--?
要写一个连加算式,就是要把它们怎么样?对呀,就是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现在谁来完整地说一说。
第一次飞来4只,第二次飞来3只,第三次飞来3只,一共有几只小鸟?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鸟,可以写出怎样的算式?填一填,算式怎样写的?怎么算呢?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你们都是这样算的吗?
老师想问问你们,7表示什么意思,两次总数7只,再加3只就能算出一共有10只。
沟通连加
小朋友看,要求一共有几个南瓜,是把三堆南瓜合起来(大括号),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鸟,是把三部分小鸟合起来(大括号)写成的算式都是连加。看来,求三部分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就可以用连加来计算。
4、教学例2。
(1)接下来我们去摘丝瓜。(看动画)
谁来说说原来有几条丝瓜?为什么有8条呀?小朋友第一次摘了几条,第2次摘了几条。那我们可以求什么呢?(还剩几条丝瓜?)我们一起完整地说一说。
求架子上还有几条丝瓜,可以怎么算?算式怎么写呢?
(板书:8-3-1)
先算什么?8-3=5,算出来的5表示什么意思?第一次摘掉后还剩5条丝瓜(圈出剩下的5条丝瓜)再算什么呢?为什么要用5-1呢?
(5)看来,从总数里连续去掉两部分可以用连减来计算的。这个算式怎么读呢?8减3再减1,一起读一读。
(6)这个算式怎么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一起说一说
5、鸭子图
欸,池塘边来了一群小鸭子,一共有几只?数一数。第一次游走——2只。第二次游走了——4只,岸上还剩几只。
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求还剩几只鸭子,算式怎么列?在练习纸上填一填
独立列式——指名校对。你们都是这样写的吗?
先算什么?再算几减几,为什么要再用7去-4?
沟通连减意义
刚才我们解决了这样两个问题(ppt静态图)
摘丝瓜连续摘了两次,鸭子里面连续游走两批,像这样从总数里连续去掉两部分,都可以写成连减算式。
比较明确计算顺序的相同
观察这四道算式,计算连加、连减都是先算什么的啊?一般我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得数减第三个数。
一般我们把前面的得数写下来,再算后面的。熟练以后,不写也没关系。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 “想想做做”第1题
(1)左边小棒图
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问题?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算式怎样列?填一填,指名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一共有几个正方形?(10个)下面10-4去掉的是哪里的4?
说明:拿东西的时候,我们一般是按照顺序依次来拿的。我们先拿掉最右边4个,再拿掉中间的2个。还剩——根据图意把算式写完整。
指名汇报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第4题
你能直接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比比谁都能算对!2分钟
谁来汇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指出:不管是连加还是连减,计算的时候都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
5、第5题
蜜桃猪拿来三堆桃子。第1堆有3个,第2堆有4个,第3堆有2个。
(1)看了这幅图,你能写出怎样的算式?试着写一写
你的算式是怎样的?
你写的是一个连加算式,是怎么想?
明确:把三部分合起来,就可以写成连加算式。
(2)除了连加,还有没有别的算式?为什么用9去减?-2-3就是去掉第几堆和第几堆?算出的4表示剩下第 几堆。
小结:从总数里面去掉任意两部分,就是另外一部分,都可以列成连减算式。
(3)我们看,连减算式的9就是连加算式的得数9。看来,连加和连减是有联系的。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连加、连减。怎样的情况会用到连加连减呢?
游戏拓展
下面蜜桃猪要和大家玩游戏啦。
先来玩摇骰子。瞧,放进去三颗骰子,摇一摇掷出了哪几个数?(屏幕显示)一共掷了几点?
(1)说明:一般我们按照骰子的排列特点,可以自己有序连加来算一算。
(2)4个骰子
再放一个骰子,摇一摇。现在一共有几个点。
明确:看来,4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都可以用到连加。
投飞镖
三个好朋友比赛投飞镖,我们先来看看比赛规则。(出示)
(1)小狗一共得了8分,第一次投中4分,第二次投中1分,猜一猜第三次投了几分?你是怎样算的?(你是想连加,顺着算的。你能换个角度来想一想吗?8一4一1=3)
明确: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思路来解决。
(2)小猴得了10分,第二次投中5分,第三次投中1分,算一算第一次得了几分?
(3)蜜桃猪是第二名,它得了几分?每次得分都是一样的,三次分别得了几分?(ppt验证)
六、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