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列式计算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会从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中收集信息,说清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列出算式解决用括线表示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能联系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与同学交流思考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3、学生能体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学习数学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形成学好数学的积极心理倾向。
【教学重点】
知道图中括线和问号的作用,理解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难点】
知道图中括线和问号的作用,理解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与合的形式,(1)5与3合起来是几(2)1和几合起来是8
小结:这里合起来的最大的数不知道,用方框表示,这里合起来最大的数是几(8)已经知道了,这里的一个数不知道,所以用方框表示。
2、出示黑板上的磁性贴:左边盆里有5只苹果,右边有3只苹果,
师:看着图,你能列出多少道算式?(两加两减)电脑出示
请你说说,每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
加法:5+3表示把左右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减法:表示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所以用减法。
过渡:就这一幅图画,能列出四道算式,可以加法也可以减法。今天老师要在它上面添加一些符号,让这幅图的意思表达得更加清楚明了。
二、新授
1、介绍括线:
(师板书括线)这叫括线,它的两头指着左右两边的苹果,就表示把两边的苹果——合起来。
屏幕出示其他括线形式,如:出示盒子里的杯子和外面的2只合起来。
把上下的圆片合起来,(转变括线的方向:上下左右);
不管括线的方向怎样,都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电脑出示)
2、介绍条件和问题,并揭题:
黑板上的括线表示——把盘子里有5个苹果,外面有3个合起来,像这样(指黑板)盘子里有5个苹果,外面有3个,已经知道的信息叫做条件(板书:条件)
那合起来的总数(最大数)写哪里呢?帮它找个地方,就写在括线的中间(画框)。现在5个和3个合起来是多少这个总数要你求出来,要算了才知道的,我们就用?来表示。(板书?个)
括线中间的“?个”表示要让你求出“多少个”的意思。要算了才知道。
括线连同问号就表示我们要求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说:“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板书:问题)
师:像这样有条件和问题组成的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认识并学会解决的“实际问题”,这种实际问题师用括线和“?”表示的。要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就必须弄清它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然后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
这道题的条件——问题是——
3、完整叙述,列式解答。
老师会用三句话完整地说出这个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看谁听得最仔细,学得最像。(师说生模仿,先自说再指说2名)
汇报:(左边盘里有3个苹果,右边有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师:你会列式解决这道问题吗?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小结:刚才没有括线和?,我们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减法,现在填上的括线,括线的中间有?个,就表示要求一共多少个,所以只能用加法计算。
翻书60页先找到题目。学生先填一填前两个填空,再列式计算,最后填写问题的答案。集体交流。(电脑出示填空与算式,师板书另一个算式并询问)
师:算式中3表示什么意思?
师:5表示?8呢?
师:3+5=8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过渡:其实,像这样的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我们还可以变成以前学过的分与合题目。(黑板上直接写上分与合的形式)
表示把3和5合起来是8。
师:我们要善于把新学得知识简单化,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那你的本领真是大了!
4、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用三句话连贯完整地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吗?
学生同桌说,汇报。(左边有4人踢毽子,右边有3人在跳绳,一共有多少人?)
师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的位置在括线的中间)
你能把她变成像以前的分与合的形式吗?(左边4人就写4,右边就写3,合起来多少就写方框)
师:你会列式计算吗?坐在书上。校对(4、3、7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5、对比。
师:仔细看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呀?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都用加法计算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括线和问号合起来表示一共有多少?
这两幅图都是让我们求一共有多少,就要把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合起来,所以都用加法计算。?都在括线的中间,表示合起来一共是多少。那老师这里还有一道实际问题,(板贴试一试)
6、出示试一试,请生观察,与例题有什么不同?
师可提示?的位置
师:问号到哪里去了?原来两题的?呢?现在这里是8,你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嘛?
师:那你知道,它从篮子里拿出了几个?
师:你能看图提个数学问题吗?
师:篮子里有几个苹果不知道,要算了才知道,那我们就在篮子上面标上一个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篮子里有几个苹果?
也用三句话连贯完整地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吗?
学生同桌说,汇报。(一共有8个苹果,拿走1个,篮子里还剩几个?)
你能把她变成像以前的分与合的形式吗?(师板书在黑板上)
师:你会列式计算吗?做在书上。校对(为什么用减法?1、8、7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能不能用8-7=1,为什么?)
过渡: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再去小兔子家看一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求什么?谁来说?
7、完成想想做做第二题(步骤同上)
现在的“?”在哪里?这里的6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1人)
8、对比试一试和第二题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再来看看刚才做的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看一看!你知道为什么都用减法计算吗?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这两幅图都要我们求总数中的一部分,都要从总数中去掉告诉我们的那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
9、对比黑板上的两道题
再次组织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两幅图,比较: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在比较中学生发现:图中的括线都表示左右合起来一共的意思,都有一个“?”,左右两边至少有一边是已知条件;不同的是“?”所在位置不同,表示要求的问题不同,要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决,“?”在括线下的是求一共多少要用加法解决,“?”在左边或右边的是求总数里面其中的一部分,要用减法解决。学生们在比较探索中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以此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质量。
师:小朋友们再看黑板上的这两道题,睁大你的眼睛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再找一找,这两幅图又有什么不同呢?
师:我们看,左边这幅图括线下面是问号,表示要我们求一共有多少,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右边这幅图括线下面是8个,表示一共有8个苹果,问号在篮子的上面,是要我们求其中的一部分,就要从总数中去掉告诉我们的那部分,就用减法计算。
相同处:这两幅图都有括线和问号,有了括线和?我们就能用确切的方法来解决像这样的实际问题了。
三、巩固
1、想想做做第3、4题
师:谁来说说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同桌的小朋友先互相说一说。
叙述格式:我知道了()和(),要求(),只要(算式)。
2、抢答。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脑筋转的最快,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师:谁来说,这幅图的条件和问题,怎样列式?
3、拓展
师:小朋友学的真好,小明也很厉害,他也做了几道题,可是淘气的小花猫把它的小爪印留在了作业纸上,
看看小明写的这道算式,你能猜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吗?想一想?
师:那你能猜猜问号藏在哪个脚印的后面呢?
师:是不是呢?一起看一看。真聪明!
刚才我们根据这道加法算式知道了这幅图要求一共有多少个。
师:你看,这道题小明的算式是10-2=8,你能猜猜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问题呢?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
师:要我们求什么呢?
师:所以问号标在哪?(点开)问号原来藏在这儿呀!
4、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填空后交流:
对比与今天做的题目,这是两种物体在比较,有些不同。
三、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