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掌握“凑十法”,理解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学生能探究、思考9加几的进位方法;
3、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感受数学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红花卡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今天,喜洋洋要带大家智勇大闯关,你们有信心吗?(出示课件)
第一关:10+2= 10+9= 7+10= 3+10= 6+10= (答对的奖励小红花)
师:算得真快!
第二关:1+9+8= 6+4+5= 9+1+6 = 7+3+1=
(答对的奖励小红花)
师:这是几个数相加?想一想,怎么算,也可以像我们刚刚那样算得又快又准确。
师:这些算式里没有10,你们怎么也算得那么快?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这样算好在哪里?
师:看来啊,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找到它,计算就能又快又准确。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说图意,列算式
师:老师把刚才奖给9位同学的小红花贴在黑板上。再贴4朵奖给呆会发言积极的同学。
师:关于小红花,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看到的吗?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朵小红花,可以怎么列式?(板书:9+4,4+9)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9加几)
2.自主探究,理解算理
(1)情境中理解
师:你会计算9+4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交流讨论)
预设:①接着数。②凑10。(板书操作移动小红花)
师:谁能把刚才这位同学的想法说一说?
预设:4朵借给左边1朵。 变成10+3=13
提问:这里没有1,没有3,1和3哪里来?
师:那我们就说4分成1和3,9+1=10,10+3=13.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想出了那么多的解决办法。
(2)操作中理解
师:刚才有同学把右边的一个小红花放到了左边凑成了10个,这种方法多方便啊!你们想把这种方法学到手吗?那下面我们将通过摆小棒来学习这种方法。
师:数出9根摆在左边,再数出4根摆在右边。我们应该怎么移,一眼就能看出有几根小棒?请生上台演示。(板书展示)
提问:移动一根小棒,我们就是把9+4变成了几加几?
10+3你会算吗?
师:为什么只移动一根?移动两根不行吗?(学生思考)
师:如果移动2根,我们就把9+4变成了几加几?(11+2)
提问:你们觉得算10+3容易?还是算11+2容易?
师:谁能把刚才的过程来说一说(边板书边说)
想:4可以分成( )和( ),
9+1=10,
10+3=13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活动)
(1)自己先说一说,再请同学说。
(2)课件演示,学生一起说。
师:4+9你会算了吗?
师:这种通过把一个加数凑成10再计算的方法,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就是“凑十法”。
3、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 巩固凑十法
(1)摆小棒练习:9+6
师:请你边摆小棒边说一说。
(课件演示)
(2)圈一圈,算一算,说一说
师:如果不让你摆小棒,用圈一圈的方法计算。你们能行吗?
师:怎么样圈一眼看出有几根?
(3)算一算,说一说
师:如果不让你不让你摆,也不让你圈,你能成功闯关吗?
(请生再说一说3+9)
问:哪里写1,哪里写2?
师:你们都是怎么计算的?
师:我们采用了“凑十法”,就是把9加几的题目转化成了10加几的题目来计算。
2.寻找规律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思考:1.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读一读,重读老师指的数。
观察:2.个位上少的那个1到哪儿了?
师:喜洋洋说小朋友们真厉害!顺利闯了三关!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89页“想想做做”,看到这些题目,是不是老师都讲过了?好,赶紧动笔!
(学生写完后,依次对照答案)
4、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忆下,在喜洋洋的陪伴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9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