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5 得数是6、7的加法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5 得数是6、7的加法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13 09:2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得数是6、7的加法》
一. 教材分析
教学从得数是6、7的加法开始由过去的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重视学生对加法含义的认识及内在联系的体会。教材安排了两组算式作为例题,其余一些得数是6或7的加法,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等方法去探索,学会计算,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并感受方法与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得数不变得合理性。教材在“想想做做”中,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巩固了6、7的加法计算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求新知识,组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和讨论,给学生创造思维想象的空间。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
三.设计思路
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体会“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的过渡。本课第一次用文字的形式呈现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画面,从而根据不同的题意列出相应的和是6的加法算式。在例题的基础上,先扶后放,通过操作,得出和是7的加法算式。教学有扶有放,实现课堂教学从“封闭型”到“开放型”的转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深刻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体会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得数不变的合理性,发展思维,体会成功。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
六.教学准备
课件 学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10以内数的认识, 在所有的数字娃娃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有一天,它们却吵起来了,6说:“两个数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是7的算式多。”7说:“不对,不对,两个数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较多。”同学们,你认为谁说得对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是6、7的加法。(板书课题:和是6、7的加法)
二、探究新知
1.操作学具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7的加法算式。再比一比,到底谁的加法算式多。好,我们先摆到这里。下面请看(课件出示例5)
2.教学例题5
师: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我们国家的植树节。瞧,同学们正在植树造林,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呢!
课件出示学生植树的图画,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
思考: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列式:5+1
师:你们会计算吗?
生;比5多1是6. 师板书 : 5+1=6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求一共有多少小朋友,还可以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1+5=6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它们的得数都表示什么?
交流:从这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要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把推车的1人和排队的5人合起来,也可以把排队来的5人和推车来的1人合起来。列出的算式可以是1+5=6,也可以是5+1=6.
3.教学“试一试”
出示教材52页的辣椒图:4个红辣椒,3个青辣椒。
师;一共有多少个辣椒?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观察后,独立完成填空。
并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整个图的意思,再指名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板书:4+3=7,3+4=7)
4.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摆一摆,填一填
让同桌学生用学具合作操作,然后把算式写在书上。
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反馈交流。
第一小题:先摆4个黄色的圆片,再摆出2个红色的圆片。看看你能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吗?
第二小题:先摆5个红色的圆片,再摆2个黄色的圆片。
5.完成教材第53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是怎样算的。
6.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交流: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来整理一下?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整理。整理后再让学生对开始的故事作出评判。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的第3题,青蛙跳伞。
(出示青蛙跳伞图)叙述:青蛙王国正在举行跳伞表演,可下面有两个湖,小青蛙不知道该往哪个湖里跳,聪明的小朋友,请你帮帮它们。
学生弄清题意后用线连一连。
连完后学生说答案,教师演示青蛙跳进湖里的图画。
2.“想想做做”的第4题。
下面我们来个比赛,比一比,谁能算得又对又快?
3.同桌合作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
老师先扮大象,再选两位学生进行示范。老师报一个数字6,学生说出得数是6的算式。再让学生进行游戏。
游戏:三人一组,分别扮演大象、松鼠和老鼠,看谁说的算式多。
4.完成教材第53页“想想做做”的第六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生活拓展:超市购物。
小朋友们表现真棒。咱们一起去超市买学习用品。每人只带7元钱。
课件出示情境图:
练习本 ?橡皮? 胶带? 三角尺? 记号笔? 美工刀 橡皮泥

1元? ?2元? ?3元? 4元 5元?? 6元?? 7元
(1)买哪两件文具正好是7元?
(2)如果任意选两件,算一算你用了多少元?
板书设计
得数是6 、7的加法
5+1=6 1+5=6
4+3=7 3+4=7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