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大鲵
(娃娃鱼)
两栖动物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鸣囊
鸣囊
雄蛙
雄蛙
讨论:
1、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
2、结合课本P13图片(从受精卵-成蛙),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
抱 对
雌雄蛙抱对
受精卵
蝌 蚪
幼 蛙
成 蛙
青蛙的发育过程
早期蝌蚪与成蛙的比较:
比较 早期蝌蚪 成 蛙
四 肢
尾
呼吸器官
生活环境
食 物
水中
水中和潮湿的陆地
无
有
有
无
鳃
肺和皮肤
浮游生物
昆虫
动物 不同 相同
受精方式 发育过程
青蛙
家蚕
蝗虫
体外受精
体内受精
体内受精
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
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有性生殖
变态发育
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蝗虫有什么异同?
两栖动物概念:
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后,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本报讯 (2008.5.22)昨日下午2时许,连江县东湖镇在一条连接祠台村与洋门村,名为“飞马路”的县道上,出现了大批小青蛙,在青蛙最密集的地方,1平方米的路面上就有几十只,黑压压绵延500多米地,引来众多村民围观。
连江在过去的20年间,为了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扩展人们的居住面积,大量池塘和农田被填平,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
大鲵喜好生长于阴暗安静,水温清凉的幽谷。陕西15条大鲵参展世博会,但过不久,15条大鲵相继死亡。
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但要从自己
做起去保护环境,也要教育我们身
边的人一起来爱护环境,爱护我们
共同的家园。我们坚信,只要人人
都献出一点爱,世界的明天将更加
美好!
考考你
1. 下列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 蟾蜍 B. 蝾螈 C. 龟 D. 大鲵
2.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 蝌蚪 B. 卵
C. 幼蛙 D. 受精卵
3. 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A. 体温不恒定 B. 肺不发达
C. 皮肤呼吸 D. 生殖离不开水
D
C
D
4. 青蛙中能叫的是雄蛙,它长有一对鸣囊,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是?( )。
A. 唱歌 B. 吸引人们的注意
C. 向雌蛙示爱 D. 玩耍
5. 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
A.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B.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D.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
C
敬请指导
谢谢!
谢谢!
敬请指导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新课程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重点介绍以青蛙为代表的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本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进而明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对两栖动物比较熟悉,但对什么是两栖动物、其生殖和发育过程有什么特点、是否与环境有关等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及自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对问题的理解及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片和资料分析,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资料分析,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教法:、启发引导教学法、归纳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2、学法:观察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比较法等。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板书: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多媒体播放上海世博会图片,介绍中国大鲵走出秦岭,亮相上海世博会,问学生大鲵是属于什么动物?多媒体展示青蛙、蝾螈、蟾蜍的图片。引入:今天我们就以青蛙为例来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学生欣赏、倾听思考、回答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板书:(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有性生殖、体外受精2、发育:变态发育板书:(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1.展示赵师秀的《约客》诗句质疑:诗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种季节有什么特点?所有的蛙都能鸣叫吗?青蛙为什么要鸣叫?鸣叫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2.展示讨论题(1)雌雄蛙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2)结合课本图片,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的发育过程。教师引导、小结3.展示早期蝌蚪和成蛙的比较表格,指导学生完成,加深对变态发育概念的理解。4、展示青蛙和家蚕、蝗虫的生殖和发育比较表格,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点。5、引导学生归纳两栖动物的概念。6.过渡语:水域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引入:P14页【资料分析】,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连江环境变迁图片等补充资料来充实教学内容。情感教育: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两栖动物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欣赏、思考、回答讨论汇报叙述思考、比较,得出结论描述,归纳倾听、思考阅读资料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引起共鸣畅所欲言 创设情境,学科渗透,引入教学创设情境、自然过渡联系生活所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判断,学会将已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调动学习积极性,并进行情感教育
课堂小结 借助板书小结所学知识 回忆,梳理 通过小结、加深理解
巩固练习 展示练习 思考、回答 练习巩固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发育: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