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的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的情景中体会连加和连减的意义,能够掌握它们的计算顺序。能正确的计算1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算式。 
2.培养学生通过看图,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体会连加和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从具体情境图中,体会连加和连减的意义并能够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新授 
1、例1 
小芳是个爱劳动的小朋友,她周末来到农场干活。同学们看,她最做什么呀? 
生:小芳在运南瓜。 
同学们观察这张图,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指明学生说一说。 
指出:从同学们刚才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了,原来有4个南瓜,先运来了2个南瓜,又运来了1个南瓜。 
照着老师的样子说一说。 
根据条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一共运来多少个南瓜?(板书:→?) 
计算一共运了多少个南瓜,我们应该用什么法? 
这里你打算怎么加呢? 
生1: 6+1=7。师:6哪里来的? 
生2:4+2+1=7 
指出连加。 
它与我们之前学的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原来是两个数字加起来,现在是三个数字加起来。 
在这个算式中,哪两个数字先加? 
可以先算4+2=6,原来的4个和先运来的2个,再算6+1=7,又运来的1个。 
指名学生说一说。 
2、出示想想做做2 
用老师刚才的词把这张图的意思说一说吗? 
先指名说一说。 
生:树上原来有4只小鸟,先飞来了3只,又飞来了3只,最后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再全班同学一起说一说。 
学生列算式并解答。 
这里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以后我们熟练以后就能将先算4+3=7记在脑子里。 
师:同学们观察我们刚才的两个连加算式,在计算中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 
师: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先将左边两个数相加,得出结果后,再和右边的数相加。 
小结:这就是连加算式的计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板贴: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例2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原来有8根丝瓜,先摘下3根,又摘下1根。 
同桌互相说一说。 
根据这张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还剩几个丝瓜? 
你打算怎么列式? 
生:8-3-1=4 
指出连减。 
连减算式你打算怎么算? 
生:可以先算8-3=5,再算5-1=4。 
指明学生说一说。 
全班一起说。 
师:你觉得连减算式应该怎么算? 
生: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4、出示想想做做3 
观察这张图,请你将图上的信息和同桌交流? 
生:原来有9只鹅,先游走2只,又游走了4只,最后岸上还剩下3只。 
你打算怎么列式? 
学生列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小结:在计算连加连减时,我们要先读清题意,有序思考,在计算时,我们也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二、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1 
出示想想做做1(1) 
从这张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左边有3根小棒,中间有3跟小棒,右边有2根小棒,一共有几根小棒? 
学生写一写,算一算,指名回答。 
2、想想做做1 
出示想想做做1(2) 
这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10个正方形。 
这里的10-4表示什么? 
生:先去掉4个正方形 
老师这里将这4个正方形用虚线框框起来,表示去掉这四个正方形。现在老师又框起来两个正方形,又应该怎么继续列式? 
生:再减2. 
学生说一说。 
列式计算。 
3、想想做做4 
出示第一题。 
三、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在计算连加连减时,我们要先读清题意,有序思考,在计算时,我们也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四、拓展提高 
1、 
师:小芳在农场还采些水果打算送给大家,但是每个水果下面都有一个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师:举手回答,其他小朋友听清楚,回答正确我们就鼓掌,回答错误,我们举手继续回答。 
2、想想做做5 
师:同学们,观察这张图,你会列连加算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