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
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练习
1.理一理
说出下面每个立体图形的名称、字母的含义,并整理特征填入表格。
顶点 ( )个顶点 ( )个顶点 无 ( )个顶点
棱、高 ( )条棱,相对的棱( ) ( )条棱,长度都( ) 有( )条高 有( )条高
面 ( )个面,相对的面( ) ( )个面都是( )的正方形 底面是( )个完全相同的( ),侧面是一个( )面 底面是一个( ),侧面是一个( )面
长方体的棱长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体的棱长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练一练(P92练习与实践第3题)
用铁丝焊接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如果要焊接一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框架呢?
二、互动与反思
1.反馈理一理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个立体图形?(课件出示四个立体图形)图中每个字母含义是什么?
(2)这些立体图形各有什么特征?(课件依次出现)
(3)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和?
2.对于立体图形的特征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试着把四个立体图形分成两类。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指出:①正方体具有长方体所有特征,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体。②圆柱体的高是指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所以高有无数条。③圆锥的高是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所以只有一条。等等)
3. 反馈练一练 。
三、练习与实践
1.基本练习
(1).分别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连线。
小结: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有可能观察到的图形不同,也有可能相同,我们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仔细观察,根据图形的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
(2).P93练习与实践第6题
根据从前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想象并推测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吗?(课件演示)。明确:长方体的长是4、宽是3、高是2,右面两条边分别是宽和高,所以是③号图形。
(3).P92练习与实践第1题。
下图是一个长方体展开图的前面、下面和左面。画出展开图的另外3个面。
课件演示。明确:完整的长方体展开图应该有6个面。画展开图时相对的面相同但不相邻。
(4).P92练习与实践第2题。
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部分,要折成一个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怎样剪?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在图中用阴影表示出这个正方体的展开图。
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实际要画出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的展开图。
小组讨论涂色,鼓励学生想象后画下来。
展示学生的画法,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画法呢?
课件展示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
2.综合练习
(1).根据线的信息,想象出立体图形,并圈出可以描述的物体。(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要结合题目中的单位名称和数据,联系生活实际,合理地进行选择。
(2).P93练习与实践第4题
以下面的长方形或三角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形成怎样的立体图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
引导学生审题:以“一条边”为轴,这条边的位置要看清楚,才能知道怎样旋转。
学生连线,汇报。
如果第一个长方形的长为3厘米,宽为1厘米,那么你知道它旋转出的圆柱的什么信息?(课件演示)
如果第四个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7厘米,那么你知道它旋转出的圆锥的什么信息?(课件演示)
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到平面图形运动成立体图形,哪些边是相互对应的。
四、板书设计
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圆锥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