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复式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复式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13 10:4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式折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图例的作用,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分析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能进行简单预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应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我们已经学习过哪几种统计图?课件出示(回顾统计图的特点)
2.快速选择(说一说为什么)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对学习过的统计图知识进行简单的复习、对比,让学生回顾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借此引出新课教学内容。】
二、新课教学
1.出示不锈钢杯水温变化图(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你能什么时间温度最高?什么时间温度最低吗?
(2)从图中除了能看出水温变化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2.出示陶瓷杯水温变化图
这一张折线统计图呢,从图中你又能了解哪些信息?
学生说一说
3.结合课件,引出单式折线统计图,
4.对比两幅单式统计图:
观察,你能很快地回答:这种杯子什么时候水温最接近?什么时候相差最多?
5.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件演示两张统计图合并成复式统计图的过程)重点突出统计图名称、日期、图例
6.课件演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图过程
(1)你能看懂这幅统计图吗?
(2)表示不锈钢杯、陶瓷杯水温的分别是哪条折线?
(3)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是怎么想的?需要通过计算吗?
引导学生看复式统计图分析问题
(4)从图中,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7.小组讨论:
(1)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汇报、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关于体重情况统计图
(1)出示一张不完整的折线统计图
提问:你觉得这幅折线统计图怎么样?你能得到准确的信息吗?适时指导
(明确统计图名称、单位等重要性)
(2)添加完整,由单式折线统计图变为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比较评价。
(体现由单式折线统计图改为复式折线统计图要修改统计图的名称、添加图例等)
2.练习四第2题
(1)出示统计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组织交流。
(2)回答问题:第几天开始看到根、第几天开始看到芽的?
继续观察,你又能获得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这两项练习主要关注让学生能通过看图,读懂图意,并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评价并进行相关的阐述,并且把一些需要注意的知识点如统计图的名称、制图日期、图例等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3.关于气温情况统计图
(1)出示北京、悉尼两个城市2012年12月27-31日的最高气温情况统计表,按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提问:制图前应注意些什么?
(3)课件演示制图过程
(4)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评价。
(5)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6)出示北京和悉尼常年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你知道哪一条折线表示悉尼,哪一条折线表示北京吗?你是怎么想的呢?
【设计意图:第3项练习设计了一个制图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再次经历统计的过程,通过自己制图进一步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且通过作业展示,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注意到各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回答问题、并根据统计情况作出一定的推理与判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全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课外延伸
请把你和同桌家里近六个月来的电费情况统计出来,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作出分析。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