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陶罐和铁罐》
科
目
语
文
班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教材简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新教材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第27课。本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从这则寓言中可以感悟到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本篇寓言以大量的对话描写见长,充分暴露出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使学生读起来亲切自然。文中神态动作的描写也十分具体生动,使陶罐和铁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便于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非常喜欢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课文中有大量的对话,而且形象鲜明,让孩子们充分地进行分角色朗读,一定会让他们学得快乐。这样还能缩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者
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基本掌握了识字方法,能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的学习与训练。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谦虚。
二、过程与方法
在阅读与角色朗读中了解内容,感受陶罐的傲慢与铁罐的谦虚。
三、知识与技能
1、认读10个生字,理解“奚落”、“争辩”、“轻蔑”、“傲慢”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4、能说说对陶罐和铁罐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资源
教学PPT《陶罐和铁罐》、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陶”字演变,引出课题。(3’)
出示“陶”字的演变过程的图片,引出用陶土制作的罐子叫铁罐,用铁器制作的罐子是铁罐。教师顺势板书课题并画出带有表情的陶罐和铁罐的简笔画,说说陶罐和铁罐的特点(板书坚硬、易碎),(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全文
(7’)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一: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二:读准字音,读通字词。
(多指几名学生说,教师加以点播,将主要内容简单说清楚。)
生字词学习。
认读生字词: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再出示课件读词巩固。
师:刚才老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注意到,大家都提到一个词:“奚落”(板书:奚落)那么谁能说说“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学生回答。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师过渡:那么在课文中铁罐是怎样来奚落陶罐的呢?
(三)细读对话,朗读品味,内化感悟
(15’)
1、出示2——9段,快速浏览,找出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气的词语。
师:说说,你找到了哪些?
Ppt出示这些词语。师:谁能读一读,点人读,生评后再读,全班读(注意要读出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态度。)
请同学们分别带着陶罐和铁罐的语气自由朗读一下2——9自
然段,待会儿请学生模仿一下。
傲慢的铁罐上场了,谁愿意当铁罐?
请两位学生试试。
过渡:面对如此傲慢的铁罐,陶罐又怎么说呢?谁能读读?
根据老师刚才指导那样,前后四人小组互相尝试朗诵一下,要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态度。
请若干小组代表示范。
听到同学们读,老师也想读一读,那老师来读铁罐说的话,你们来读旁白好吗?
5、铁罐从傲慢变为轻蔑,那接下来铁罐会怎样呢?找一找接下来描写铁罐的句子。
师:自己做一做。点拨:他瞪着眼,他还气得手指着对方,他在跺脚呢(用各种动作表情形象化“恼怒”)
师:恼羞成怒的铁罐奚落陶罐的语言一定更尖刻了,听听,他都说些什么?(指名读)
6、铁罐第三次奚落陶了,这使得铁罐已经生气了,那接下来呢第四次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生找,读)
最这一次课文中没有描写铁神态的词语,谁能补充?(更加恼怒)
同桌互读铁罐四次说的话。(练读)
7、下面老师来引读,一组读一次话,第一组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第二组读第二次的话,清楚了吗?
(教师引读:铁罐傲慢地问――、铁罐轻蔑地说――、铁罐恼怒地说――,铁罐更加恼怒,说――)
铁罐用这么刻的话来讽刺挖苦陶罐子,那他它凭什么奚落陶罐(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8、
师: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这是它的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这是它的短处,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谦虚
(2)读第二句后相机设问:你认为陶罐懦弱吗?为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抓“争辩”——读句子,注意省略号的读法。
师评:这是一个谦虚但并不懦弱的陶罐子;这是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的陶罐子…..
(3)从“和睦相处”我们能体会到什么?(陶罐的友善)
(4)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更能体会到铁陶罐的蛮横无理,和他再说道理也没用。)
9、师出示课件,老师读陶罐的话、学读铁罐的话。把对话再表演一遍。
(四)思考讨论,明白道理
(5’)
1、师过渡: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国王御厨里的铁和陶的命运到底如何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0—17段。
2、学生默读后文。
3、指名说。多请几位学生说。归纳或板书:无影无踪
成为文物
师:铁罐去哪了呢?(出示生锈的铁钉,引导学生明白铁的氧化)
4、是呀,当年被奚落的陶罐成了珍贵的文物,而当初傲慢自大的铁罐却在世上消失了。面对陶罐和铁罐截然相反的命运,你受到什么启发呢?
教师引导总结寓意:
是啊,孩子们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希望你们通过学习这则寓言故事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像陶罐一样谦虚、善良。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板书: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五)开展小练笔,拓展延伸(10’)
小练笔:
1、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们一定有很多想法,那你们想对傲慢的铁罐说点什么呢?(出示课件)
我想对傲慢的铁罐说:
。
我想对谦虚的陶罐说:
。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请几个小组代表说一说
2、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本,把你想对陶罐或铁罐说的话写下来。
教师相机品评学生的想法。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
易碎
)
(
谦虚
)
(
坚硬
)
(
易碎
)
奚落
谦让
文物
消失
互相尊重,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