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二次函数
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21分
,
)
?1.
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
A.
B.
C.
D.
?
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右图,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结论有(
)
①?
②?
?③???④?
?⑤.
A.个
B.个
C.个
D.个
?
3.
若正方形的边长为,边长增加,面积增加,则关于的函数解析式为(
)
A.
B.
C.
D.
?
4.
已知二次函数有最小值,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不能确定
?
5.
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第一象限,且过点和.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当时,.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B.
C.
D.
?
6.
设函数=,,是实数,,当=时,=;当=时,=,(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7.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现有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则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0分
,
)
?
8.
抛物线上三点、,,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
9.
将函数图象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可得函数的图象.
?
10.
抛物线向右平移个单位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
?
11.
已知二次函数?,在??内,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
?
12.
不等式对于一切均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
13.
已知抛物线经过点,则________,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
?
14.
用配方法将抛物线化成的形式是________.
?15.
如图,小明的父亲在相距米的两棵树间拴了一根绳子,给他做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拴绳子的地方距地面高都是米,绳子自然下垂呈抛物线状,身高米的小明距较近的那棵树米时,头部刚好接触到绳子,则绳子的最低点距地面的距离为________米.
?16.
在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①;②;③;④,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
1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点,过点平行于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两点,点在抛物线上且在轴的上方,连接、,则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6
小题
,共计60分
,
)
?
18.
已知抛物线.
(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若抛物线与轴的两个交点为、,与轴的一个交点为,画草图,求的面积.
?
19.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求方程在和之间的根的近似值.(结果精确到)
?
20.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与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与轴的交点坐标为.
(1)求出、的值,并写出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函数值为正数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21.
如图,一名男生推铅球,铅球行进高度(单位:)与水平距离(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则他将铅球推出的距离是
.
?
22.
抛物线=的顶点为,它与轴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与轴交于点.
(1)求顶点的坐标;
(2)求直线的解析式;
(3)求的面积;
(4)当点在直线上方的抛物线上运动时,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并且写出此时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3.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分别为坐标轴上的三个点,且,,.
求经过,,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使得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若点为该抛物线上一动点,在的条件下,请求出使最大时点的坐标,并直接写出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21分
)
1.
【答案】
B
【考点】
二次函数的定义
【解答】
解:、,其中,故本选项错误;
、,故本选项正确;
、,整理后不含二次项,故本选项错误;
、,不是整式,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2.
【答案】
B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解答】
解:根据图象,当时,,当时,,可知①②正确;
根据图象与轴的交点位置可知,根据对称轴,且抛物线开口向下,,
可知,,故③⑤正确;
根据对称轴得,可知④错误.
正确的是①②③⑤个,故选.
3.
【答案】
D
【考点】
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
【解答】
解:原边长为的正方形面积为:,
边长增加后边长变为:,
则面积为:,
∴
.
故选:.
4.
【答案】
A
【考点】
二次函数的最值
【解答】
解:∵
二次函数有最小值,
∴
抛物线开口方向向上,即;
又最小值为,即,∴
,
∴
.
故选.
5.
【答案】
D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解答】
∵
二次函数=过点和,
∴
=,=.
①∵
抛物线的对称轴在轴右侧,∴
,
∴
与异号,∴
,正确;
②∵
抛物线与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
∴
,正确;
③∵
抛物线开口向下,∴
,
∵
,∴
.
∵
=,=,∴
=,
∵
,∴
,,
∴
,正确;
④由图可知,当时,,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④.
6.
【答案】
C
【考点】
二次函数的性质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答】
当=时,=;当=时,=;代入函数式得:,
∴
=,
整理得:=,
若=,则=,故错误;
若=,则=,故错误;
若=,则=-,故正确;
若=,则=-,故错误;
7.
【答案】
B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解答】
解:由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得到,
∵
,∴
,
由抛物线与轴交于正半轴,得到,
∴
,选项①错误;
又抛物线与轴有个交点,∴
,选项②错误;
∵
时对应的函数值为负数,
∴
,选项③正确;
∵
对称轴为直线,∴
,即,选项④正确,
则其中正确的选项有③④.
故选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0分
)
8.
【答案】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答】
解:∵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
、,,
∴
点离直线最远,离真相最近,
而抛物线开口向上,
∴
;
故答案为.
9.
【答案】
左,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解答】
解:由“左加右减”的原则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故答案为:左,.
10.
【答案】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解答】
解:∵
抛物线顶点坐标为,
向右平移个单位后,顶点坐标为,
由顶点式,得
平移后抛物线解析式为.
故本题答案为:.
11.
【答案】
【考点】
二次函数的最值
【解答】
解:的对称轴为,且,
故时,取最小值,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12.
【答案】
或.
【考点】
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
【解答】
∵
,
∴
,
∴
,
∴
,
当=时,,画出函数=的图象,找出轴上方所对应的的取值范围得到或;
当=时,,画出函数=的图象,找出轴上方所对应的的取值范围得到或;
当,
①当,不等式变形为,解得,则;
②当,不等式变形为,则,解得,则;
∴
或;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或.
13.
【答案】
,
【考点】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答】
解:∵
抛物线经过点,
∴
,解得,
∴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配方得,
∴
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14.
【答案】
【考点】
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
【解答】
解:.
故化成的形式是.
15.
【答案】
【考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
【解答】
解:以左边树与地面交点为原点,地面水平线为轴,左边树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可得,,,
设函数解析式为,
把,,三点分别代入得出,
同时可得,,
解之得,,.
∴
.
∵
,
∴
当时,米.
故答案为:.
16.
【答案】
②③④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解答】
解:由图可知,抛物线与轴有个交点,所以,故①错误;
对称轴在轴右侧,则,故②正确;
抛物线开口向上,则,
而对称轴在轴右侧,则、异号,所以,
其与轴的交点位于轴的负半轴,则,
所以,故③正确;
∵
,,,∴
,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④.
17.
【答案】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解答】
当时,,则,
当时,,解得,,则,,
∴
,
设,
点在上方时,面积有最大值,
∵
,
∴
当时,面积的最大值为.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6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60分
)
18.
【答案】
解:(1)∵
,
∴
该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
(2)按点在点的左侧画出草图,如图所示.
∵
,
∴
点,点,
当时,,
∴
点,
∴
.
【考点】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解答】
解:(1)∵
,
∴
该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
(2)按点在点的左侧画出草图,如图所示.
∵
,
∴
点,点,
当时,,
∴
点,
∴
.
19.
【答案】
解:方程根是函数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如图所示:二次函数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方程有两个根,一个在和之间,另一个在和之间.
当时,;当时,;
因此,是方程的一个近似根,
故方程在和之间的根的近似值为.
【考点】
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解答】
解:方程根是函数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如图所示:二次函数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方程有两个根,一个在和之间,另一个在和之间.
当时,;当时,;
因此,是方程的一个近似根,
故方程在和之间的根的近似值为.
20.
【答案】
解:(1)由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和两点,
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当或时,.
【考点】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
【解答】
解:(1)由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和两点,
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当或时,.
21.
【答案】
当=时,,
解之得=,=(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推铅球的距离是米.
【考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
【解答】
当=时,,
解之得=,=(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推铅球的距离是米.
22.
【答案】
函数的对称轴为:=,
当=时,==,
故点;
=的顶点为,它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
则点、、的坐标分别为:、、,
将点、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得:,解得:,
故直线的表达式为:=;
过点作轴交于点,则点,
的面积=;
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于点,
设点,点,
则,
∵
,
∴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此时点.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
函数的对称轴为:=,
当=时,==,
故点;
=的顶点为,它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
则点、、的坐标分别为:、、,
将点、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得:,解得:,
故直线的表达式为:=;
过点作轴交于点,则点,
的面积=;
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于点,
设点,点,
则,
∵
,
∴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此时点.
23.
【答案】
解: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由题意可知,,,,
∴
解得:,,,
∴
经过,,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存在一点,
使得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理由如下:
如图,
∵
,,,
∴
.
当平行且等于时,四边形为菱形,
∴
,且点到轴的距离等于,
∴
点的坐标为.
当点在第二、三象限时,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只能是平行四边形,不是菱形,
则当点的坐标为时,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
∴
解得:
∴
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点与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
当点与点,在同一直线上时,,
∴
当点与点,在同一直线上时,的值最大,
即点为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解方程组得或
∴
当点的坐标为或时,的值最大,
此时的最大值为.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答】
解: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由题意可知,,,,
∴
解得:,,,
∴
经过,,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存在一点,
使得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理由如下:
如图,
∵
,,,
∴
.
当平行且等于时,四边形为菱形,
∴
,且点到轴的距离等于,
∴
点的坐标为.
当点在第二、三象限时,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只能是平行四边形,不是菱形,
则当点的坐标为时,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
∴
解得:
∴
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点与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
当点与点,在同一直线上时,,
∴
当点与点,在同一直线上时,的值最大,
即点为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解方程组得或
∴
当点的坐标为或时,的值最大,
此时的最大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