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分别总是痛苦的,江淹曾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离别的诗句词句,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呢?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壮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梦别)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别)
古代描写离别的诗词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慰别)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愁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惨别)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景别)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釧;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苦别)
1、北宋词人。第一个专业词人。
2、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qí)卿。
3、排行第七,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4、词千首。多描绘城市风光、歌妓生活、羁旅行役、下层市民生活。善用民间俚俗语和铺叙手法。
5、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6、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 永
题 解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象征:离愁别恨
作者在填这首词的时候,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情感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所以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这一点。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y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ǎi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诵读、感悟
整体把握
上阕写临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
下阕写离别后孤独痛苦的心情。
朗读,分析本词内容:
从整体上看,这首千古名词,通篇围绕“?????????????????? ”三字构思。
从整体上看,这首千古名词,通篇围绕“伤离别”三字构思: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
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
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
整体把握
从整体上看,这首千古名词,通篇围绕“伤离别”三字构思: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
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情态;
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整体把握
艺术手法
抒情方式
虚实结合
点染
直接抒情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请找出直接抒发词人感情的句子,并概括词中感情。
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借景抒情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请找出词中写景抒情的诗句来,并赏析你最喜欢的一句。
名句赏析
1、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4分)
2、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4分)
3、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为什么?(6分)
赏析思路:
手法+依据+作用
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感情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1、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4分
这一句给我们点出了别离的季节(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雨后阴冷的黄昏)(1分),
寒蝉、长亭、日暮、雨歇(1分),
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1分)的送别氛围,
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1分)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赏析: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4分
这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虚景写实情的手法,(1分)
词人借用想象之景:浩渺的烟波,沉重的暮霭,望不到边际的楚天,(1分)
营造了一个迷蒙辽阔的意境,(1分)
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词人分别后抑郁难舍、孤独寂寞的感情。(1分)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3、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为什么?(6分)
同意。 (观点1分)
此句最妙就在于词人能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1分),
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酒、杨柳、晓风、月影(1分)
下阕词人撷取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典型意象
典型意象:
酒、柳、月、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无名氏《送别》
年年柳色,霸桥伤别。
——李白《忆秦娥》
绿杨陌上多别离。 ——温庭筠
惜别怀远
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李清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伤感
风(晓风)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凄凉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
月(残月)
清 冷
3、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为什么?(6分)
同意。 (观点1分)
此句最妙就在于词人能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1分),
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酒、杨柳、晓风、月影(1分)
集中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1分),
用酒的愁苦、柳的寂寥、晓风的清冷、残月的破碎来烘托离人形只影单、孤零惆怅的心境(2分)
词人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抒情含蓄,的确应为千古名句。(小结1分)
虚实结合
1、实写:
2、虚写: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1、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3、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4、联想:由此及彼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实相济)
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1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4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7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梦游天姥吟留别》
8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9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10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虚
虚
实
实
虚
虚
虚
实
虚
虚
实
虚
虚
离别环境
离别场面
此去行程
寒蝉
长亭
骤雨
烟波
暮霭
楚天
离别难
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无绪催发 泪眼无语
凄切悲凉
难分难舍
惆怅伤感
融情入景
(实)
(虚)
上阕:
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思念苦
今宵酒醒
此去经年
杨柳
晓风
残月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酒醒伤情
惨不成欢
过 渡
伤离别 清秋节
因情造景
情景交融
下阕:
点染鉴赏
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去去”是“点” ,先点明离别之情,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染”,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
请你在《雨霖铃》中再找出这样的句子1-2句,体会这样写的作用和效果。
(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留恋处”是“点”,“兰舟催发”是“染”。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伤别离”是“点”,“冷落清秋节”是“染”。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酒醒何处”是“点”,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染”
如此写法,使得情与景直接交融,即事言情,
情由景生,抒情与叙事相结合。
艺术特色:
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1、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虚实结合,点染结合
婉约词派的特点:
哀怨缠绵
小结
从整体上看,这首千古名词,通篇围绕“伤离别”三字构思: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
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情态;
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全词情景交融,情深意挚,凄楚动人,具有极强的婉约美。
铺叙(铺陈)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zěn)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木兰花(四首)
其一
心娘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皆济楚。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
玲珑绣扇花藏语。宛转香茵云衫步。王孙若拟赠千金,只在画楼东畔住。
其二
佳娘捧板花钿簇。唱出新声群艳伏。金鹅扇掩调累累,文杏梁高尘簌簌。
鸾吟凤啸清相续。管裂弦焦争可逐。何当夜召入连昌,飞上九天歌一曲。
其三
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恃俊。香檀敲缓玉纤迟,画鼓声催莲步紧。
贪为顾盼夸风韵。往往曲终情未尽。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鸾家远近。
其四
酥娘一搦腰肢袅。回雪萦尘皆尽妙。几多狎客看无厌,一辈舞童功不到。
星眸顾指精神峭。罗袖迎风身段小。而今长大懒婆娑,只要千金酬一笑。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yóng)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zěn)知我,倚栏杆处,正恁(nèn)凝愁!
苏轼称赞其佳句为“不减唐人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