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单元复习 课件(56张ppt)-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科粤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单元复习 课件(56张ppt)-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科粤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2-17 09:4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科粤版)
九年级 上册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单元复习(课件)
知识框架
考点讲练
01
难点突破
趁热打铁
02
03
04
01
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制取氧气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性质
用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助燃性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化合反应




支持燃烧
供给呼吸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氧气+水
二氧化锰
发生装置的选择:
分解反应
知识框架
制取氧气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的选择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
明氧气已经满了
排水集气法:集气瓶里的水完全排净,集气瓶口冒出大气泡
催化剂及催化作用:“一变”“二不变”
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物质的燃烧条件
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原理
爆炸、缓慢氧化、自燃
三者缺一不可
知识框架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灭火依据的原理
爆炸与防爆安全
物质的燃烧条件
隔离或清除可燃物;
隔绝空气或氧气;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破坏一个即可
爆炸
爆炸极限
物质组成的表示式
化学式
化学式的含义
什么是化学式
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
化学式的书写
化学式的读法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化合价
定义
常见元素或根的化合价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02
考点讲练
考点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考点讲练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沸点
熔点
____
____
_____
比空气___
_____溶于水
无色
无味
气态

不易
-183℃
-218℃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化学性质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说明氧气具有 。
具体如下:
助燃性
考点讲练
木炭、铁丝、蜡烛和硫分别与空气或氧气的反应:
物质
燃烧时的现象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
文字表达式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木炭
铁丝
蜡烛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木炭和氧气
二氧化碳(CO2)
铁和氧气
四氧化三铁
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
不燃烧,持续红热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发出黄光,放出热量,集气瓶中有水雾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集气瓶中有水雾
蜡烛和氧气
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硫和氧气
二氧化硫(SO2)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考点讲练
【巩固训练】
氧化类型
主要用途
实例
缓慢氧化

剧烈氧化
供给生物呼吸
动植物呼吸、医疗、登山、潜水、航空等
支持燃烧
气割气焊、炼钢、液氧做火箭助燃剂和炸药等
3.氧气的用途
1.[梧州?中考]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燃烧 B.无色 C.无味 D.能供给呼吸
A
考点讲练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3.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医疗急救 B.潜水 C.食品保鲜 D.动植物呼吸
C
考点讲练
4.如图是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时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a.螺旋状的细铁丝慢慢变短;b.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量; d.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其中最能说明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字母)。
(2)写出该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
d
Fe+O2 Fe3O4
利用火柴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引燃铁丝
(4)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考点二:制取氧气
考点讲练
1.反应原理与发生装置的选择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固固加热型
分解氯酸钾制氧气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过氧化氢 氧气+水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固液常温型
注意: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分解氯酸钾制氧气则不加。
考点讲练
2.收集装置的选择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集气法
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比排空气法纯净!
3.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满了。
集气瓶里的水完全排净,集气瓶口冒出大气泡,说明氧气已经满了。
4.检验氧气的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该气体就是氧气。
考点讲练
二、工业制氧气
工业制氧气的方法:
液化空气制氧气
物理变化
【巩固训练】
1.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  )
A.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以上都可以
A
2.检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是否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  )A.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
考点讲练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B
考点讲练
4.规范使用仪器是实验成功的保障,结合如图所示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a、b的名称,a   ,b   。用C收集气体完毕,用玻璃片的   (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住集气瓶口。
酒精灯
长颈漏斗
磨砂面
(2)要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 (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过氧化氢 氧气+水
二氧化锰
BC
考点三: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考点讲练
1.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加快或减慢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加快)
“二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考点讲练
【注意】①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这里的“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含义。
②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但是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③催化剂是针对具体反应而言的,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能够起催化作用,是催化剂;但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④在某个化学反应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做为催化剂。如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时,既可以选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也可以选择氧化铁做催化剂。
考点讲练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巩固训练】
D
考点讲练
考点四: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氧化反应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概念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代表

特点
一变多
多变一
表达式
AB=A+B
A+B=AB
过氧化氢 氧气+水
二氧化锰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考点讲练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注意】
1.这里的氧不仅仅只包括氧气,也包括化合物中的氧元素;
2.氧化反应不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特征反应;
3.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
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分解反应
考点讲练
【巩固训练】
1.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是(  ),B反应属于 。
A.水 氢气+氧气
B.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
C.乙炔+氧气 水+二氧化碳
D.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D
分解反应
考点讲练
考点五: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1.什么是燃烧:
在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________反应。
发光
发热
氧气
氧化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物质本身是________
可燃物接触________________
(3)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________________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着火点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一、燃烧所需的条件
考点讲练
3.缓慢氧化和自燃
(1)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速度比较缓慢,称为__________,如金属生锈、呼吸作用等。变化过程中放热,但不发光。
(2)自燃:缓慢氧化释放的热量聚集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就会引起可燃物的自动燃烧,叫做自燃。
缓慢氧化
·隔离或清除可燃物;
·隔绝空气或氧气;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灭火的原理:
只需满足一个即可。
二、灭火的原理
考点讲练
1.爆炸:爆炸是可燃物在________空间_______燃烧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________和____所发生的现象。
有限
急速 
气体

2.爆炸极限:易爆的可燃物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遇到火源就会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
3.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易燃和易爆物极易________________,甚至引发________,所以存放时要格外小心。所有放置危险品的容器要牢固、密封,容器外要有醒目的警示性标志,并标明物质名称、化学性质和注意事项。
着火燃烧 
爆炸
三、爆炸和防爆安全
考点讲练
【巩固训练】
1.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利于人们更好的利用燃烧为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服务。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研究的条件,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可燃物
B.丙和丁:氧气
C.乙和丁:温度达到着火点D.丙:温度达到着火点
C
考点讲练
2.[怀化?中考]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 B.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
D
3.[雅安?中考]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  )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降低汽油着火点 D.升高汽油着火点
B
考点讲练
4.电影《烈火英雄》的放映让我们意识到日常生活中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油站附近严禁拨打电话
B.厨房中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C.夜晚发生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
D.电动车应放在小区充电桩充电
C
考点六:化学式及其含义
考点讲练
1.化学式:用 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注意】1.只有 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
2.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如水的化学式是H2O,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
元素符号和数字
纯净物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一种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意义
宏观意义
2.化学式的含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表示物质的一个原子
表示该物质的离子个数比
考点讲练
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色氨酸分子中含有4种元素
B.色氨酸中含有氮分子
C.色氨酸中共含有27个原子
D.色氨酸分子中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相等
【巩固训练】
D
考点讲练
考点七:化合价
1.什么是化合价:
化学上用化合价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或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的数目。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R
+n
R
-n
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有正价和负价之分,用+n或-n表示,即:
3.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因此单质的化合价为 。
0
考点讲练
(2)元素的化合价有正负之分,金属元素、氢元素表现出______价,非金属元素有正价也有负价(当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显 价,当氧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显 价)。



(3)有些元素在化合物中表现出多种化合价。例如,铁元素有________价和________价。
+2
+3
(4)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_____。
0
(5)某些原子团也表现出一定的化合价。
考点讲练
(1)根据化学式求元素的化合价
计算依据: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化合价与化学式
(2)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步骤:a.写出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符号,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
b.标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
c.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确定各元素的原子数;
d.写出化学式
考点讲练
1.磷矿粉[化学式为Ca3(PO4)2]是一种常用的磷肥,能増强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Ca3(PO4)2中磷(P)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3 C.﹣1 D.+5
【巩固训练】
D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钾(KCL) B.四氧化三铁(O4Fe3)
C.五氧化二氮(2N5O) D.碘化钾(KI)
D
考点讲练
3.下列有关化合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NaCl和Cl2里,氯元素均为﹣1价
B.一种元素只能显一种化合价
C.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D.在化合物里,非金属元素只能显负价
C
4.仅用5年时间,中国闪亮地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交通新时代。铺设无缝钢轨,需要用大量的钢铁,钢铁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铁有多种氧化物,根据下列信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
(1)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某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FexOy,相对分子质量为72,则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Fe2O3
FeO
考点讲练
考点八: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单质类型
书写方式
由原子构成的单质
稀有气体
金属
固态非金属
由分子构成的单质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氦写为He,氖写为Ne
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铁写为Fe,铜写为Cu
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如碳写为C,磷写为P
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如O2、N2、H2、 O3等。
考点讲练
3.化合物的读法: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总的规则是从右往左读,读作“某化某”,如:NaCl读作 ,CuO读作 。
氯化钠
氧化铜
·由酸根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读作“某酸某”(氢氧化某),如Na2CO3读作碳酸钠,Fe(OH)3 读作氢氧化铁。
二氧化碳
【注意】有时要读出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如CO2读作 。
考点九: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考点讲练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注意:相对分子质量也是比值,单位为1!!!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物质总质量之比。
考点讲练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个数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计算公式:
公式变形:
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点讲练
【巩固训练】
1.某物质由2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则该物质是(  )A.H2O B.CO2 C.N2O3 D.SO3
D
2.[毕节市·中考]黄曲霉素AFTB(化学式为C17H12O6)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莓素,人类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的作用下发生突变,维而转变为癌症。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56mg黄曲霉素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是   mg。
312
6
考点讲练
3.生活中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盒的成分以聚丙烯[(C3H6)n]为主,经过增透或增韧改性,以满足外观、耐低温及高温性能的需求。请回答:(1)(C3H6)n 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2)(C3H6)n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3)168g聚丙烯中含碳元素   g。
6:1
14.3%
144
03
难点突破
难点突破
难点二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难点梳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掌握反应原理,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需要的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如制取氧气时:
难点突破
1.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可以选择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或 (过氧化氢制氧气)或固体加热型装置 (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
2.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确定。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
B
C
A
D
E
难点突破
【补充】多功能集气瓶的使用方法:
a进b出:向上排空气法;
b进a出:向下排空气法;
a进b出:向下排空气法;
b进a出: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集气法:b进a出
难点突破
【典型例题】[山西·中考]小红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图1:仪器a的名称是   ,给试管预热的操作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   。
(2)图2:当气体从b端进c端出时,可收集到的一种气体是   (写名称)。(3)图3: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   时,插入集气瓶中。
铁架台
使酒精灯指的火焰在试管底部下方来回移动
2KMnO4 K2MnO4+MnO2+O2↑
氧气
火柴快燃尽
难点突破
难点二 化学式的综合应用问题
【难点梳理】
通过已知物质的化学式,我们能得到以下信息(以葡萄糖C6H12O6为例):
①可以知道该物质是由哪种粒子构成,如葡萄糖是由 构成;
②可以知道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如葡萄糖是由 组成的
③可以知道该物质分子是由多少原子构成,如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④可以计算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 ;
⑤可以计算葡萄糖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葡萄糖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
⑥可以计算葡萄糖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
碳、氢、氧三种元素
24
12×6+1×12+16×6=180
12×6:1×12:16×6=6:1:8
12×6
180
×100%=40%
分子
【注意】
1.相对分子质量也是比值,单位为1!
2.若题目中没规定元素的比例顺序,一般按化学式中出现的元素顺序列比例式。
3.化学式中同种元素的原子要合在一起计算。
4.计算结果一般要约成最简整数比。
难点突破
【典例剖析】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果中,它能促进?体生长发育,增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试回答:
(1)?个维生素C分子中的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 元素的质量比为   ;
(4)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6:8:6
176
9:1:12
54.5%
04
趁热打铁
趁热打铁
2.[西藏·中考]铕(Eu)是稀土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元素。Eu2O3中Eu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 B.+2 C.+1 D.﹣1
1.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B.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C.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D
A
趁热打铁
3.在研究空气成分的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下列是普里斯特利在研究中收集到的各种气体及当时的名称,这些气体中氮元素化合价为+1价的是(  )
A.“亚硝蒸气”(NO2) B.“亚硝空气”(NO)
C.“减缩的亚硝空气”(N2O) D.“燃素化空气”(N2)
C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氯中氯的化合价 O2 B.2个锌离子:2Zn+2
C.2个氯分子:2Cl D.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A
趁热打铁
5.下列图示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趁热打铁
6.[云南·中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7.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面粉 B.氮气 C.镁粉 D.甲烷
C
B
趁热打铁
8.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它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构成,甘氨酸的化学式为C2H5O2N.甘氨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4:5:32
①③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