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17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17张)+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14 09:43:17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2019年1月25日摄于武汉
《临时约法》复印件
民国粉彩双旗纹茶壶
民国粉彩五色旗
新时装人物图瓷板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
宣统帝
袁世凯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五色旗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临时大总统誓词
    
民国建立现曙光
    
民国建立现曙光
实施这些措施有什么意义?
活动一
小组讨论:
孙中山让位还是不让位?
让位原因
不让位原因
结论
袁世凯
孙中山
材料一
一次安徽前线军情告急,粮饷皆缺,急电中央索饷。孙总统大笔一挥拨款20万,他不知道所谓国库中仅有银元10块。根据美国陆军参谋处资料,其时袁世凯的北洋系部队大约有16.4万人,是当时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而南方的革命军,据日本陆军武官估计大约有40万,可大多缺乏训练、纪律涣散、装备落后,无法打仗。
——汤奇学等《历史的上佳选择——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述评》
材料二
袁世凯具备孙中山缺少的财力、武力。在立宪派心中,袁世凯是“统一”和“秩序”的象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五
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弟恐生出自相残杀之战争,是以退让。
——孙中山《致邓泽如涵》
材料四
我们对袁世凯极为尊敬,关怀有极其友好的情感,我们愿意在中国看到一个十分坚强的政府,能以公正对待外国国家,并能维持国内的秩序。这样一个政府将从我们得到我们能给予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
——1911年11月15日英国外长电示英驻华公使
革命党
5
革命党
18.5%
新军将领
13



70.4%
巡抚
3
布政使
1
提督
1
总参议
1
咨议局议长
3
立宪派
11.1%
材料三
独立各省都督身份
袁世凯
孙中山
南北分裂
军力不足
财政匮乏
列強拒
绝支持
如果清帝退位,宣布赞成共和,我即行辞职。
宣统帝退位
“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袁世凯就任
临时大总统
    
民国建立现曙光
    
《临时约法》倡民主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有人身、居住……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起责任司法独立。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临时约法》倡民主
活动二:小组讨论
根据课本和学习单,小组合作完成“辛亥革命的影响”学习单。
朕即国家
五族共和
君主专制
民族至上、民族平等
材料一
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我们希望这会给中国带来一个他所期望的进步的稳定的政府。
——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评论
时间
年均投资
年均办厂
1895—1911
687万
17家
1911—1918
2300万
79家
材料二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概况
材料三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1912年3月5日《时报》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中华民国建立后,……尽管许多事情实际上依然如故,但民众的心理有了巨大变化,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
——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材料五
1915年袁世凯拍摄龙袍照
广东某富豪的胡椒树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散尼尔·佩弗
两位教授看待辛亥革命有何不同?
辛亥荣光铸丰碑
    
一个新的中国诞生了!不管她的未来走向何处,不管她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渡期有多长,我们都不能忽视一个共和制的中国诞生了!
——美国远东问题专家布朗(1912年3月30日)
辛亥荣光铸丰碑
    
我感受最深的是……
我觉得应该继承的是……
我觉得遗憾的是……
辛亥革命在中国史上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回首当年:
辛亥荣光铸丰碑
    
1894
1905
1911
1912
1906
1907
1910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在各地的武装起义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