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14 09:1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68070011607800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
1.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与西方人文主义发展之间的历史渊源;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2.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重难点】 人文主义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渊源;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要点
学 纲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上立宪制的特点。提高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史料实证】
2.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补充,了解法兰西共和之路的艰难,初步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比较英美法德代议制的不同特点及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有益启示,培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3.比较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民主代议制,注意民主代议制的时间发展脉络,认识代议制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4.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学会历史和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家国情怀】
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回扣课本】西方人文主义发展
根本原因
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不断丰富、发展)
侧重领域
斗争形式
未来构想
文艺复兴
资本主义萌芽
倡导新的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追求现实幸福。
文学艺术领域
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形式;披着宗教的外衣
追求现世生活追求今生享受
宗教改革
资本主义发展
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压榨沉重
挑战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宗教信仰自由,打击西欧的封建势力,从而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宗教领域
披着宗教的外衣
廉价平民教会
民族国家
启蒙运动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
政治领域
摆脱了宗教束缚直接公开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
【基础知识梳理】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及其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一)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及其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历史解释】
1.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历史使命就是打倒封建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资产阶级革命的客观任务就是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取代封建剥削制度;国家政权由封建地主阶级手中转到资产阶级手中,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通过革命道路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国家在历史上只占少数,多数国家是经由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过渡的。但在17、18世纪还没有国家是经由改革完成过渡的。
2.资本主义基本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政体
形式
君主立宪制
(英国为代表)【国家元首是世袭的】
共和制
(美国为代表)【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政党
制度
大多两党制或多党制
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代议制
又称“国会制”或“议会制”
1.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具体分为一院制、二院制、三院制和四院制,以采取一、二院制的为多。二院制由上议院(或称贵族院、参议院、联盟院等)、下议院(或称平民院、众议院、人民院等)组成。议会一般都具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员;一般由选举产生。
【必备知识】2.特征:①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的权力,是间接民主(议会至上原则);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普遍确立 时间:19世纪70年代 方式: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
4.代议制的作用:①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②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 ④推动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民主化进程;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的重大进步。
但存在一定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例如:它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劳动人民很少享受到民主、自由的权利等。
5.认识: 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②政治制度要符合国情。 ③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思考】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条件:
①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成功:[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②资本主义经济基础逐渐形成
③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
【名词解释】政体: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 。政体由国体所决定,与国体相适应。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力量对比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但都体现同一特定阶级的专政。如资产阶级国家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责任内阁制、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等不同政体。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⑴革命爆发的原因(背景)
①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经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阶级)。
③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
因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思考】为什么以议会为基地?(历史传统)
【材料】1215年英国《大宪章》规定,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之外征税;由25名贵族组成委员会,负责召开会议;国王若违反规定,臣民有权反抗。
1343年,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两院独立议事,广泛参与政治、司法、立法和财政活动,成为中古时期英国的重要机关。
17世纪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推行王权专制;英国议会传统遭到挑战。
【史料阅读】1.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进行的对外殖民掠夺和扩张;②英国出现了手工工场,并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些手工工场是属于资本义义性质的;③圈地运动的开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这些都主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④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作为新的商业强国崛起,资本主义加速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及新贵族。当时的一些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实力壮大,成为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从15世纪晚期起,通过圈地运动,英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发展起来,而那些在农村雇工经营牧场或农场的牧场主和农场主被称为新贵族,新贵族有的也兼顾经营工业和商业,他们同其他资产阶级成员有着共同的利益。
(2)革命过程
①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②经过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随后,英国经历了共和国、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
③1688年,发生 “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获得巩固。
④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⑤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3)结果: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
【概念理解】光荣革命:革命结束标志
1688年 詹姆士二世的专制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辉格党与部分托利党人,邀请荷兰执政威廉与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詹姆士二世逃到法国。
【特别提醒】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由神授转为民授(议会)
【思考】为什么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其实质又是什么?
标志:因为通过这场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国家政权。
实质:这是一次不流血的政变,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
★光荣革命意义
①以和平手段,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
②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新的道路(奠定了政治基础)。
【概念理解】《权利法案》的颁布: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
⑴内容:①限制王权: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司法权
②议会权力:选举自由权、言论自由权、集会自由权
⑵方式:运用法律限制王权(立法)
权力转移:政治权力的核心从英王逐渐向议会转移。
⑶意义:①从法律上否定了君权神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确立议会权力超过王权]
②确立议会主权原则,限制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③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初步确立)
④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为英国开辟了和平渐进的发展之路)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注意】《权利法案》在英国起宪法作用,属于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但它并不是成文宪法。
【史料阅读】英国王位的继承是根据长子继承权来决定的,即王位应先由现任君主的长子继承,然后才依次序轮到其他儿子,最后才轮到女儿。但是根据法律,英国王位的继承不是自动的,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Act of Settlement)规定,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
3.英国 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政治制度(政体):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责任内阁制)
⑴君主立宪制:
①含义: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议会实际权力大于君主,君主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②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⑵成熟标志: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 世纪中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核心
①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英语内阁 (Cabinet)一词,源于法语,本义是小房间、密室。
“光荣革命”前,英国国王经常召集少数重要人物在自己的密室开会,商讨政事,由此形成了内阁制的萌芽。
“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在少数大臣的参与下召开,权力受到限制的国王逐渐不再出席。18世纪20年代,在当时的多数党领袖、财败大臣沃波尔主持下,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沃波尔被后人认为是第一任首相,其住宅唐宁街10号成为历任首相官邸。
经过:枢密院(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内阁(国王直辖最高行政机构)——乔治一世起,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组阁——18世纪中叶形成并逐步完善
②内容(特点)
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是国家权力中心。
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在责任内阁制下,组成:内阁的首脑是首相,成员是各部大臣。
首相:产生方式: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担任。
权力:有权提名各部大臣及其他高级官员;主持内阁会议,享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又能通过议会对立法活动施加重要影响(立法创议权)
地位:成为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
289623538100内阁:产生方式:内阁由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织。
与首相关系: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与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则对议会负责
内阁与议会关系:如果议会通过时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相互制约,但权力中心在议会。)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是谁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的首脑是谁
政府首脑如何产生
政府如何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
【注意】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思考】首相是如何产生的?
首先,所在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
其次,本人必须是多数党领袖;
再次,要由国王任命
【知识拓展】⑶政党政治:两党制
随着内阁制形成,英国的两党制也形成
形成过程
①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产生辉格党和托利党
②19世纪,辉格党发展成自由党;托利党发展成保守党
③20世纪初,自由党被工党取代,今天英国政坛上活跃的两党是自由党和工党
⑷发展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选举权扩大)
(1)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扩大政治权利;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金融、商业资产阶级、新贵族把持
(2)内容:①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
②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大大增加选民人数,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
(3)影响:积极方面:适应了工业革命需要,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
消极方面:议会改革未给工人带来任何好处,他们为争取普选权进行新的斗争,宪章运动兴起。
【史料阅读】时代在渐变,英国代议制民主化的程度也在渐变
渐变1: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渐变2: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渐变3: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渐变4: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渐变N:。。。。
趋势:①民主权利不断下移,英国政治不断民主化
②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知识拓展】⑸不断强化——内阁专横(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1)时间:19世纪70年代以后
(2)表现: ①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取得了一部分的立法权、立法提案权、财政权
②首相和内阁加强对议会的控制
【知识拓展】英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无不体现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连续性。
(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渐进式的,英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就是政治权力由英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转移到内阁的历史。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不断发展,内阁制逐渐形成,具有英国特色的代议制度逐步形成不断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从《大宪章》到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和完善,英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政治机构和制度很少是在某种现成理论的指导下构建的,多是适应社会发展新变化,对旧的机构和制度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造,使得政治体制日益完善
4006850328930(4)是一种间接民主,由公民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代议机构,负责制定法律和公共事务,公民参与民主是间接和有限的(雅典民主属于直接民主)。
(5)具有包容性和较大的自由度。
(二) 美国 资产阶级革命及其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
⑴革命的原因
①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
②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殖民压迫(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作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③启蒙思想的影响
【根本】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殖民压迫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阅读】材料一: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造船业成为主要的工业部门;中部:农业规模较大,盛产小麦和玉米,有谷仓之称;南部:盛行种植园经济,大量使用黑奴劳动,主要生产烟草等经济作物
材料二:禁止北美人民制造任何纺织品,不允许把当地生的毛皮制成帽子, 必须先把毛皮出售给英国,在英国制成帽子后再运销到北美。 所有印刷品、商业单据、法律证件等都要缴纳印花税。
材料三:上帝安排英国与美利坚相距遥远,这也是强有力的和自然的证据,证明一方对另一方的统治不符合上天的意图。 ——托马斯·潘恩《常识》
自由和平等是夭赋予人的权利。英国殖民当局的高压政策,是侵犯了人民的自然权利。
——杰斐逊《英属美洲权利综论》
“不自由毋宁死” —— 1775年3月,帕特里克·亨利誓言
“美国的独立如果不曾伴随一场对政府的原则和实践的革命,而单从它摆脱英国这一点来考察,那就微不足道。” —— 托马斯·潘恩《常识》
(2)过程。
①开始:1775年4月,波士顿附近来克星顿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美国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②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③1781年北美人民打败了英国军队。
④胜利: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①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提供了先河;
②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美国 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政体:共和制)
⑴法律文件:1787年宪法
【知识拓展】背景
1、新生的美国面临困境:邦联体制—邦联制的松散和中央政府的软弱,严重影响美国社会的发展。
(财政政策不统一、税收不统一、关税不统一;无力解决大量债务;社会动荡;对外无法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无法促进国内商品流通。对外贸易地位不利;无力维持常备军以解决内忧外患等等)
邦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某些共同的目的而组成的联合体。邦联的成员国仍保留完全的独立主权,只是在军事、外交等方面采取某些联合行动。
2、启蒙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
三权分立学说:英国思想家——洛克最先提出。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加以完善。“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孟德斯鸠
3、18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为其提供了借鉴。
4、北美无专制传统、北美人民普遍接受自由民主平等思想
⑵内容(原则):
①“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
②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③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有一定任期(总统4年;参议院6年,众议院2年)
【知识拓展】1.分权制衡原则
权力
行使者
权力职责
立法
国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行政
总统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大权;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
司法
最高法院
掌握司法权,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286956520320【知识拓展】联邦制原则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问题:主要在于效率不高,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相互推诿、扯皮,各州政府各自为政。
【易误辨析】邦联制和联邦制
邦联制和联邦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合体,区别在于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而联邦则形成新的国家。在邦联制下,组成邦联的各成员国仍然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而在联邦制下,联邦组成单位已经不完全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
⑶性质: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⑷评价:
A积极:确立了共和制政体,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
B消极: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它所体现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三) 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及其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 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
⑴革命的原因
①经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政治(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
③思想:启蒙思想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④外因: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⑤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⑵革命的过程
①1789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控制的制宪议会逐渐掌握了政权。
②8月,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③1791年,议会颁布宪法——1791年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三权分立; 君主立宪制)。
1792年,巴黎人民推翻王权,国民大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国家处于内忧外患
④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1804年称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⑤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和特权),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民法典的参考蓝本。★
⑥1815年,在欧洲各国的联合进攻下,拿破仑帝国覆灭。
(3)意义: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问题思考】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提示: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法国 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⑴确立过程: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共和制 。
【知识拓展】法国政权更迭的历程:
1791年君主立宪制---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⑵共和制确立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简称:法国1975年宪法
【知识拓展】1975年宪法主要内容
①行政权归总统和内阁。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在参议院同意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总统和内阁部长(总统任命)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需经各部部长副署。
②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国民议会)。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可以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的控制(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
【思考】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中,哪些方面初步实现了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
政治理念:①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
②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和人民反抗暴政的权利
实现(实践):⑴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开展,是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反抗暴政的权利思想的实践(这些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4分)
⑵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法国民法典》确立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和人民主权等原则;社会契约论(4分)
⑶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宪法和法国1791年宪法的颁布,体现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权力制衡等政治思想。(4分)
【思考】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人权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1)先进性:资产阶级提出的自由、平等和人权等口号,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6分)
(2)局限性: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和人权,实际上只能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2分)
【知识总结】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1.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受到落后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或殖民统治(如美国)阻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英法两国封建专制程度不同:英国王权薄弱,并形成了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的民主传统,并且从民族民主向资产阶级民主转变;法国王权强大,典型的专制君主制国家。美国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北美人民要求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呼声强烈。
3.思想原因
(1)面临宗教背景:英国宗教阴影还很浓重,运用清教思想;法国启蒙运动后,理性取代蒙昧,运用启蒙思想;美国受宗教影响很小。
(2)启蒙思想程度:英国注重传统,启蒙思想影响较小;法国经历启蒙运动,受启蒙思想影响大;美国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特别是“三权分立”思想。
【总结对比】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角 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年)
北美独立战争
(1775—1783年)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789—1815年)
背景
原因
共因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受到旧政治制度的严重阻碍; 
2.社会矛盾尖锐激化
个因
议会与专制国王的阶级矛盾
北美13块殖民地与宗主国(英国)的民族矛盾
第三等级(以资产阶级为主)与特权等级的阶级矛盾
条件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和发展;
2.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阶级日益强大;
3.启蒙思想传播,并对民众产生深刻影响
根本任务
结束封建专制(或殖民)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革命进程
特点
具有反复、曲折性;
政体不断变化
先宣布独立,后赢得革命胜利
规模大;遭到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斗争异常激烈;政体频繁更替
不同点
斗争对象
封建专制统治
英国殖民统治
君权、神权和等级制度
革命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资产阶级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侵略与反侵略战争
革命程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妥协,保留了君主
美国独立战争后,南北双方进行妥协,在南方保留了大量种植园奴隶制经济
法国大革命最彻底,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而且撼动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政权形式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联邦制、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颁布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相同点
(1)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
(2)领导阶级都以资产阶级为主,革命主力都是人民群众
(3)斗争都充满了曲折,但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4)都颁布了法律性文件来巩固政权
(5)都发生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
(6)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7)都受到了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的扩展
(一)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背景:面临空前统治危机
⑴内忧:政治上,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经济上,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思想上,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⑵外患:19世纪50年代,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2.内容:“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其他改革: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等,还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工业发展。
3.评价: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⑴积极:农民获得自由身,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⑵消极: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二) 美国:南北战争
1.背景:⑴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南方种植园经济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原料、市场、劳动力等)
⑵矛盾的焦点在于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2.过程:
①1861年,南方一些州成立“南部联盟”,挑起内战。美国内战爆发。
②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北方军队由防转攻。最终击败南方分裂势力。
③1865年,内战结束,北方军队胜利,美国的统一得以维护
3.评价:
⑴积极: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⑵不足:但黑人仍备受歧视(种族歧视)。
【知识拓展】《宅地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宅地法》是美国政府1862年颁布的无偿分配美国西部国有土地给广大移民的法令。该法令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和人口西移,确立了小农土地所有制,遏制了奴隶制种植园向西扩展,而且西部农民为联邦军队输送了半数以上的士兵和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对北方取得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意 、德统一
1.意大利
⑴背景:19 世纪中期,意大利处于分裂状态。
根本原因:意大利分裂状态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⑵过程:①1861 年建立意大利王国。
②意大利又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0 年实现了国家统一。
统一方式:革命和反侵略战争
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
2.德意志
背景:19 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分裂状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德意志分裂状态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普鲁士和奥地利是德意志的两个最大邦国。
过程:①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起用主张“铁血政策”的俾斯麦为宰相,他决心通过武力统一德国。②1864—1871 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统一方式:王朝战争
3.统一意义:性质:结束分裂,实现统一,是一场民族运动;结束封建专制,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资产阶级革命。
积极: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促进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力量对比。
消极: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
【知识拓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规定德国是君主立宪制。
  (1)规定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中央拥有极大权力,各邦地位很不平等。
  肯定了德国统一的事实,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帝国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①帝国元首:皇帝:掌握帝国最高行政权,
②行政权:皇帝、首相。首相由皇帝产生并对皇帝负责。
③立法权: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立法机构)。
联邦议会:权利大,议长由首相担任,议员由皇帝任命。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共54名议员,议案表决时如有14人反对就不能通过,普鲁士的17名代表实际上操纵了联邦议会。
帝国国会:权利小,议员由普选产生,体现民主原则,有立法权,但权力有限,国会通过的任何决议最后经皇帝批准才能生效;但不能通过任何对政府不利的法律。
  德国资产阶级在统一后的国家机构中,只获得很小一部分权力。
(3)宪法以专章规定帝国的军事制度,把普鲁士的军事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施行于全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带有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的色彩
2465705150495评价:
积极:
1.实行联邦制,以法律形式巩固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2.建立法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如:议会选举、政党政治
3.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走上了近代民主政治的道路,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参与政权。
4.经济:促进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19世纪末其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局限:
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军国主义)
不完善,不能产生代议制政府
对外扩张;帝国主义间矛盾激化;一战。
(四)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国内:幕府的腐败封建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国外:殖民侵略;19 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过程: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 年推翻幕府统治,恢复天皇权威。 随后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2.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3.内容:
⑴对内:
①明治政府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②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③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
3077845232410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宪法肯定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成为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
⑵对外:侵略扩张。
【知识拓展】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政治前提)
⑴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置都、 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
⑵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意义:结束分裂割据,有利于形成统一国内市场;废除等级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阶级基础;废除武士的俸禄,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总: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统一,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政治基础。
【知识拓展】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1.殖产兴业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前提:土地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评价: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但市场狭小
2.内容:重点内容:兴办军事、重工业;发展交通运输和通讯业 ;出国访问;创办国营民企,扶持私人企业;培养人才。
3.意义: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仅用30年时间,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知识拓展】文明开化 ,发展近代教育
⑴教育:确定“国民皆学”方针:打破了等级制度,培养了大量人才
①改革教育内容:儒学到自然科学;②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小学、中学、大学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于天皇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⑵思想:介绍西学,传播启蒙思想
⑶发展新闻出版事业,传播西学
⑷社会生活方面:西化(衣食住行)
【知识拓展】建立新军队,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⑴军事上创办军火工业,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皇军)
⑵武土道教育:尚武、忠君
⑶设立军事院校
意义:摆脱了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逐渐废除了全部不平等条约,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4.明治维新的评价: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结束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民族国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局限性: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
①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
②政治: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③文化: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④军事:保留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对华侵略、挑起二战)
【知识总结】资本主义的扩展对比
角 度
俄国沙
皇改革
意大利
统一
德意志统一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历史背景
特殊
1861年,俄国面临空前危机
19世纪中期,意大利和德意志都处于分裂状态
美国独立后,经济获得发展。但南北双方矛盾尖锐
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民族危机;有识之士推翻幕府统治,恢复天皇权威
共性
⑴工业革命扩展(除日本外),工业资本主义得到较大发展,但受到政治状况的严重阻碍;
⑵各国社会矛盾尖锐
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
封建农奴制等旧制度
国家分裂,外族统治
国家分裂
南方奴隶制度,缺乏统一市场
封建幕府体制和等级制度、锁国政策、殖民压迫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
沙皇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
革命和反侵略战争
王朝统一战争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实施
明治天皇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改革或统一战争,意大利还有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确立政体
沙皇专制制度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历史影响
⑴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⑵形成(或巩固、扩大)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崛起奠定了基础;
⑶各国革命和改革都不彻底,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落后残余;
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此后各国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扩张政策
【归纳总结】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1.特点
理论依据
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建立方式
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后温和(“光荣革命”);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方式;以俄日为代表,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方式
建立过程
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政体类型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形式
体现原则
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影响
(1)进步性
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
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其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世界意义。
(2)局限性:
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重点知识 能力提升】
一、启蒙思想的实践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由于1832年的改革,(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年的48.8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增加到3.3%。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
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西迁中约减少了1/3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
——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争取国家独立过程中,打出了自由、民主、人权等口号,但资产阶级同时在国内外实行掠夺和压迫,如贩卖奴隶、夺占土著人民的家园。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人权的先进性和局限性。(8分)
⑴先进性:资产阶级提出的自由、平等和人权等口号,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6分)
⑵局限性: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和人权,实际上只能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2分)
二、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的选择与比较
1.英、美、法、德四国政体比较一览表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政体
名称
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总统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确立
1689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187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1
《德意志帝国宪法》
途径
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王朝统一战争
国家
元首
名称
英????王
总????统
总????统
皇????帝
产生
世????袭
间接选举
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世????袭
任期
终身
4年一任
7年一任
终身
权力
统而不治
最高行政长官
与内阁共掌行政权
权力中心
政府
首脑
首????相
总????统
总理
首???相
产生
?议会多数党领袖国王任命
间接选举
议会多数党领袖总统任命
皇帝任命
任期
不确定
不得超过两届
不确定
????????????皇帝决定
权力
与内阁共掌行政权
独立行政权
与总统共掌行政权
与皇帝共掌行政、立法权
议会
名称
上议院
下议院
参议院
众议院
参议院
众议院
联邦
议会
帝国
议会
产生
贵族
选举
州议会选出
各州普选
间接选举
普选
各邦
代表
普选
权力
无实权
独立立法权
立法权
立法权
立法否决权
立法权
立法
审批权
立法权
内阁(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议会对内阁通过不信任案,则内阁就要垮台;
首相有权宣布议会解散
内阁由总统提名,须经国会批准
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内阁由总统任命,经众议院批准
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
内阁和议长均由皇帝任命,
二者均对皇帝负责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具有议会传统。自13世纪开始,议会在王权集中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君主的信任,并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职权,独立性也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君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维持一种联盟的状态。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扶助各自利益的实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霍布斯(英国启蒙思想家)提出“必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然的话,在国内定要发生叛乱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内战”,这正符合英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到革命后期,英国整个民族认识到,议会掌握无所不包的权力是合法的,也是必须的。同时,一个贤明的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这种尊崇王室的心态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的。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后来君主登上皇位的原因密切相关。
——摘编自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因素。(10分)
主要因素:①历史传统的影响; ②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君主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③启蒙思想提供的理论依据;④英国民族的心理需求;⑤“光荣革命”的推动等。(10分)
⑵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雅典、罗马和英国制度的主要表现,并分析美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意义。(10分)
表现:①坚持“人民主权”原则,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②赋予总统较大的行政权;③构建“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6分)
意义:①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②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4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根据以上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异同,(10分)并尝试探讨形成这种不同的原因。(4分)
⑴异同比较:
相同点: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体制,两国君主都是国家元首,在国际上代表国家。(4分)
不同点:①(国家元首)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集立法、司法、行政、外交等大权于一身),而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②(议会权力)德国议会受制于皇帝,无独立立法权,而英国议会权力至上,拥有独立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中心);③(内阁官员)德国主要官员包括宰相由皇帝任免,只对皇帝负责,而英国内阁由议会多数党领袖组建,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6分)
⑵原因:①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产阶级势力控制的议会掌握了国家大权;②而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更多地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知识体系】
【限时训练】
1.《人类历史上100件大事》一书将英国的“光荣革命”名列其中,认为它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转折点”指的是(B)
A.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议会与国王对等分享国家的权力
2.“在英王乔治三世(1760—1820在位)统治时期,处于上升时期的大英帝国却经受了它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材料中的“挫折”是指(A)
A.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国的统治      B.发生反对国王的“光荣革命”
C.国王权力开始受到法律制约      D.英国由君主制向共和制过渡
3.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这场革命”(C)
A.确立了法兰西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B.为英国开辟了和平渐进的发展道路
C.沉重打击了欧洲国家的封建制度    D.最终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
4.1701年,《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所有的决定只有经过枢密院(注:国王咨询机构)成员的签署才能生效……议会取代国王拥有了任命法官的权利……遭议会谴责而定罪的人国王不能随意赦免。”此规定实际上反映了(B)
A.议会拥有了立法权          B.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C.王权开始受到限制          D.英国实行司法独立
5.威廉·皮特(1759—1806)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C)
A.首相是国家权力中心         B.内阁是国家权力中心
C.责任内阁制获得发展         D.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6.“作为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以及它所确立的三权分立的原则,对近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资产阶级的政权建设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材料评价的是(B)
406400055880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大日本帝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7.右图是有关美国政治制度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了美国(B)
A.中央与地方势力均衡    B.两大政党的对立竞争
C.参众两院间矛盾重重    D.总统权力受到了限制
8.“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和实施(B)
A.表明《独立宣言》开始实施      B.有利于美国的发展和崛起
C.美国从此结束了种族歧视       D.美国由此树立起人权榜样
9.容克贵族俾斯麦完成了资产阶级没有完成的伟业,从而确立了俾斯麦在德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这里的“伟业”主要是(C)
A.制定了德国第一部宪法        B.把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
C.通过武力统一了德意志        D.发动普法战争打败法国
386270520066010.漫画《拿手好菜》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对峙的格局。下列有关美国两党的正确表述是( A )
①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②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 
③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有所不同 
④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1688年英国议会策划宫廷政变,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并于1689年被迫签署了国会提出的《权利法案》。《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颁布法律或终止法律的效力,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在和平时期不得招募和维持常备军;议员有在议会期间自由发言的权利;议员的选举是自由的,国王不得干涉;应定期召开议会等。《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它的制定标志着具有近代意义的英国宪法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宗传军《英国宪法形成过程》
材料二:德国的统一使新宪法的制定和推行成为可能。1871年4月,俾斯麦亲自领导制订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在新选出的德意志帝国议会上原样通过。根据宪法,……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任命宰相和其他行政官员,也可免除他们的职务。皇帝还有召集立法机构或宣布解散的权力,法律由皇帝签署并颁布。帝国议会是人民的代表机构,但实际权力很小。它没有一个对它负责的政府,所以有人说帝国议会只能发表“独白”。
——摘编自羊海飞、丁建弘《浅谈德国统一与德国现代化》
⑴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有关议会规定的主要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8分)
主要不同:①英国议会权力大,王权受到制约;②德国议会权力小,议会受王权控制。(4分,言之有理即可)
原因:英国,①议会通过政变掌握国家权力;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强大。(2分,任答1点,言之有理即可)德国,①由普鲁士完成统一,国家权力掌握在国王手中;②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2分,任答1点,言之有理即可)
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简析《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作用。(4分)
作用:①为两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或代议制,或资本主义基本政治制度);②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为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设置提供了借鉴。(4分,任答2点,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17世纪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材料二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3218180331470材料三 雾月政变后,拿破仑担任“第一执政”,他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集权的政府体制,从中央到地方都实行任命制……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典礼,请来了年事已高的教皇,为其登基增添神圣色彩。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制度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并分析英国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政治原因。
变化:由君主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英国具有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资产阶级领导下的议会成为反对王权的领导中心;英吉利民族崇尚中庸,各政治势力互相妥协;“光荣革命”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并取得成功。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表现: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共和制(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民主共和制也可)。影响:确立和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有人认为材料三说明了拿破仑俨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并说明理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
不同意。理由:拿破仑主持制定的《拿破仑法典》,用立法形式维护和保障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巩固和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的统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统治。认识:民主制度受国情、历史传统、领导人、国际环境的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充满曲折性和艰巨性;民主政治建设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时间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