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14 09:1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中华文明多元起源
(1)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2)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春秋战国
(1)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社会出现大变革。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3)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4)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3.秦汉魏晋
秦朝 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
西汉 ①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②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魏晋 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魏晋玄学盛行
4.隋唐时期
(1)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2)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5.宋元时期
(1)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格物致知”。
(2)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3)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6.明清时期
(1)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2)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7.近代社会
(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
(1)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2)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2.提倡民本思想
(1)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
(2)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
(2)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他的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3)战国时期,荀子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4)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4.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张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5.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1)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2)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4)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5)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6.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战国时期的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7.主张和而不同
(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2)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本土性 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多样性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包容性 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凝聚性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连续性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价值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1.“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被司马迁归本黄老、被刘向看作名儒。被今人称作是展现儒法之争的著作《盐铁论》认为:文学与贤良代表儒家,大夫与御史代表法家。东汉王充在《论衡·程材》中用“法家”一词指代法令或法律专家。据此可推知,法家(  )
A.与儒家对立而失势 B.思想内容较庞杂
C.因提倡法治而闻名 D.在先秦并未出现
B [根据材料“韩非子被司马迁归本黄老、被刘向看作名儒”“大夫与御史代表法家”“‘法家’一词指代法令或法律专家”可知,法家思想内容庞杂,故选B项;“大夫与御史代表法家”说明法家并未失势,且“被刘向看作名儒”,排除A项;“被司马迁归本黄老、被刘向看作名儒”说明法家涉及的不仅仅是法治,排除C项;韩非子是战国人,这说明法家在先秦已经存在,排除D项。]
2.孔子生活的时代,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是(  )
A.封邦建国、制礼作乐 B.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C.帝国分裂、民族交融 D.帝国鼎盛、开放包容
B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在此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推广,私有土地不断发展,礼崩乐坏,列国纷争,各国进行“富国强兵”的变法,社会上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诸子百家竞相争鸣,故选B项;封邦建国、制礼作乐是西周初期的社会特征,排除A项;帝国分裂、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C项;帝国鼎盛、开放包容是唐朝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D项。]
3.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慎罚”的“礼治”;提出了旨在长治久安的“德治”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孔子很尊崇周公,甚至为“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浩叹。据此可知(  )
A.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 B.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
C.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 D.周公奉行礼制长治久安
A [由材料周公的“礼治”“德治”及强调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和孔子很尊崇周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思想与周制有着渊源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孔子对周公很尊崇,未体现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周公的“礼治”“德治”及强调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未体现周公开启民本思想的先河,故C项错误;周公奉行礼制,但周朝统治并非长治久安,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统治面临瓦解,故D项错误。]
4.早期马克思主义只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介绍到中国,五四运动后才逐渐自觉地把它当作改造社会的武器而广泛传播。由此可见(  )
A.马克思主义是发展变化的
B.新思想的传播是艰难曲折的
C.人的认识过程是不断深化的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材料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进程由初步介绍到广泛传播,体现了中国人对于新思想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化,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进程,而非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演变,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不同阶段,但是并未体现发展的曲折,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马克思主义是否付诸实践,排除D项。]
5.李贽在著作中把一向被斥为“聚敛之臣”的桑弘羊列为富国名臣。在叙述桑弘羊的主要理财措施盐铁、均输(调剂运输)、平准(平抑物价)、酒榷之后,对昔日史家作出的“民不益赋(增加赋税)而天下用饶”的评价,李贽一再赞叹道:“真,真!”材料反映了(  )
A.桑氏理财措施促进市场竞争
B.汉朝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明朝工商皆本观念开始出现
D.李贽重民安民的民本思想
D [李贽对“民不益赋(增加赋税)而天下用饶”的评价很高,表明李贽对桑弘羊的理财措施的肯定,桑弘羊的措施是重视工商业发展,没有剥削民众,体现的是民本思想,故选D项;桑弘羊的理财措施是促进商业流通,不是促进市场竞争,排除A项;汉朝奉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工商皆本是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提出的,排除C项。]
6.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  )
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
C.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 D.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
A [“人性的丰富……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和“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表达了王夫之的志愿:要总结批判传统儒家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思路,明朝的灭亡使自己心灰意冷,乞活埋就是说不怕清政府的压迫,整体两句就是表现自己的民族气节和人生追求,故选A项;题干反映的是王夫之的儒家思想,不是政治变革,排除B项;人性善恶一直是争议不断而莫衷一是的,且题干无法反映王夫之的善恶思想,排除C项;题干反映不出王夫之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排除D项。]
7.学术界对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存在不同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表现了思想创新的理论勇气。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这一命题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二是天下大事应由人民当家作主,而不应由君王一人垄断;三是君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君由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须尽心尽力为民服务。
——摘编自吴光《黄宗羲的社会批判精神》
材料二 黄宗羲虽然将民本推到了极致,但其政治哲学思想仍然没有跳出孔孟民本的思路和范畴。民本是一种“定对目标选错道路”的空想,永远无法到达“利民”的目的地,因为其一旦进入实践,必然被君主改造成外儒内法的伪民本。如果把民本当成民主,就会让一种“名为民主实为专制”的东西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其结果将是不但不能实现民主的目标,而且还会败坏民主的名声。但民本不是民主并不意味着民本思想没有价值。这种“反法之儒”给走出“秦制”的近代中国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思想动力,并为接轨“西学”提供了本土资源。
——摘编自丁新宇、郭强《民本非民主——定性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现实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社会批判精神”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否定黄宗羲“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及其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理论价值。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民本是一种‘定对目标选错道路’的空想”“名为民主实为专制”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仍然没有跳出孔孟民本的思路和范畴”“永远无法到达‘利民’的目的地”“还会败坏民主的名声”等信息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二“给走出‘秦制’的近代中国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思想动力”“为接轨‘西学’提供了本土资源”等信息回答。
[答案] (1)内容: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倡导社会变革。社会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崛起;君主专制强化与社会矛盾激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
(2)表现:黄宗羲民本思想是一种空想,其本质不属于民主思想。理由:未超越孔孟民本思想范畴;无法实现“利民”目的;败坏民主的名声。
(3)价值:为近代中国反专制斗争提供思想动力;为近代学习西方提供本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