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表面的周长
课题内容: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物体表面的周长》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并掌握了测量的基础上设计的,将为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动手操作,观察,表达及概括能力,并且已经掌握了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实际测量活动,经历认识周长的过程。
能力目标:知道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初步学会表达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积极与同伴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
学具:剪刀、线绳、皮尺、直尺?,树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孩子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礼物,快在抽屉里找一找。(笑脸卡纸)
1.剪一剪
请同学们把这个笑脸剪下来。
2.说一说
你是怎样剪下来的呢?
生:沿着笑脸的边线剪的。板书:边线
3.摸一摸
请同学们摸一摸笑脸的边线在哪呢?
二.实践探究
1.你喜欢老师做的小手工吗?喜欢哪里?(花边)
这个花边在卡纸的什么位置呢?
生:边线处
打开工具袋,用准备的工具量一量,如果给长方形卡纸和圆形卡纸做一个花边,需要多长呢?
先认真的看要求:
(1)先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哪些工具。
(2)和同桌合作完成,量出所需花边长度后在记录卡上写下来。
(3)操作中要注意安全。
2.汇报结果
生:测量长方形所需要花边长度的时候,我先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线的长度,再加起来。
生:用线围绕圆形卡片一周再量线的长度就行。
生:把圆形卡片对折,用线量出半圆的长度,再把线对折,就知道圆形卡片花边的长度了。
3.引出课题
孩子们,刚才你们测量出的花边的长度,我们叫它“周长”。板书课题
4.找一找身边物体的面的周长
三.巩固练习
闯三关
第一关:请用皮尺量一量你同桌的头围和腰围。
第二关:测量树叶的长度。
第三关:指出图形的周长。
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周长,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吗?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能做一个有心人,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面-----边线------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