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R) 
第5课时 用“多少”描述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明确事物的“标准”进行具体比较,使学生感知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引导学生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合情推理和表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数感。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数学用语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 
从图形到数,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数量之间的多与少的关系。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1.观察写数。 
34 
 36 
 38 
 
 41 
91 
 89 
 
 86 85 
 
学生交流结果。 
2.填“>”“<”或“=”。 
41(  )60 87(  )39 90(  )91 
57(  )75 92(  )29 46(  )49 
完成后,交流结果。 
3.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5、71、29、94、89、24、80。 
展示台展示学生作业。 
4.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数的大小比较,我们现在来说一说几个数比较的大小关系。 
(板书课题)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P43例6.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每种球有多少个呢? 
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红球有58个。 
蓝球有15个。 
黄球有10个。 
师:我们把这三种颜色的球进行比较,看能得出哪些结论。我们来分组讨论,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 
一阵激烈的讨论之后,汇报讨论结果。 
师:谁想把讨论的结果说给老师听? 
引导学生说出:红球58个比蓝球15个多得多。 
(板书:多得多) 
引导学生说出:蓝球15个比红球58个少得多。 
(板书:少得多) 
生1:蓝球15个比黄球10个多得多。 
生2:应该是蓝球15个比黄球10个多一些。 
师:蓝球15个比黄球10个多得多,还是多一些呢?用哪一个词描述更合适呢?请同学们再讨论讨论。 
讨论后组长汇报情况,其他同学评价补充。(讨论之后,一些学生仍坚持说是多得多) 
师:请同学们把这三个数58、15、10放在一起看,那么15和10比用哪一个词更恰当呢?谁能说一说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5个比10个多一些”较恰当。这三个数中,15个比10个多了5个,而58个比15个多了43个,所以58个比15个应该是多得多,15个比10个应该是多一些。 
师:有道理,我也认为多一些更合适,大家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板书:多一些) 
师:还有别的结论吗? 
生3:10个比15个少一些。 
(板书:少一些) 
生4:红球58个比黄球10个多得多,黄球10个比红球58个少得多。 
师:还有吗? 
学生可能想到:(1)红球和蓝球合起来的个数比黄球多得多。 
(2)红球和黄球合起来的个数比蓝球多得多。 
概括:表示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了我们上节课学的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外,还可以用刚才的“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它们的大小关系。你会说吗?来说说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43页做一做。 
(1)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2.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 
15 17 45 
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在这节课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懂得了哪些知识? 
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也可评价一下别人。 
师:在这节课中,有好多同学也都表现得很好,他们认真思考,还积极发言。个别同学没积极思考,老师希望你下一节课有所进步。 
【板书设计】 
用“多少”描述数之间的关系 
58 15 10 
多得多 少得多 
多一些 少一些 
【教后思考】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先用语言说出谁多、谁少,再比较红球、蓝球都比黄球多,引导比较说得更清楚。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来描述,反之用少得多、少一些。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