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美版美术《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意象艺术)》课件(31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人美版美术《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意象艺术)》课件(31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2-14 21:22:06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马蒂斯夫人像》油画
法国
马蒂斯
《蒙娜丽莎》油画
达芬奇
《春玉》国画
工笔人物
毕加索《弹曼驼铃的少女》
郭增庆《牡丹鹌鹑图》
朱耷《鹌鹑图》
比较一下每组的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感受。
意象艺术
《圣维克多山》油画
塞尚(法国)
1904
圣维克多山
摄影
观察比较这两幅图片的表现内容和形式有何异同?
——对物象加以简略,
形成的简练概括的艺术形象。
一、什么是意象艺术
?
《呐喊》蒙克
油画
挪威
重个性和情感的表现,追求夸张、扭曲和变形的美。
灵感来源
蒙克曾经这样描述:"我和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
人物背景:
●蒙克
1863年出生
挪威
●他5岁
母亲去世
父亲抑郁
首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怖。
●13岁
姐姐去世
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经
●家庭不幸,给蒙克的心灵留下了一道深而黑的疤痕,对他的艺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我并不照自然描绘,我要从自然中拿取、吸收。
——蒙克
意象艺术:
艺术家不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是艺术家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的体现,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二、意象艺术的表现形式
?
变形
夸张
概括
VS
三、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
蒙克《晚间》油画
挪威
凡高《星月夜》
思考:这两幅作品分别想表现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躁动不安
孤独恐惧
扭曲、流动的天空,火焰般的松树
凡高
《罗纳河畔的星夜》
凡高《麦田里的乌鸦》
《内战的预感》达利(西班牙)1936
小胡子
“做梦”
奇装异服
性格乖僻
超现实主义画家
《记忆的永恒》
达利
油画
西班牙(1931年)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法国
高更
1879年
《人生的三阶段》
克里姆特
奥地利
两个层次去理解:
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思考讨论:你能从画面中看到哪些形象?
它们都象征着什么?
《格尔尼卡》
毕加索(西班牙)1937年
实践创作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总结
意象艺术延伸了我们对事物和现实的认识,使我们对事物和现实有了更为全面和宏观的把握。
因此,有人说,意象艺术更为本质地揭示了世界的真实,所以是最真实的艺术。
艺术家们通过画作这种艺术形式,来抒发和宣扬个人情感、主观意识,表明自己的态度,以绘画这种形式传承,给后世以启迪。《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意象艺术)》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从西方现代艺术众多流派中,选取几位意象艺术家的绘画艺术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看不懂”的问题,即怎样去理解现代主义艺术。这是一节以作品欣赏为引导、以动手创造为主要实践、以情感升华渗透德育教育,提高艺术修养为主要目的的综合课,学生能够通过体验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世界,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用辩证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培养审美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通过作品分析了解西方现代美术中意象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感受其特殊的魅力。
通过对比欣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意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让学生结合艺术家的背景经历,在作品欣赏时体验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世界,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培养审美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去理解意象艺术。
教学难点:
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展示作品《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春玉》国画工笔人物和毕加索《弹曼驼铃的少女》,郭增庆《牡丹鹌鹑图》和朱耷《鹌鹑图》等三组图片。2.提出问题:找出每一组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讨论(2)回答问题
讲授新课什么是意象艺术?艺术家不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是艺术家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的体现,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引导学生比较《圣维克多山》摄影作品和塞尚的绘画作品,学会和具象艺术区分。通过蒙克的《呐喊》,引导学生结合艺术家经历,体验艺术家的内心情感来欣赏作品,总结出意象艺术的概念。
欣赏讨论回答问题
2.意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夸张、变形、概括
1.展示《教皇英诺森十世》和毕加索的自画像两幅作品2.提出问题:找两幅作品的不同,总结出意象艺术的表现形式。
1.欣赏2.讨论3.回答问题
3.如何理解意象艺术?两个层次去理解: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带领学生结合艺术家背景欣赏梵高、达利、高更、蒙克的艺术作品,总结出两个层次。
1.欣赏2.讨论3.回答问题
4.思考讨论:毕加索《格尔尼卡》,情感升华渗透德育教育。
1.讲授格尔尼卡的战争背景,引导学生欣赏作品。2.提出问题:你能从画面中看到哪些形象?它们都象征着什么?3.渗透德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欣赏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5.实践创作
进行指导、评价
创作主题为“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作品。自评。
6.总结
意象艺术延伸了我们对事物和现实的认识,使我们对事物和现实有了更为全面和宏观的把握。
因此,有人说,意象艺术更为本质地揭示了世界的真实,所以是最真实的艺术。
艺术家们通过画作这种艺术形式,来抒发和宣扬个人情感、主观意识,表明自己的态度,以绘画这种形式传承,给后世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