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一、磁体与磁场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一、磁体与磁场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15 10:5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苏科版: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
第一节
磁体与磁场
《磁体与磁场》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采用创设情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利用磁悬浮的场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小组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用环环相扣、思维层次逐步提升的问题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应用中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通过四个环节,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本节教材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知道磁场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学会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场
3.
知道磁化现象和地磁场的存在,知道地磁N、S极所处的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经历实验观察、总结类比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规律,初步认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在探究过程中得到自己发现的喜悦。通过对实验探究活动的参与,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感知磁场的存在;学会用磁感线描绘磁场。
(二)教学难点:
磁场概念的建立;磁感线的引入和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五、教学器材:
学生实验用:四人一小组,每组需器材:条形磁体(2)、蹄形磁体(1)、小磁针(8)、白纸板(1)、铁屑(适量)、纸杯(2)个、大头针(1盒)、不同金属片、细线、
演示实验用: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磁针、磁环、白纸板
六、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小小的指南针引发了少年爱因斯坦的无限好奇,也正是这份好奇引领他进入物理学的最高殿堂。图片:阿房宫北阙门,表明我国2000多年前已经广泛使用磁石的吸铁性质。
回答:阿房宫磁石门
通过古往今来人类对磁现象的好奇和使用,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愿望。
【进行新课】【进行新课】【进行新课】【进行新课】
[课堂小结]
磁体活动一:认识磁体利用课桌上的器材,你能做哪些与磁体有关的实验呢?又能发现什么现象和规律呢?教师巡视并适当提示:充分利用桌上器材,你还能有哪些不同的发现。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和实验态度总结:【磁性】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根据形状可分为: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根据来源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思考: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一样吗?如何体现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呢?【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说明:磁极位置一般在磁体两端磁极不能单独存在演示:断磁体完整时两端是磁极,断后两端仍是磁极【北极N】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北的是北极。【南极
S】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是南极思考:磁体的两极之间也能有相互作用吗?演示:(也可让学生演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强调: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磁极间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演示:(也可让学生演示)磁化现象【磁化】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演示并说明:1、吸铁性也是磁化的原因2、如何制作一个人造磁体说明:根据磁化后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可将磁体分为硬(永)磁体和软磁体。只在磁化过程中保持磁性的是软磁体,离开磁化过程仍能长期保持磁性的是永磁体。一般情况下,软铁磁化后成为软磁体,钢磁化后是永磁体。想想议议如何用一个条形磁体区分外表相同的铜棒、磁铁和钢棒?吸铁性、指向性、磁极相互作用规律磁性强弱分布规律二、磁场怎样让磁针转动起来?演示:手推、吹动——谁施了力还有其他方法让磁针动起来吗?演示:当条形磁体靠近小磁针时,小磁针的指向改变;条形磁体绕小磁针转动时,小磁针的指向不断改变用纸隔开磁体与大头针,观察大头针的情况两种现象的共同点是什么?彼此不接触的两个磁体,通过什么发生作用?磁体周围可能有看不到的物质,磁体通过这种物质对大头针、磁针产生力的作用。这种物质叫做磁场思考:如何体现出磁场的存在呢?磁场是怎样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提示:用风吹动树叶来认识空气的存在用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的存在。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根据它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产生作用的现象来认识它。——转化法活动2:用小磁针探究磁场将小磁针先后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记下小磁针在各处静止时北(N)极的指向,并在图中标出。【磁场】磁体的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磁场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作用就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磁场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设问:如果要同时显示出多处的磁场方向,怎么做?怎样使规律性更明显一些?三、磁感线活动3: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磁场将纸板平放在磁体上并在纸板上均匀地撒一层铁屑轻敲纸板,观察铁屑的分布。在纸板上再放几个小磁针,观察这组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特点。铁屑就是一个个的小磁针,每个小磁针的N极都指向了所在点的磁场方向。曲线的形状就反映出了各点磁场方向的规律。能否将这种规律用图画出来,形象、直观地表示磁场方向呢?按铁屑的分布情况,在磁体的周围画一些曲线,按放在该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在该处给曲线标上箭头,就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示磁场分布情况及其方向。———模型法【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的假想曲线【磁感线方向】在磁体外部:从N极出来,回到S极作图:常见磁体磁感线的画法注意:
①磁感线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分布。②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③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磁场的强弱。④磁感线在空间是立体分布的,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⑤磁感线是连续、不相交的闭合曲线。为什么磁体恒指南北?地磁场【指南针的奥秘】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图片演示地磁场和地磁两极的位置【磁偏角】地磁两级与地理两级不重合,存在磁偏角。最早发现地磁场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的人是我国宋代的沈括。生活、物理、社会我国古代的磁学成就现代生活中磁体的应用磁悬浮列车小实验:磁悬浮拓展习题收获的知识:磁性、磁极、磁化概念磁极间相互作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方向磁感线收获的方法:转化法、建立模型法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熟悉的实验如:磁体的吸铁性磁极间相互作用等还可提示充分利用桌上的器材完成一些其他实验如:磁体的指向性不接触产生磁力磁极实验,磁体吸引大头针,两端吸引数目最多(也可在引导下完成)回答:不一样用磁体吸引数目众多的大头针,观察哪个部位吸引数目最多,哪个部位就是磁极。磁极能(不能)单独存在再次观察桌上的小磁针在没有其他磁场干扰的情况下是否总是指向南北方向。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观察磁化现象自制小磁针吸铁性:区分出铜棒指向性:自由旋转后恒指南北,则是磁铁,否则为钢棒。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用磁体靠近一端吸引一端排斥为磁铁磁性强弱分布规律:让待测物体一端从条形磁体上划过。施力手、空气磁体靠近都没有接触、都受到磁体施加的力磁场存在在磁体周围的空间里。(立体状分布)磁场小磁针受力后的偏转实验现象:(先放好磁体,再摆磁针)发现规律:放入条形磁体后,小磁针不再指向南北,而是静止在一个固定位置。——说明磁场中每一点都有自己的磁场方向,且方向不同。所有小磁针北极的指向不同。若小磁针再多一些,再小一些,规律性会更明显一些铁屑有规则的排列成一条条曲线条形磁体磁感线蹄形磁体磁感线同名磁极磁感线异名磁极磁感线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根据地面上磁体的指向性,小磁针的N极总是指北,说明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在没有任何安排和铺垫下让学生完成实验,完全是依靠学生的感性认识,所以实验可能有些单一,所以应适时地提示和引导。还要充分关注学生生成的一些新的情境。总结概念并通过补充的演示实验进一步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并给出相关概念,完成对基本磁现象的科学准确的认识。通过演示实验给学生示范实验的操作规范、实验的条件创设和实验的现象分析,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素质。从一个实验现象引发的一系列思考,让学生明白现象间的相互联系和物理规律的重要性。通过小制作体验物理知识的实用用性。通过问题分析再次应用磁现象的几个概念解决问题,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初步通过实验感受,理论分析,认识磁体周围有看不到的物质,逐渐认识磁场。根据已有的、熟知的方法,知道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是可以认识的,通过类比自主寻找解决新问题——认识磁场的方法。渗透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学生知道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是可以认识的,物理学在认识这种问题时,所采取的科学方法为转化法学习根据表面现象,分析问题的实质,形成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有分析发现规律的意识,培养分析能力、寻找规律的能力;培养建立模型的意识。通过作图,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作图每个环节都结合者一定的物理知识,进一步明确图形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对地磁场的介绍,解释前面新课导入中学生的疑问,做到首尾呼应。拓展学生知识面,体现物理来自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学科理念。学会总结主干知识,学会将知识和课堂现象联系;学会总结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到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一.磁体与磁场
(一)磁体
(二)磁场
磁性: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磁场分布
磁化: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地磁场:地磁南北极、地理南北极并不重合。
【布置作业】
1.完成相应习题。
2.自制“指南针”。
[设计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创新实验探究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该实验选材方便,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直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铁屑、A4纸、定位木板、铁屑投撒器可回收再利用反复实验。既经济又实惠,效果特别的好。由于成本低廉,很容易推广为分组探究实验。这样,不但填补了教材中的分组实验,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课后制作“小实验”的志气,增强了科学探究的热情,也拉进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符合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上完这节课后,我发现还有很多地方存在瑕疵,或者有的地方设计的还不够完美,但是学生的反响还不错,学习的情绪很高。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到每节课中去,让我们的学生学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把我们的学生向热爱学习、发现学习、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难能可贵。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