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弹力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先调零
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使其沿竖直方向
C.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物体重力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所受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2.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个测量范围,被测力应小于或等于这个范围
B.使用前必须先对弹簧测力计校零
C.弹簧测力计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不同方向的力
3.下列有关弹力与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B.用力捏厚玻璃瓶,瓶子会发生形变
C.发生形变的物体都可以完全恢复原状
D.弹簧的弹力越大,弹簧的长度就越长
4.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5.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①磁铁对小铁钉的吸引力
②用手挤压橡皮泥,使橡皮泥变形的力
③用手使劲地拉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的力
④平放在桌面上静止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向上的力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
6.如图所示,关于弹簧测力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表示它的型号
B.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分别是0~5 N和0.2 N
C.已调好“0”点的弹簧测力计可以上下颠倒过来使用
D.在月球上,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7.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1=10N拉弹簧,弹簧伸长了2cm。现在两端同时用F2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如图乙所示,要使弹簧伸长2cm,则每个力F2为( )
A.5N B.10N C.20N D.40N
8.有一根弹簧,在它的测量范围内,如果受到8N的拉力,弹簧的长度为29cm,如果受到5N的拉力,弹簧的长度是26cm,则若不受任何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
A.19cm B.20cm C.21cm D.22cm
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下列有关桌面对茶杯支持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B.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作用在桌面上
C.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不属于弹力
D.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10.测一个7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是( )
A.量程0﹣10N,分度值0.2N
B.量程0﹣5N,分度值0.1N
C.量程0﹣20N,分度值0.5N
D.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二.填空题
11.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N,该物受到的重力是 N。
12.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 的大小的工具。一根长10厘米的弹簧,受到6N的拉力时,伸长了3厘米,若要弹簧伸长5厘米,受到的拉力是 N;若弹簧只受到4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厘米。
1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有如下操作:
(1)轻轻拉动弹簧挂钩看是否有摩擦。
(2)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
(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4)调整指针的位置(指针归零)。
(5)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上述操作中,合理的顺序是 。
14.弹簧被外力压缩,外力消失后能自行回复原状,因此弹簧的形变属于 形变。
15.有一根弹簧,所受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L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可知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 比。当不受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3cm。若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下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变为5cm,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N。
三.实验探究题
1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 大小的仪器,通过观察可知该仪器的最小分度值是 牛,此时读数是 牛。使用前,先要对它沿所测力的方向进行 。
17.小明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时,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右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钩码的拉力/N 0 0.5 1 1.5 2 2.5 3
指针的位置/cm 2 3 4 5 6 7 8
伸长量/cm 0 1 2 3 4 5 6
(1)在图2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的图象;
(2)通过分析,可得出结论:在弹簧弹性限度范围内, 。
(3)小明根据以上结论,猜想:如果把重为5N的钩码挂在弹簧下端,则弹簧的伸长量一定是10cm。你认为小明的猜想正确吗? ,理由是: 。
18.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巳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表,表中不符合猜想的数据是 。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钩码总重)F/N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l/cm 0 0.30 0.60 1.10 1.20 1.50 1.80
(2)去除不符合题意的一组数据,在图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它所受拉力的关系图象。
(3)由图象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小华的实验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先观察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不在零刻度要进行调零,故A正确。
B、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方向的力,故B错误。
C、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重力,可以测量拉力,故C错误。
D、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A。
2.解:
A、弹簧测力计都有自己的测量范围,如果被测力大于这个范围就可能会损坏弹簧测力计,故A正确;
B、每次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都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如不在零刻度线处,就要校零,故B正确;
C、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故C错误;
D、只要弹簧的伸长和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不同方向上的力,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C。
3.解:A、弹力是指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故A错误;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捏厚玻璃瓶,瓶子会发生形变,故B正确;
C、发生塑性形变的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状,故C错误;
D、一定范围内,弹簧的弹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故D错误。
故选:B。
4.解: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因为橡皮泥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A错误;
B、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运动员离开后能够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B正确;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粉笔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C错误;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饼干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D错误。
故选:B。
5.解:①磁铁对小铁钉的吸引力为磁力;
②用手挤压橡皮泥,使橡皮泥变形的力是手对橡皮泥的压力,属于弹力;
③用手使劲地拉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的力是手对弹簧的拉力,属于弹力;
④平放在桌面上静止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向上的力是支持力,属于弹力。
故选:A。
6.解:
A、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表示它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并非表示弹簧测力计的型号,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为5N,量程是0~5N;一大格(1N)分成5份,分度值为0.2N,故B正确;
C、已调好“0”点的弹簧测力计不能上下颠倒过来使用,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不会为零,因为弹簧由于自身的重力就会伸长而显示自身的重力,故C错误;
D、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工作的,在月球上,还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7.解:图甲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拉右端,弹簧伸长了2cm后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此时墙对弹簧向左的拉力也是10牛;在图乙中左右两端均施加水平拉力,弹簧仍伸长2cm,所以加在弹簧左右端的力各是10N。
故选:B。
8.解:设弹簧原长为L0,
当弹簧受到的拉力F1=8N时,弹簧的伸长量△L1=L1﹣L0=29cm﹣L0,
当弹簧受到的拉力F2=5N时,弹簧的伸长量△L2=L2﹣L0=26cm﹣L0,
因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所以,=,即=,
解得:L0=21cm。
故选:C。
9.解:A、D、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是桌面发生弹性形变后对茶杯产生的弹力,故A错误,D正确;
B、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茶杯,作用点在茶杯上,故B错误;
C、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的实质是弹力,故C错误。
故选:D。
10.解:
A、量程大于7N,分度值相对较小,是最佳选择;
B、量程太小,不能使用,不能选择;
C、量程大于6N,但分度值相对较大,不是最佳选择;
D、B弹簧测力计不能使用。
故选:A。
二.填空题
11.解: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它的分度值是0.2N;把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8N。
故答案为:0.2;1.8。
12.解:
(1)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受到6N的拉力时,伸长了3cm;那么,伸长1cm时受的拉力为2N,根据正比关系,弹簧伸长5cm时,受到的拉力F=2N×5=10N;
(3)受到4N的拉力时,弹簧的伸长△L=1cm×2=2cm,因此,弹簧的长度L=L0+△L=10cm+2cm=12cm。
故答案为:力;10;12。
13.解: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正确过程为:(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1)轻轻拉动弹簧挂钩看是否有摩擦;(4)调整指针的位置(指针归零);(2)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5)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故答案为:(3)(1)(4)(2)(5)。
14.解:
弹簧被外力压缩,外力消失后能自行回复原状,因此弹簧的形变属于弹性形变。
故答案为:弹性。
15.解:由图线知,此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故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当不受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3cm,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下,弹簧的长度变为5cm,故弹簧的伸长量△L=5cm﹣3cm=2cm;
由图象可知△L=2cm时,F=4N。
故答案为:正;4。
三.实验探究题
16.解: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仪器,使用前先要根据所测力的方向进行调零;
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是0.2牛,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2牛。
故答案为:力;0.2;2.2;调零。
17.解:(1)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作图如下:
(2)通过分析,可得出结论:在弹簧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3)小明的猜想不正确,结论的前提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现在不知道弹簧的弹性限度,所以把重为5N的钩码挂在弹簧下端,则弹簧的伸长量不一定是10cm;
故答案为:(1)见解答;(2)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3)不正确,因为不知道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可能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18.解:(1)①钩码的重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②分析数据发现,数据1.10是错误的,其余6次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去除不符合题意的一组数据,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作图如下:
(3)由图象可知,在0~6N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故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4)实验中,如果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尽管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但是弹簧测力计难控制,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量难以确定,因此还是用钩码好些。
故答案为:(1)刻度尺;1.10;(2)见解答;(3)正确;(4)不合理; 弹簧测力计难控制,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量不易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