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
2.使学生在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体会画图、转化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使用价值,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主动与同伴开展合作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策略。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呈现的是一道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由于问题的结构与学生已经学过的分数实际问题差异不大,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分析分数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经验解决问题。本课主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选择并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列表、画图、转化、假设等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已经具备了正确解答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教学过程:
回顾策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下面的条件可以怎样理解?
一本故事书,已读了。
已读页数和未读页数的比是2:3。
根据条件中的分数和比,说说你还想到了什么?
同桌互说,指名交流,引导说说已读、未读页数间的关系,或已读未读页数和总页数的关系。问:大家还有什么补充吗?
2.回顾策略
谈话:把已读和未读页数按分数或比表示的关系,换成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表示,实际上是把条件进行转化,这是我们学过的策略。
现在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以前学过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回顾,随机板贴:
从条件想起 从问题想起 列表 画图 列举 转化 假设
3.是呀,我们已经学过这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每种策略都有其特点和优势。聪明的孩子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灵活的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选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板贴课题)。
二.解决问题,认识策略
1.课件出示(板贴)例1,理解题意。
星河小学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已知女生有21人,男生有多少人?
齐读题目,指名说说从题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2.引导分析,交流思路。
提问: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你会抓住哪句句子作重点分析?学生口答后在“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下面划上红线。
引导:想一想,“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表示数量间有怎样的关系?你准备用什么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怎样求男生有多少人?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集体交流,指名学生说出思路,引导理解不同的想法:
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
课件随机演示:
(1)通过画图,可以知道男生人数有2份,女生人数有3份,可以根据女生有21人,按相应的份数列式解答。课件演示,移动板贴:画图
(2)把“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转化成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然后按比的知识解答,求出结果。课件演示,移动板贴:转化
(3)把“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转化成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根据女生有21人,直接用分数乘法解答。课件演示
(4)把“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转化成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 ,根据女生有21人,先用除法求出总人数,再求男生人数。课件演示
指出:同学们,你们看,同样是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转化的思路可以是不一样的,既可以把“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转化成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也可以转化成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还可以转化成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前两种是直接转化,在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而第三种是间接转化,要注意先求出总人数后再求男生人数。
(5)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假设总人数有x人,列方程解答,先求总人数,再求男生人数。课件演示,移动板贴:假设
3.解决问题,深化策略。
(1)引导:现在你知道可以怎样求出男生有多少人吗?请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
学生在导学单上列式解答并检验,教师巡视,指名不同解答方法的学生上台投影交流: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
集体评析不同的方法,教师随机板贴各种方法。
①画线段图 5-2=3 21÷3×2=14(人)
②运用比的知识 =2:5 2:3 21÷3×2=14(人)
③根据分数的意义 5-2=3 21×=14(人)
④根据分数的意义 1-= 21÷-21=14 (人)
⑤列方程 解:设总人数有X人, x - x=21 X=35 35-21=14(人)或35×=14(人)
(2) 讨论检验的方法
问:男生到底是不是14人呢,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检验的?指名口答,教师板书:
14+21=35(人) 14÷35=
追问:为什么要这样检验?
明确:检验时要看求出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看算出的男生人数是不是总人数的。
(3)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对例1中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分享了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4.回顾反思,比较策略。
比较:回顾上面的学习过程,在这么多不同的解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这种解法运用的是什么策略?有什么优势?在小组内说一说。
(1)小组交流,指名交流不同策略,说说在解题中的优势和作用。
(2)小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不同的策略解决。选择画图策略解题时,可以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选择转化的策略解题时,更容易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很方便的列式计算;选择假设的策略,可以假设总人数为X,列方程解决问题,数量关系非常直接简单。
5.完成练一练:
(1)谈话:以后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去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课件出示:赵大娘家养的公鸡与母鸡只数的比是4:7,公鸡比母鸡少30只。赵大娘家养的公鸡有多少只?
①学生轻声读读题目,自己选择一种策略解决问题。(导学单)
②同桌交流。说说自己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
③有选择的选几份学习单投影交流。
问:你选用了什么策略?算式的每一步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用画图的策略 份数解答 7-4=3 30÷3×4=40只
用假设的策略 列方程 假设母鸡有X只,x - x=30 X=70 70-30=40只
用转化的策略 公鸡的只数是30只的,30×=40只
a.学生不出现的情况:
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老师这儿还有一种方法,一步就可以解答,你们想知道吗?
板书:30×,指名说说谁是谁的?
b.学生出现的情况
师:看,**用一步就算出了公鸡有40只,这么厉害,大家能看懂吗?
看着线段图,请**介绍一下这个表示什么?
引导:从图上看出,母鸡有7份,公鸡有4份,公鸡比母鸡少3份,公鸡的只数是30只的。把30只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直接用乘法一步计算。
小结:**根据公鸡与母鸡只数的比是4:7,把它转化成公鸡的只数是30只的,在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用乘法一步计算。真好
追问:回想一下,解决这个问题时大家选择了哪几种策略?
小结:是呀,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习惯,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过渡:下面,就请你选择你喜欢的策略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三.应用巩固,内化策略
1. 选一选。问: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
(1))塔前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画图)
(2)从右边的4张扑克牌中选出2张,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红桃5,方块6,方块7,红桃8)(列举)
(3)小明读一本书,已读页数是全书的25﹪。如果他再读30页,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2:5。这本书共有多少页?(转化)
(4)小亮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假设)
指出:选择合适的策略能帮助我们快速的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师:老师这里有一道有趣的题目,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课件出示:芳芳和明明给学校的一块长方形草坪设计供人通行的小路(小路的宽度都相同)。小路的面积是24平方米,正好占草坪总面积的。你知道剩下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吗?
(1)出示小路图,学生尝试练习(导学单)。
(2)指名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运用了什么策略?
板书:24÷×(1-)=40平方米 或者24÷-24=40平方米 或者24÷3×5=40平方米
3.完成练习五第3题。(导学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道与众不同的题目,你们想挑战一下吗?
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170-180人之间,男运动员的人数是女运动员的。你知道男、女运动员各有多少人吗?
(1)学生自由读题,独立完成解答。做后同桌相互说说选择了什么策略,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想的?
(2)全班交流。问:你选择了什么策略?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想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你是怎样找到总人数是175人的?
(3)说明:我们通过画图可以看出男女运动员人数一共有7份,也可以把分数转化成比来表示,或转化成和表示男女运动员人数与总人数的关系,得出总人数相当于7份。这样,参赛人数就是7的倍数,所以可以用列举的策略,得出175人;也可以假设总人数是170-180之间的一个数,用除法计算、调整,得出175人。
四.全课总结,交流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应用策略有了哪些认识?还有哪些体会可以和大家分享?
说明: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数量关系,清楚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题意和数量间的关系,灵活的选用策略分析问题,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更直接、更清楚,解题方法也更简单。
2.完成拓展题。(导学单)机动
拓展提高:有两个盒子共装有44个乒乓球,若从第一个盒子拿出,第二个盒子加进一个乒乓球,则两盒子的乒乓球数相等。原来每个盒子分别装有多少个乒乓球?
师: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相互研究研究,如果有困难,别忘记,可以请线段图来帮忙。
谈话: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肯定还会学到或用到更多的策略。灵活的选择合适的策略,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和你们共勉: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处处充满了选择,你的态度决定一切,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愿同学们都能拥有一个智慧、灿烂的明天!
板书设计: 选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画图 5-2=3 21÷3×2=14(人)
=2:5 5-2=3 21÷3×2=14(人)
转化 5-2=3 2÷3= 21X =14(人)
1-= 21÷-21=14 (人)
假设 解:设总人数有X人, x-x=21 X=35 35-21=14(人)
检验: 14+21=35(人) 14÷3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