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属性

名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8 08:5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12课
[帮你理一理]
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本周我们学习的内容,《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抓住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以山、水为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可贵感情。通过学习,做到会读、会写、会用“朗润、酝酿、宛转、抖擞;响晴、贮蓄、澄清、空灵”等词语,并能品味好的语言,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比喻词“像”“像……一样”“似的”等来连接。这种比喻叫明喻。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请你想一想]
[例题1]:《春》的结尾处的三个比喻句有何深刻含义?
解析:三个比喻句,从不同角度形象地反映了春天的特征,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把春天比作“娃娃”,因为春到人间,给人带来希望,具有“新”的特征;把春天比作“小姑娘”,因为春天美化了人间,使人感到活泼可爱,具有“美”的特征;把春天比作“青年”,因为春天有不可遏止的生命力,使人充满活力,具有“力”的特征。这三个比喻句既是对春天的赞美,又形象地揭示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执著的追求。
[例题2]:文章以“济南的冬天”做标题,开头又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结尾又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文章以“济南的冬天”做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你来做一做]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 )( ) 应和( ) 抖擞( ) 髻( ) 澄清( )
请在方格中用楷体书写以下词语,并选三至五个词语组成一段连贯的话。能用一个以上的比喻或者拟人等修辞,50字左右。
嘹亮 繁花似锦 呼朋引伴 安适 秀气 空灵
一段话:
3、对下面这段话中的加点词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A、从感彩上看“卖弄”是褒义词。
B、“宛转”的意思是温和而曲折。
C、“应和”与“呼应”是同义词。
D、“嘹亮”的反义词是“低沉”。
4、说说下列加点词的好处。
1)请闭上眼睛: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你来试一试]
阅读课文《春》的第四节至结尾,思考(5-9)题。
5、“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6、以上语段中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任意选出一句,摘抄下来,然
后说说所抄的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7、以上语段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动人画面,如果以“百花争春”来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那么,以下三段内容可分别以“轻风_______春”、“烟雨_______春”、“人们_______春”
来概括,请你在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合适的词。
8、以上语段最后三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特点,赞美了春天。请你模仿这
种句式,也写一句话,抓住特征赞美春天。
9、从文中挑选一处你认为最能触发想像的句子,并说说触发你什么想像?
阅读下面短文,思考(10-14)题。
春  风      老舍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 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③所谓春风,似乎应当                  。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④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记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千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此文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0、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11、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 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               ;写青岛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                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           。
12、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认识。
                                              
13、作者在第③段中说,济南、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那么,作者心目中的春风应当是什么样呢?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发挥联想和想像,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在本段画横线处具体描写出作者心目中的春风。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                                  
                                     
14、请认真阅读第④段文字,仔细揣摩和品味相关语句,谈谈济南、青岛两地春风的肆虐给作者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自我评价]☆☆☆☆☆
参考答案: 11-12课
1、(yùn) (niàng) (hè) (sǒu) (jì ) (chéng)
2、要求抄写端正,不涂改。任意选择3-5个词语写一段话,语言通畅,能熟练运用比喻或者拟人等修辞手法。3、B 4、1)一“晒”、一“睡”、一“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写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2)排比“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抓住了春雨的细密特征。“斜织”、“薄烟”,紧扣春雨的轻盈、迷蒙特点,形象贴切。5、春风;春风吹到脸上,感到很温暖。6、比喻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作用:将春风比喻成“母亲的手”,“抚摸”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从触觉来写春风。拟人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作用:用拟人手法表现桃、杏、梨、争奇斗艳的动人姿态。7、唱 润 迎 8(略) 9、(略)10、相同点:两地的春天都多风,两地的秋天都长而晴美。不同点:夏天,济南很热,青岛是避暑胜地;冬天,济南冷,青岛温暖。11、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和褐色的石层 舒适和安全 秋海的绿波、白帆和小岛  丝丝的甜美。12、写济南、青岛两地秋天的美丽,是为了以秋美作铺垫,反衬春凤的粗猛和寒冷,突出两地春风的令人不快。13答案示例:温柔可人,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给人舒适温情的感觉。14、两地的春风给作者以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