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9庞大的“家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9庞大的“家族”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14 19:0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昆虫
9庞大的“家族”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有顺序的观察,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
2.能运用文字、数据、图示、列举等方式,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3.能有意识地关注昆虫,提高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了解昆虫足的数量及所在部位。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有关昆虫(包括甲虫)的实物或实物标本、图片或教学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制作昆虫模型所需的枯树枝、开心果果壳、热熔胶枪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25页的一首小诗:
我们的家族很庞大,
大到超乎你的想象!
从天空到草地,
从沙漠到森林,
从高山到平原,
从河流到海洋
………
到处都有我们的身影,
到处都有我们的足迹。
2.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描述的是什么?
昆虫家族。
这首小诗向我们描述了昆虫家族的哪些特点?
昆虫的家族很庞大,世界上每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
3.教师引导:你们对昆虫这个家族又有多少了解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昆虫大家庭。板书课题:第3单元
昆虫
4.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大致了解一下昆虫这个庞大的家族。板书课题:9庞大的家族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观察昆虫,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
1.教师引导:我们周围有许多昆虫,大家知道哪些昆虫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昆虫的名称。
2.下面的这些昆虫你们都认识吗?
出示课本26页上面的昆虫图片,引导学生认一认,并相机出示这些昆虫的名称。
3.教师出示课本27页上面的一句话:
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
万种动物,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约占动物总数的61%。
学生认真读一读,体会昆虫家族的庞大的数量。
4.提出要求: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6页上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昆虫,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
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这些昆虫的时候,可以数一数它们各有几条腿?这些腿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
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昆虫的相同之处,预设:
他们都有6条腿。
这些昆虫都有翅膀。
昆虫头上都有触角。
5.出示课本27页蚂蚁和蝴蝶的身体结构图,引导学生认真看一看,了解蚂蚁和蝴蝶的身体结构,并读一读旁边的一段文字,进一步了解昆虫的共同特点。
预设: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大多数昆虫都有一对或者两对翅膀。
6.出示蜜蜂、蚊子、鸣蝉的放大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三种昆虫的身体结构,找出这三种昆虫的头、胸、腹三部分,再找出这三种昆虫的触角、翅膀等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昆虫身体结构的认识,体会昆虫的共同特点。
7.教师小结:我们学习了昆虫的共同特点,就可以利用昆虫的这些特点来判断一些动物是否是昆虫。
出示学生活动手册第一道题目,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些动物中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把不是昆虫的找出来,在圆圈里打“×”。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些动物中哪些不是昆虫?
8.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是从哪里判断出这些不是昆虫的,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昆虫概念的认识。
预设:
在这8种动物中,西瓜虫、蜘蛛、马陆和蜗牛不是昆虫。
活动二:观察甲虫,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
1.教师引导:在庞大的昆虫大家族中,甲虫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昆虫。
2.出示课本27页的甲虫图片,学生观察这些甲虫,找一找它们的相同之处。
3.学生观察甲虫,找出甲虫的相同之处,教师相机引导:甲虫作为昆虫家族中种类最多的成员,和其他昆虫一样具有昆虫的共同特征,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独有的特征,大家只需要找出甲虫独有的特征就可以了。
4.全班交流,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小结。
预设:甲虫除了具有昆虫特有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为: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变成硬的鞘翅覆盖在能飞的后翅上。
5.学生再次观察这些甲虫,看一看甲虫独有的特征,体会甲虫外形上的特别之处。
活动三:用身边的材料做一种昆虫模型
1.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对昆虫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昆虫的共同特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用身边常见的材料来做一种昆虫的模型。
2.出示课本28页上面的制作昆虫模型的三幅图片,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图片,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初步了解制作昆虫模型所需的材料及方法。
3.全班交流
所需材料:枯树枝(有细的、稍微粗一些的、比较粗的三种枯树枝)、熔胶、开心果果壳、小刀等。
制作方法:
第1步,准备所需的材料。
第2步,用热熔胶把昆虫头部与胸、腹连接起来,然后把开心果果壳贴在背部上,在头部粘上触须。
第3步,在胸部的两侧分别粘上三对足。
4.教师引导:我们在制作昆虫模型的时候,哪个部位使用哪种材料才比较合适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预设:
用最细的枯树枝做触角,用稍粗一点的枯树枝做足,用最粗的枯树枝按照身体比例截取做头、胸、腹,用开心果果壳做翅。也可以用橡皮泥、火柴梗、牙签等材料制作。
5.学生分小组活动,制作昆虫模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昆虫模型制作情况,并作适当的指导。
6.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昆虫模型,并且介绍自己制作的昆虫模型的身体结构,进一步加强同学们对昆虫身体结构的认识。
活动四:描述一种熟悉的昆虫
1.教师引导: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昆虫,他们具有昆虫共同的特点,也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下面我们来做一个“你来描述我来猜”的游戏活动。看看大家对昆虫的熟悉程度。
2.游戏要求:一位学生描述昆虫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其他同学来猜一猜这是什么昆虫?
3.教师示范描述一种昆虫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同学们来猜一猜。
教师描述:他的眼睛很大,翅膀是透明的,他不仅可以朝前、朝后、朝侧面飞,还会像直升机那样悬停在空中。大家来猜一猜这是什么昆虫呢?
同学们猜:蜻蜓。
4.学生分小组活动,一位同学仿造老师一样来描述昆虫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其他的同学来猜一猜是什么昆虫。
5.全班交流,请2-3名学生描述一种昆虫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其他同学来猜一猜,看看能不能猜正确。
6.教师小结:通过“你来描述我来猜”的游戏活动,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昆虫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下面,请同学们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描述一种自己熟悉的昆虫,并画一画这种昆虫。
7.学生独立完成活动手册第2题。
全班交流,展示学生描述的昆虫和为昆虫所画的画像。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昆虫庞大的家族,知道了昆虫的共同特点,了解了甲虫是数量最多的昆虫,知道了甲虫的相同之处,并且我们还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制作了一种昆虫模型。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观察我们身边的昆虫,查阅有关昆虫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