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比例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境激趣
脑筋急转弯: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1200千米,可是一只蚂蚁从北京到上海只用了5秒钟,这是为什么?
你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让我们一起来看地图,师出示地图,介绍这就是北京到上海的图上距离,而实际距离是1200千米。你们知道设计师们是如何把这么长的实际距离画到图上的吗?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比例尺,(板书课题)一起来研究了解比例尺吧。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读书: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来阅读教材53页例1上方的内容。
(出示读书提示)指生读。
读书提示:
1)什么叫比例尺?试着说一说比例尺1:100000000表示什么意义。
2)比例尺有几种形式?分别是什么形式?
3)仔细观察,看看线段比例尺如何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现在请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本,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画出来,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标记。
学生阅读,师加以巡视指导。师: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伙伴们说说吧。小组交流。(3分钟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收获)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看大家仔细的阅读,手中的笔不停地在勾画,相信你们一定有了新的发现,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吧!
汇报一:比例尺的意义
生1: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师:大家仔细品读这位同学的发现,说说这句话的重点是哪儿啊?(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
学生明确:比例尺本质是一个比,比的前项是什么?比的后项呢?你能把比例尺写成比吗?生说,师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及 分数形式)
师出示比例尺1:1000000000,这是比的形式,还可以怎么写?
谁来说一说这个比例尺的前项是多少,表示什么?后项是多少,表示什么?这个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指生说)
看着比例尺的分数写法,谁来试着填空。(指生说)
再出示两个比例尺,试着说说表示的意义。
汇报二:比例尺的种类
1、比例尺可以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生回答时,师板书)
师出示两个比例尺,请学生判断比例尺的种类。
线段分例尺的意义。(生汇报)
师:从比例尺的分类谁还有什么发现?(有的话让学生说,没有的话老师说)
生3:有的比例尺前项是1,有的比例尺后项是1。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阅读认真思考的学生,我非常赞成你的想法。把你发现的比例尺告诉大家。老师这也有一个零件的设计图纸(课件出示)试着说一说这个比例尺表示的意义。
同学们想一想,比例尺在什么情况下前项是1?(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时,也就是将实际的图形缩小)什么情况下后项是1?(图上距离大小实际距离时,也就是将实际的图形放大)
汇报三:线段比例尺如何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呢?
1、生结合比例尺说一说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的过程,并总结方法。
(1)写比。把图上距离和实际的数写成一个比的形式。
(2)统一单位。
(3)化简比。
注意事项:最后不写单位。
2、试着将这个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值比例尺。
汇报四: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出示例1,学生尝试解答,全班交流。
四、巩固应用
课件展示习题
1、填一填。
2、说一说,说出比例尺表示的意思。
3、算一算。教材P53 做一做
五、回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测:
1、用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长6mm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3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