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生 物 试 卷 2021.1
本试卷共8页,共7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要求的一项。
1.下列生物中不属于植物的是
A.山楂 B.蘑菇 C.爬山虎 D.狗尾草
2.兴趣小组同学对校园植物进行观察,下列相关活动不合理的是
A.制定观察计划 B.明确观察目的
C.随意在校园走 D.利用绘图记录
3.以下镜头能够实现的最大放大倍数为
A.50倍 B.100倍 C.200倍 D.400倍
4.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盖上盖玻片 ②展平 ③滴水 ④取材
A.③④②①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5.下图为菠菜叶表皮细胞,将左图视野换成右图视野时,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调节光源使视野变亮
6.下列关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理解,不合理的是
A.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各结构的功能之间是没有联系的
C.每个细胞都能够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
D.细胞保持完整性是其功能正常的前提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控制着物质进出 B.线粒体为生命活动供能
C.细胞壁中储存营养物质 D.细胞核控制遗传和变异
8.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D.细胞壁
9.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表示细胞分裂 B.②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C.①过程增加细胞种类 D.②过程形成多种组织
10.下图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示意图,按照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11.阳阳同学将萝卜叶的叶柄浸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光下照射一小时。随后取出叶柄,用清水将浮色冲洗干净,进行纵切,发现特定部位被染色。下列有关染色部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韧皮部 B.主要为导管
C.活细胞构成 D.运输有机物
12.在移栽植株时,往往要剪去一部分枝叶,其目的是为了减弱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13.关于“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步骤顺序应为③②④① B.步骤①后见光部分呈蓝色
C.步骤②目的是消耗原有淀粉 D.步骤④后叶片变为黄白色
14.根据呼吸作用原理,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蔬菜置于冰箱保存 B.将种子晾晒后保存
C.给盆栽花定期松土 D.夜间蔬菜大棚升温
15.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B.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C.不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D.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
16.最容易找到苔藓的环境是
A.背阴潮湿、无污染 B.向阳干燥、无污染
C.背阴潮湿、有污染 D.向阳干燥、有污染
17.石松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根茎叶全草入药,孢子可制造婴幼儿爽身粉。石松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8.裸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
A.花、果实和种子 B.果实和种子
C.球果和种子 D.花和果实
19.西府海棠树姿直立,花朵密集,果味酸甜,深受喜爱。西府海棠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0.煤炭是重要的能源,两亿多年前形成煤炭的古代植物类群主要为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1.右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其中属于消化道的是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③④⑤
22.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病人,可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细胞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 D.维生素
23.老北京炸酱面被人食用时,面条和瘦肉丁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初始消化部位分别是
A.口腔和胃 B.口腔和小肠 C.胃和小肠 D.口腔和口腔
24.消化酶片是一种助消化药,每片含脂肪酶3.3mg,蛋白酶10mg。该药品与下列哪种消化液的作用最相近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25.下列关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的描述,错误的是
A.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B.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C.口腔和食管基本不能吸收 D.胃和大肠有部分吸收功能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7题,共45分。
26.(7分)某校菜园里种植了多种果蔬,兴趣小组同学选择了番茄果实进行显微观察。
(1)观察时,需先向载玻片中央滴加________(清水/生理盐水),然后放置材料,制成临时装片。同学们观察到了形态和结构不同的细胞群,这是细胞分裂和________的结果。
(2)图A的细胞排列________(紧密/疏松),能够减少水分散失和抵御外力破坏,属于保护组织。图B所示的结构为分布在果实内的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属于________组织。
(3)成熟的番茄果实酸甜可口,是因为细胞中含有糖类、有机酸等物质,这些有机物主要储存在图C所示果肉细胞的_______中,由此可知番茄果肉属于________组织。
(4)多种组织按照一定次序有机结合起来,共同组成了番茄的果实、茎、叶等结构,从植物体结构层次分析,它们属于_______水平。这些结构既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使番茄植株成为一个完整个体。
27.(5分)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了中国居民均衡膳食宝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均衡膳食宝塔,每天我们应适量食用位于宝塔底层的_______类食物,以保证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摄入过多,多余的营养物质就会以_______形式储存于体内导致身体肥胖,进而增加患多种疾病的风险。
(2)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多种________,对维持正常视觉、增强抵抗力等有重要作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因此应合理增加第三、四两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________。
(3)为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应该提倡的生活方式有_______(多选)。
a.按时进餐 b.适量运动 c.不偏食挑食 d.不暴饮暴食
28.(7分)为探究面包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同学们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表,实验结果如下图。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加入物 面包碎屑 面包碎屑 面包块 面包碎屑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2ml ?
处理步骤 a 充分搅拌 不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b 37℃水浴保温5分钟
c 分别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④号试管中加入物为面包碎屑,模拟食物在口腔中经过了_______的咀嚼,处理步骤a的目的为模拟食物在口腔中是否经过舌的搅拌。
(2)本实验中①号试管为_______组,④号试管应加入2ml________。
(3)分析实验结果,_______号试管内蓝色最深,说明_______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②号和③号试管内的颜色变化说明________。
(4)该实验对于我们在饮食习惯上的启示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9.(6分)草莓的产量与其光合作用密切相关。为探究遮光处理对草莓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草莓植株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内。
(2)将大棚内的草莓植株分为两组,一组不遮光,另一组进行60%遮光。在晴天时测定两组植株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
①测定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_______的吸收量,进而得到植株的光合速率。
②分析结果可知,上午,与不遮光相比,遮光处理会_______(促进/抑制)草莓植株的光合作用,从而使植株利用_______能制造的有机物减少,不利于生长发育。下午,遮光处理会_______(促进/抑制)草莓植株的光合作用。这是因为下午棚内温度较高,遮光有利于降温,从而减少了植株体内水分的散失,使叶片表皮上的_______保持开启,利于气体交换。因此,在草莓种植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给予适当遮光。
30.(6分)无机盐对于草莓植株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1)草莓植株主要依靠根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图1所示的根尖结构中_______(填字母)为主要吸收区域,因为该区域具有大量_______,利于吸收功能。
(2)进入根部的无机盐与水一起运输到茎和叶,供生命活动利用。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叶片的________作用。
(3)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施肥水平 不施肥 低施肥量 中施肥量 高施肥量
平均果重 17.54g 21.47g 26.06g 25.62g
①据表可知,施肥水平为_______时,草莓产量最佳。
②为什么高施肥量反而限制了草莓产量呢?有同学认为,根据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施肥过多可能导致土壤溶液浓度_______植株根部细胞液浓度,抑制了细胞的吸水,进而影响植株生长。还有同学推测,草莓产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施肥水平会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草莓果重。分析图2,该结果_______(支持/不支持)此推测。
31.(6分)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课外小组的同学选取多种材料进行了实验。
实验步骤:
材料 实验结果
1号瓶 2号瓶
胡萝卜的块根 BTB水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燃烧的蜡烛熄灭 BTB水溶液始终为蓝色;
燃烧的蜡烛不熄灭
大蒜的鳞茎
油菜的叶片
西蓝花的花
樱桃番茄的果实
萌发的绿豆种子
(1)每种材料的1号瓶内BTB水溶液均由蓝色变为黄色,说明瓶内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增加/减少),且加入燃烧的蜡烛后,蜡烛熄灭,说明装置中________减少了。由此可知植物的六种器官都能进行呼吸。
(2)2号瓶内BTB水溶液始终为蓝色,且燃烧的蜡烛不熄灭,是因为细胞已________。与_______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说明有活性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
(3)细胞呼吸就是指在细胞内一系列酶的作用下,________被氧化分解,同时释放______
的过程。
32.(8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小肠探秘
小肠作为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如何实现其功能的呢?这与组成小肠的多种组织密不可分,这些组织具有哪些特点呢?
如图,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的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突起——小肠绒毛。小肠绒毛表面由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属于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有的上皮细胞可以分泌含多种酶的消化液。有的上皮细胞表面具有一些特殊的分化,如每个小肠绒毛柱状上皮细胞顶端又形成细小突起,也就是微绒毛,一个柱状上皮细胞大约有3000根微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内的表面积。
小肠壁内存在着平滑肌,它的收缩和舒张能使小肠内的食糜与消化液混合并充分接触,此外,还能推动食糜在小肠内行进。小肠绒毛内部也分布着平滑肌,可以引起小肠绒毛的伸缩运动和摆动,进而加速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于吸收。
小肠绒毛内部及小肠其他部位还分布着神经组织和血液等结缔组织。组成神经组织的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可以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例如,分布在小肠壁的神经末梢可以感受食物的到来,随后可通过一定途径引起小肠平滑肌的运动和消化液的分泌,调节消化活动。消化完成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至小肠绒毛内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内,随流动的血液和淋巴液运输至机体其他部位。
正是小肠内的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协调配合,从而实现了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1)小肠各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_______。
(2)下图示多种上皮组织,其中可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组织的是_______(单选)。
(3)有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分泌含多种酶的消化液,有助于小肠内食物的_______。此外,小肠_______等特点也有利于此功能的实现
(4)根据文中信息分析,利于小肠吸收功能的结构特点包括_______(2分,至少答出两点)。
(5)下图为小肠各组织协调配合实现功能的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
昌平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1.1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题1分,共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A B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D C A B C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A D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每题1分,共45分)
26.(7分)
(1)清水 细胞分化
(2)紧密 输导
(3)液泡 营养
(4)器官
27.(5分)
(1)谷薯类 脂肪
(2)维生素 蛋白质
(3)abcd
28.(7分)
(1)牙齿
(2)对照 清水
(3)④ 唾液
淀粉没有被充分消化,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在消化中具有一定作用。
(4)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合理即得分)
29.(6分)
(1)叶绿体
(2)①二氧化碳
②抑制 光 促进 气孔
30.(6分)
(1)A 根毛
(2)蒸腾
(3)①中施肥量
②大于 支持
31.(6分)
(1)增加 氧气
(2)死亡 1号瓶
(3)有机物 能量
32.(8分)
(1)细胞
(2)B
(3)消化 小肠长,增加食糜消化的时间;小肠壁平滑肌蠕动能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小肠壁神经末梢可以引起平滑肌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的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柱状上皮细胞顶端形成微绒毛。(写出一点即可)
(4)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的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柱状上皮细胞顶端形成微绒毛;小肠绒毛表面由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小肠绒毛平滑肌加速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于吸收。(2分,至少答出两点,答出一点得1分)
(5)①神经 ②平滑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