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8的乘法口诀编排的规律,掌握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并能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自编乘法口诀,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难点:帮助学生利用题组来沟通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基本掌握了乘法口诀的结构和所表示的意义,已具有多次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并会用口诀进行1-7的乘法和相应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教材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归纳出8的乘法口诀。体现了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因此,本课应着重让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激发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发展创造空间。
教学准备:PPT课件、实物展台、口算卡片。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设计意图
激趣引入。(2分钟)
猜谜语。
八只脚,抬面鼓,
两把剪刀鼓前舞。
生来横行又霸道,
嘴里常常吐泡泡。
二、编写口诀。(16分钟)
1.填写表格。
预设,8+8=16(条)
16+8=24(条)
独立填写表格。
校对表格(边指边说)。
修正错误。
2.编写儿歌。
读儿歌,
边拍手边说儿歌。
3.围绕导学单小组合作学习。
导学单:
1.独立编写8的乘法口诀,写在书本第76页。
2.同桌交流8的乘法口诀。
全班交流。
(1)展示学生作品。
(2)寻找规律。
预设:8的乘法口诀一共有8句。
七八五十六就是说有7个8相加是56.三八二十四是指有3个8是24.
从小到大;上下两句口诀相差8.
(3)记忆口诀。
预设:可以在四八三十二上面加八得到40,也可以在六八四
十八里减8得40.
容易记: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八八六十四。
难记: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
分享记忆的好方法。
再读难记的口诀。
(4)背口诀。
独立完成“想一想”,并汇报交流。
三、练习巩固。(16分钟)
【基本练习】
适应练习:
1.根据苹果上的得数说出8的乘法口诀。
预设:40,五八四十。
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独立完成后比一比。
预设:得数相同,口诀相同。
3.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对口令。
生生对,每人3次。
4.根据一句口诀,说两道乘法算式。
(二)专项练习。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后交流订正。
2.快乐大转盘。
(三)拓展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预设:有8个3,所以用8×3=24个。
2.一个军乐队有8排,一排有8人,提一个问题。
预设:一共有多少人?
8个8是多少,用8×8=64人。
(四)创编练习。
1只螃蟹一张嘴,( )只眼
睛,( )条腿;2只螃蟹( )张嘴,( )只眼睛,( )条腿;3只螃蟹(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回顾反思。(1分钟)
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五、课作。( 5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41页。
[提高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猜猜这是谁?
教师读谜面。
→今天小螃蟹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1.出示表格。
一只螃蟹8条腿,看作1个8;那2只螃蟹就有?是几条腿?你是怎么算的?2个8用8+8=16条。
→3只螃蟹又是几条腿呢?你是怎么算的?
可以在2个8的16上面加一个8,16+8=24(条)。
→请你们用叠加的方法算下去,填写书本76页表格。
→请你们和我一起说,1个8是8,2个8是16,3个8是24,4个8是32~
了解对错。
→下面我们来编一首儿歌。
1只螃蟹( )条腿,2只螃蟹( )条腿
3只螃蟹( )条腿,4只螃蟹( )条腿
5只螃蟹( )条腿,6只螃蟹( )条腿
7只螃蟹( )条腿,8只螃蟹( )条腿
每出示一只螃蟹说出腿数。
边拍手边说儿歌。
刚才我们加法算出螃蟹的腿数,还可以怎么算呢?那你能编8 的乘法口诀了吗?
→教师巡视,鼓励学生尝试编出8的乘法口诀,并及时发现、收集学生在创编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备交流。
→请几个小朋友展示他们编的口诀,你和他们编的相同吗?
你们通过努力,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真棒!
→下面我们要好好研究8的乘法口诀。
一起看大屏幕。
8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
齐读第一遍。
你知道七八五十六是什么意思吗?三八二十四呢?
→这几句口诀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指屏幕,按照1个8、2个8的顺序排列下去。
→如果忘了五八是多少,你准备怎么办?
→再来读读8的乘法口诀(齐读第2遍)。
→你认为哪几句好记,哪几句难记?你有什么好方法和大家分享呢?
教师用两种颜色粉笔写出好记和不好记的口诀。(绿色好记,红色难记)
→把难记的重点读两遍。
→试背一次口诀(起立)。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本第76想一想,校对后,点出8×3,问等于几,口诀是?
小结,一个乘法口诀可以算两个乘法算式。
→进入“智慧乐园”。
→学生报数、说口诀,教师点苹果。
→完成书本第76页,想想做做第1题。
一人报得数,另一人说发现,第一组都是5个8,第2组都是6个8,第3组都是7个8,教师及时出示。引导说出多1个8,就是8.
拓展:
6个8比4个8多( ),比8个8少( )。
→合作要求:
1.同桌两人一人说口诀的前半句或后半句,让另一人对,每人出3句。
2.同桌两人都完成后快速的坐端正。
→教师出示口诀卡片,指名两个学生说两道乘法算式。第3次让左边小朋友说给右边听;第4次交换说,第5次抢答。
→完成书本第77页第4、5题,做完的站起来。
全部做好后校对,说说错例。
→开火车转。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本第77页,汇报时说怎么想的。
→问题写在随练本上。并列式解答。
→提醒学生看清题意。
→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完成练习。
→引导交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版块一设计意图:一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投入到思考中,一下子抓住大家的注意力;二是未引出8的口诀做准备,一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16条腿。
版块2设计意图:学到8 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对编制乘法口诀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能自己编出口诀,这是学生的现实基础。但是考虑到8的乘法口诀得数偏大,较难记忆,本课为了学生逐渐记住口诀做了以下铺垫。铺垫1,借助算螃蟹腿,先独立填写好表格,在独立之前全班确认,要不断叠加。铺垫2,一起编写儿歌,加上拍手动作,增强趣味。铺垫3,在学生明白几个8是多少后,让学生直接编出口诀。这既可以让学生经历过程,理解口诀的来龙去脉,也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自己的经验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意识、习惯。铺垫4,口诀好编,要记忆较难,因此引导记忆更是难点,对策是通读,通读后找排列规律,1个8、2个8依次排列,每两句增加8;找找哪些好记,哪些不好记,请同学介绍记忆方法;再通读、试背。
版块3设计意图:
在练习环节,除了书本上安排的“想想做做”1-6题,还增加了“摘苹果”、“快乐大转盘”、继续编儿歌等趣味又有数学味的习题,增强练习的积极性。对书本上的习题也做了整合与拓展,比如第1、2题,一起练后,问出6个8比4个8多( ),比8个8少( )。
并设置了一道提高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