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4单元第九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检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4单元第九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检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16 11:3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一、选择题(60分)
1.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  )
A.
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B.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C.
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糖类
D.
维生素、糖、蛋白质
2.儿童缺钙会出现(

A.
骨痛
B.
佝偻病
C.
骨质疏松症
D.
贫血
3.夜盲症和脚气病是由于体内分别缺乏(
)
A.
维生素B1和维生素C
B.
维生素C和维生素D
C.
维生素D和维生素A
D.
维生素A和维生素B1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
B.
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是因为相同质量的脂肪高于糖类和蛋白质
C.
人体腋下的平均温度为36.8℃
D.
人体被病菌感染时,体温升高,医学上称为“发热”,发热对人体有害无益
5.某人在阑尾炎手术后的康复期间,为了促进伤口的愈合,你建议他应该多吃些(

A.
蔬菜
B.
水果
C.
粗粮
D.
肉、奶、蛋、鱼
6.牙龈经常出血的人,体内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E
C.
维生素B
D.
维生素C
7.小华的妈妈买回来一种食物,小华想要检测其中是否含有淀粉这种营养成分,他应该选用以下哪种试剂(

A.
碘液
B.
双缩脲试剂
C.
苏丹III
D.
吲哚酚试剂
8.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下列饮食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每天只吃方便面
B.
只吃土豆,鱼、肉都不吃
C.
吃少量饭,主要依赖喝牛奶
D.
按“平衡膳食宝塔”定时进餐
9.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A.
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
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C.
完成反射活动过程: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
D.
人体肺循环的过程: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10.人的肝脏是属于哪个系统的器官(
)
A.
呼吸系统
B.
循环系统
C.
消化系统
D.
泌尿系统
11.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某同学参加体育测试,妈妈为他准备的午餐食谱为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从平衡膳食的要求看,你认为还应添加(
)
A.
炒鸡蛋
B.
牛奶
C.
黄瓜
D.
炒野兔肉
12.食用加碘食盐、提倡使用铁锅、多吃水果和蔬菜可分别预防(
)
A.
地方性甲状腺肿、贫血、坏血病
B.
佝偻病、贫血、脚气病
C.
侏儒症、贫血、夜盲症
D.
甲亢、冠心病、艾滋病
13.某同学在刷牙时经常发现牙龈出血,你建议该同学在饮食上应多吃(

A.
牛奶和鸡蛋
B.
肥肉和鲫鱼
C.
动物的肝脏
D.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14.营养物质在消化管内被初次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
A.
淀粉、蛋白质、脂肪
B.
淀粉、脂肪、蛋白质
C.
蛋白质、淀粉、脂肪
D.
脂肪、蛋白质、淀粉
15.图中甲图所示的是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乙图所示的是小肠的结构特点,其中与其功能相适应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
B.
小肠长、面积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C.
小肠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扩大小肠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毛细血管且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
16.“绿色食品”是指(
)
A.
绿颜色的食品
B.
蔬菜和水果
C.
贴有防伪标志的食品
D.
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17.脂肪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
)
A.
氨基酸和葡萄糖
B.
葡萄糖和氨基酸
C.
甘油和氨基酸
D.
甘油和脂肪酸
18.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吸收功能的结构特点无直接相关(  )
A.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B.
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
C.
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具有肠腺,分泌肠液
19.下列各项是小肠结构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特点的是(

A.
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B.
小肠绒毛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C.
小肠壁内有肠腺
D.
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20.关于平衡膳食宝塔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塔底的食物最重
B.
塔顶的食物最重要
C.
膳食宝塔所列食物摄入量对任何人都是最佳摄入量
D.
膳食宝塔所列食物摄入量是每人每日的建议摄入量
二、综合题(40分)
21.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在这2支试管中各加入淀粉糊2
mL,再向A试管中加2
mL清水,向B试管中加2
mL唾液,将两支试管放到37℃的温水中隔水加热5~10分钟,待冷却后,再向2支试管中滴入1~2滴碘液: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在本实验中__________是实验组,__________是对照组。两组加的清水或唾液都是2
mL,这是因为要遵循__________原则。A组的现象是__________,B组的现象是__________。本实验中为什么要将两试管混合物充分振荡后放入37℃的温水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22.为帮助人们设计健康的饮食方案,科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并提倡合理膳食。下图是我国营养学家建议居民一日三餐对各类食物的摄取比例,请据图回答问题:
(1)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中,_______(填序号)所占比例最大。这是因为_________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2)1913年,俄罗斯“圣虎克”号探险船的船员在航行途中患了一种疾病,他们牙龈肿胀,容易出血。图中___________类食物能够有效地防治这种病。
(3)Ⅰ类食物的消化主要是在消化道的__________中进行,在该器官中含有消化食物的多种消化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图中较合适的食物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若摄入无机盐不足易引起一些病症,如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是体内缺少含______的无机盐,而钙和维生素D缺乏往往引起小儿患_________病。
23.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①________内,进行的物理性消化是______,化学性消化是___________。
(2)在一次手术中,医生从病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流质的内容物,经检验得知,内含蛋白质和其初步被消化的物质、淀粉和少量的麦芽糖等。你认为这些内容物最可能来自[
]______。
(3)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在这个部位有几种消化液,各是由哪些器官分泌的?它具有哪些特点与吸收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内最大的腺体是[
]______,它的分泌物是______,如果这个器官出现问题,将影响如下哪种食物的消化(____)
A.豆腐
B.米饭
C.肥肉
D.瘦肉


1.B
2.B
3.D
4.D
5.D
6.D
7.A
8.D
9.D
10.C
11.C
12.A
13.D
14.A
15.D
16.D
17.D
18.D
19.C
20.D
21.
验证唾液淀粉酶是否能分解淀粉
B组
A组
单一变量
滴碘液后试管内变蓝
滴碘液震荡后试管内不变蓝
模仿口腔温度,在37℃时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大,分解淀粉的效果最佳
22.
V
糖类
IV
小肠
肠液
胰液
胆汁
II

佝偻病
23.
口腔
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
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


⑦小肠
胰液——由胰腺分;泌肠液——由肠腺分泌;胆汁——由肝脏分泌
①长度最长
②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增大了吸收的内表面积
③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仅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⑤
肝脏
胆汁
C
PAGE
/
NUMPAGES